化学元素发现简况表
原子序数 |
元素符号 |
中文名称 |
发现手段 |
发现 年代 |
发现人 |
|
古代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发现 |
||||||
6 |
C |
碳 |
天然存在 |
古代 |
|
|
79 |
Au |
金 |
天然存在 |
古代 |
|
|
47 |
Ag |
银 |
天然存在 |
古代 |
|
|
29 |
Cu |
铜 |
(1)天然存在 |
古代 |
|
|
(2)木炭还原孔雀石 |
古代 |
|
||||
50 |
Sn |
锡 |
木炭还原锡石(SnO2) |
古代 |
|
|
16 |
S |
硫 |
天然存在 |
古代 |
|
|
82 |
Pb |
铅 |
木炭还原铅矿石 |
古代 |
|
|
26 |
Fe |
铁 |
(1)陨石 |
古代 |
|
|
(2)木炭还原氧化铁矿石 |
古代 |
|
||||
80 |
Hg |
汞 |
煅烧丹砂(HgS) |
古代 |
|
|
33 |
As |
砷 |
将雄黄与肥皂共煮 |
1250 |
马格努斯(德) |
|
30 |
Zn |
锌 |
在密闭罐中用炭还原炉甘石(ZnCO3) |
古代 |
|
|
51 |
Sb |
锑 |
(1)木炭还原辉锑矿 |
古代 |
|
|
(2)金属铁与辉锑矿共熔 |
17世纪 |
邵尔德(德) |
||||
83 |
Bi |
铋 |
木炭还原辉铋矿 |
古代 |
|
|
15 |
P |
磷 |
干馏尿的残渣 |
1669 |
波兰特(德) |
|
近代化学科学实验兴起后的发现 |
||||||
25 |
Mn |
锰 |
软锰矿与油脂、炭粉一起焙烧 |
1774 |
甘恩(瑞典) |
|
42 |
Mo |
钼 |
用硝酸分解辉钼矿,再用炭还原钼酸 |
1778 |
埃尔姆(瑞典) |
|
74 |
W |
钨 |
用硝酸分解钨矿,木炭还原钨酸 |
1786 |
德埃尔胡耶兄弟(西班牙) |
|
28 |
Ni |
镍 |
用木炭还原红镍矿 |
1751 |
克隆斯特(瑞典) |
|
27 |
Co |
钴 |
木炭还原辉钴矿 |
1735 |
G布兰德(瑞典) |
|
78 |
Pt |
铂 |
(1)从秘鲁某金矿中发现铂锭; |
1735 |
D.乌罗阿(西班牙) |
|
(2)采集到嵌有铂粒的砂石 |
174l |
武德(英) |
||||
8 |
O |
氧 |
(1)软锰矿(MnO2)与硫酸一起加热 |
1772 |
舍勒(英) |
|
(2)加热分解氧化汞(HgO) |
1774 |
普利斯特里(英) |
||||
7 |
N |
氮 |
在水面玻璃罩中燃烧白磷 |
1772 |
D.卢瑟福(英) |
|
1 |
H |
氢 |
金属锡、铁、锌与盐酸、硫酸相作用 |
1766 |
凯文迪旭(英) |
|
化学分析发展中的发现 |
||||||
92 |
U |
铀 |
分析沥青铀矿 |
1789 |
克拉普罗特(德) |
|
40 |
Zr |
锆 |
分析锆英石 |
1789 |
克拉普罗特(德) |
|
22 |
Ti |
钛 |
分析钛磁铁矿 |
1791 |
格累高尔(英) |
|
24 |
Cr |
铬 |
分析红铅矿.用木炭还原CrO3 |
1798 |
沃克兰(法) |
|
4 |
Be |
铍 |
分析绿柱石 |
1798 |
沃克兰(法) 克拉普罗特(德) |
|
58 |
Ce |
铈 |
从铈硅石中分离出CeO2及Ce2O3 |
1803 |
希辛革, 贝采里乌斯(瑞典) |
|
39 |
Y |
