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整理技术资料
肖娜 修编 (
[资料来源:丝绸http://baike.baidu.com/view/35596.htm]
丝绸发源于中国。现在,世界上生产桑蚕的国家还有:印度、巴西、泰国、韩国、越南…;加工丝绸制品的国家,还有,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法国。 丝绸服装消费量大的有:美国、印度、日本。
蚕丝属动物纤维,与棉花、羊毛不同。后者是从单细胞慢慢生长起来的,长度有限,具有细胞结构特征。蚕丝是从蚕的丝囊中连续不断地吐出来的,丝质光泽晶莹。单丝长度1
用破茧或缫丝厂下脚料,撕裂、切断,中长丝纺纱加工,称为绢纺,织物有纺绸、棉绸、疙瘩绸。
丝绸,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主要不足是,日晒降强严重,泛黄变色。
蚕丝织物有桑蚕丝,俗称真丝;柞丝绸或称野蚕丝。野蚕丝还有其他一些品种,但产量都不大。《天工开物》中介绍:“用柘(叶)养蚕,名曰棘蚕,谓最坚韧。”古时,用作弓弦、丝缰。
柞丝绢纺产品,有如柞丝纺、柞丝哔叽等,质地平挺滑爽、手感厚实、弹性好、舒适、耐用,比桑蚕丝绸价格便宜。但光泽和颜色不如桑蚕丝绸漂亮;如作服装用,有三个明显缺点,俗称三害:1、面料上滴上水滴,干后,织物上会留下水迹印,熨烫前如若喷水,也会留下水渍印。2、日晒泛黄较重。3、摩擦易起毛。故大多用作男女睡袍及室内装饰织物。
2 丝绸的起源
(丝绸的起源zsc1-1)
原载:中国丝绸史(通论)第二节1992年02月第1版SS号:10508309
作者:朱新予主编
关于蚕桑丝绸的起源,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流传着不少的神话和传说。其中较重要的是黄帝和缧祖的故事。
《史记·黄帝内传》载:“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称织维之功”;《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娥”,把蚕桑丝绸的发明权归于黄帝。元初金履样《通鉴纲目》“前编·外纪”所载则与此稍有不同,认为是来自四川一带的螺祖发明的:“西陵氏之女螺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这两处考古文物说明在距今约五千年之前,我国的大江南北都已有蚕桑丝绸的生产,也就是说,我国蚕桑丝绸生产的源头至少可以定在距今五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但对蚕桑实物的注意和观察,则可推得更远。
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乃是公元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衬发掘到的半个蚕茧[6]。据发掘者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初步断定为桑蚕茧。茧壳长约
|
图1-4 西阴村出土的茧壳图 |
许多人认为丝绸起源的契机在于吃蛹。西阴村的茧壳之所以被切割,主要是为了取蚕蛹供食用,由于切割不慎,蛹血污染了茧壳,故而引起茧壳腐败变成黑褐色。从民族学的一些材料来看,也可以支持这一观点。在四川省大凉山有一支藏族自称“布郎米”,意为吃蚕虫的人。他们过去采集蚕蛹为食品.后来开始养蚕抽丝[7]。而另有些学者则推测娥口茧在自然界中腐败变松露出丝纤维.也是人们发现蚕丝利用的一个途径。
从出土