钇 |
从硅铍钇矿中分离出氧化钇 |
1794 |
加多林(芬兰) |
|
57 |
La |
镧 |
从铈土中分离出氧化镧 |
1839 |
莫桑德尔(瑞典) |
|
68 |
Er |
铒 |
用氨水缓慢中和硝酸钇酸性溶液以沉淀出铒土 |
1843 |
莫桑德尔(瑞典) |
|
65 |
Tb |
铽 |
用氨水缓慢中和硝酸钇酸性溶液以沉淀出铽土 |
1843 |
莫桑德尔(瑞典) |
|
41 |
Nb |
铌 |
分析铌铁矿 |
1801 |
哈契特(英) |
|
73 |
Ta |
钽 |
分析钽铁矿 |
1802 |
爱克柏格(瑞典) |
|
23 |
V |
钒 |
分析由钡铁矿炼制出的生铁 |
1830 |
塞夫斯汤姆(瑞典) |
|
90 |
Th |
钍 |
分析硅酸钍(钍石) |
1828 |
贝齐里乌斯(瑞典) |
|
76 |
Os |
锇 |
粗铂用王水溶解后.从残渣中分出锇 |
1804 |
台耐特(英) |
|
77 |
Ir |
铱 |
粗铂用王水溶解后,从残渣中分出铱 |
1804 |
台耐特(英) |
|
46 |
Pd |
钯 |
分析粗制铂锭,沉淀出Pd(CN) |
1803 |
武拉斯顿(英) |
|
45 |
Rh |
铑 |
从粗铂中分离出铑酸钠 |
1803 |
武拉斯顿(英) |
|
44 |
Ru |
钌 |
从亮锇铱矿中分出RuO2 |
1844 |
克劳斯(俄) |
|
52 |
Te |
碲 |
分析AuTe矿石 |
1782 |
牟勒(奥地利) |
|
34 |
Se |
硒 |
硫酸厂铅室中的红色沉积物 |
1818 |
贝齐里乌斯(瑞典) |
|
48 |
Cd |
镉 |
用烟炱还原氧化镉 |
1817 |
斯德罗迈尔(德) |
|
17 |
Cl |
氯 |
软锰矿与盐酸一起加热 |
1774 |
舍勒(英) |
|
53 |
I |
碘 |
用浓硫酸处理海藻灰 |
1811 |
库瓦特(法) |
|
35 |
Br |
溴 |
用氯气处理盐湖水 |
1824 |
巴拉(法) |
|
电池创造后的发现 |
||||||
19 |
K |
钾 |
电解苛性钾 |
1807 |
戴维(英) |
|
11 |
Na |
钠 |
电解苛性钠 |
1807 |
戴维(英) |
|
20 |
Ca |
钙 |
电解石灰与氯化汞的混合物,得到钙汞齐 |
1808 |
戴维(英)贝齐里乌斯(瑞典) |
|
12 |
Mg |
镁 |
电解氯化镁与氧化汞的混合物.使成镁汞齐 |
1808 |
戴维(英) |
|
56 |
Ba |
钡 |
电解氯化钡与氯化汞的混合物.生成钡汞齐 |
1808 |
戴维(英) |
|
38 |
Sr |
锶 |
电解氧化锶与氧化汞的混合物得到锶汞齐 |
1808 |
戴维(英) |
|
5 |
B |
硼 |
用金属钾还原无水硼酸(B203) |
1807 |
戴维(英)盖吕萨克泰纳尔(法) |
|
14 |
Si |
硅 |
金属钾还原四氟化硅 |
1823 |
贝齐里乌斯(瑞典) |
|
3 |
Li |
锂 |
分析硅酸铝锂(叶石)时分离出硫酸锂 |
1817 |
阿尔费德森(瑞典) |
|
9 |
F |
氟 |
电解氟氢化钾无水氢氟酸混淆是非合物 |
1886 |
穆瓦桑(法) |
|
13 |
Al |
铝 |
(1)用钾汞齐还原无水氯化铝.获得不纯金属铝 |
1825 |
奥斯特德(丹麦) |
|
(2)用金属钾还原无水氯化铝 |
1827 |
武勒(德) |
||||
光谱分析创建后的发现 |
||||||
55 |
Cs |
铯 |
分光镜检验矿泉水 |
1860 |
本生,基尔霍夫(德) |
|
37 |
Rb |
铷 |
从锂云母中分出铂氯酸铷,用光谱检出 |
1860 |
本生,基尔霍夫(德) |
|
81 |
Tl |
铊 |
用分光镜检验硫酸厂废渣 |
1861 |
克鲁克斯(英) |
|
49 |
In |
铟 |
从锌矿中分出In2S3,用分光镜检验 |
1863 |
赖希,李希特(德) |
|
31 |
Ga |
镓 |
从锌矿中分离.用分光镜检出 |
1875 |
布瓦博德朗(法) |
|
62 |
Sm |
钐 |
从镝土中分出钐土 |
1879 |
布瓦博德朗(法) |
|
64 |
Gd |
钆 |
(1)从铌酸钇矿中分出氧化钆 |
1886 |
马利纳克(瑞士) |
|
(2)从不纯氧化钐中分出氧化钆 |
1885 |
布瓦博德朗(法) |
||||
60 |
Nb |
钕 |
从混合稀土-镝土中分出氧化钕 |
1885 |
威斯巴赫(德) |
|
59 |
Pr |
镨 |
从混合稀±-镝土中分出氧化镨 |
1885 |
威斯巴裤(德) |
|
70 |
Yb |
镱 |
从硅铍钇矿中的铒土中分出氧化镱 |
1878 |
马利纳克(瑞士) |
|
21 |
Sc |
钪 |
从不纯氧化镱中分离出氧化钪 |
1879 |
尼尔森(瑞典) |
|
67 |
Ho |
钬 |
(1)从不纯氧化铒中观察到钬的光谱 |
1878 |
索雷特(瑞典) |
|
(2)从不纯氧化铒中分出氧化钬 |
1879 |
克利夫(瑞士) |
||||
69 |
Tm |
铥 |
从不纯氧化铒中分出氧化铥 |
1879 |
克利夫(瑞士) |
|
66 |
Dy |
镝 |
从不纯氧化钬中分出氧化镝 |
1886 |
布瓦博德朗(法) |
|
63 |
Eu |
铕 |
从不纯氧化钬中分出氧化铕 |
1901 |
德马尔赛(法) |
|
71 |
Lu |
镥 |
从不纯氧化镱中分出氧化镥 |
1905 |
乌尔宾(法) |
|
32 |
Ge |
锗 |
分析硫银锗矿、制得GeS2,再用氢还原 |
1886 |
文克勒(德) |
|
2 |
He |
氦 |
(1)观测太阳光谱 |
1868 |
詹森(法),洛克耶(英) |
|
(2)从沥青铀矿中分出,光谱检查 |
1895 |
莱姆赛(英) |
||||
18 |
Ar |
氩 |
从空气中分出.光谱检查 |
1894 |
莱姆赛,瑞利(英) |
|
10 |
Ne |
氖 |
分馏液态空气 |
1898 |
莱姆赛.特莱费斯(英) |
|
36 |
Kr |
氪 |
从空气中分馏出,用分光镜检查 |
1898 |
莱姆赛.特莱费斯(英) |
|
54 |
Xe |
氙 |
从液态空气中分馏出来.用分光镜检出 |
1898 |
莱姆赛,特莱费斯(英) |
|
物质放射性发现中的发现 |
||||||
88 |
Ra |
镭 |
化学分离沥青铀矿,放射性探测 |
1898 |
居里夫妇(法) |
|
84 |
P0 |
钋 |
化学分离沥青铀矿.放射性探测 |
1898 |
居里大妇(法) |
|
9l |
Pa |
镤 |
研究UX(234Th)β放射后的产物 |
1913 |
法扬斯(波兰) |
|
86 |
Rn |
氡 |
(1)研究钍的放射性时发现了钍射气 |
1899 |
欧文(加拿大) |
|
(2)研究镭的放射性时发现了铀射气 |
1900 |
道恩(德) |
||||
89 |
Ar |
锕 |
从沥青铀矿中分离.放射性探测 |
1899 |
德比尔纳(法) |
|
原子结构探索中的发现 |
||||||
72 |
Hf |
铪 |
对锆矿石进行X光射线光谱检测 |
1923 |
海维赛(匈牙利),科斯忒(荷兰) |
|
75 |
Re |
铼 |
从铌铁矿及铂矿中分出Re2O7,X射线光谱检测 |
1925 |
诺达克,塔科(德) |
|
人造元素的实现 |
||||||
43 |
Te |
锝 |
(1) 用中子或氖核轰击钼 |
1937 |
塞格瑞等(意) |
|
(2) 从辉钼矿沥肯铀矿中得到 |
1956 |
鲍埃德(美) |
||||
61 |
Pm |
钷 |
人工铀裂变产物及用中子轰击钕 |
1947 |
马林斯基(美) |
|
85 |
At |
砹 |
用α粒子轰击铋 |
1940 |
柯尔森等(美) |
|
87 |
Fr |
钫 |
在铀的天然放射系中找到 |
1939 |
佩丽(法) |
|
93 |
Np |
镎 |
用中子轰击238U |
1939 |
麦克米伦(美) |
|
94 |
Pu |
钚 |
(1)氘核轰击铀.产生238Np,再发生蜕变 |
1940 |
西博格等(美) |
|
(2)从沥青铀矿,钾钒铀矿中找到 |
1951 |
西博格等(美) |
||||
95 |
Am |
镅 |
中子照射钚 |
1944 |
西博格等(美) |
|
96 |
Cm |
锔 |
氦离子轰击钚 |
1944 |
西博格等(美) |
|
97 |
Bk |
锫 |
氦离子轰击镅 |
1949 |
西博格等(美) |
|
98 |
Cf |
锎 |
氦离子轰击锔 |
1950 |
西博格等(美) |
|
99 |
Es |
锿 |
热核爆炸产物 |
1952 |
西博格等(美) |
|
100 |
Fm |
镄 |
热核爆炸产物 |
1952 |
西博格等(美) |
|
101 |
Md |
钔 |
α粒子轰击253Es |
1955 |
西博格等(美) |
|
102 |
No |
锘 |
(1)加速的160离子轰击241Pu |
1957 |
弗列洛夫(苏) |
|
(2)加速的碳离子与锔在回旋加速器中互撞 |
1958 |
瑞典、英、美、核研究所合作 |
||||
103 |
Lr |
铹 |
硼离子与锎在回旋加速器中互撞 |
1958 |
吉奥索等(美) |
|
104 |
Rf (Unq) |
卢 |
(1)22Ne离子轰击242Pu |
1964 |
弗列洛夫等(苏) |
|
(2)碳离子轰击249Cf |
1969 |
吉奥索等(美) |
||||
105 |
Db (Unp) |
杜 |
(1)15N离子轰击249Cf |
1970 |
吉奥索等(美) |
|
(2)22Ne离子轰击243Am |
1970 |
杜布纳研究所(苏) |
||||
106 |
Sg |
喜 |
(1)18O离子轰击249Cf |
1974 |
吉奥索等(美) |
|
(2)54Cr离子轰击207pb和208Pb |
欧干涅夏等(苏) |
|||||
107 |
Bh (Uns) |
玻 |
54Cr离子轰击209Bi |
1976 |
欧干涅夏(苏) |
|
108 |
Hs |
黑 |
用208Pb离子照射58Fe离子制得 |
1982 |
门岑贝格,阿姆布鲁斯特等(德) |
|
109 |
M |
麦 |
58Fe离子照射209Bi制得 |
1984 |
同上 |
|
注:1、本表摘自《化学史简明教程》,作者:袁莉 出版日期:2007 p.186-191 2、表中104-109号元素都应是”金”字边旁,因无这类字型,本处只用无边旁字.格子用淡红色显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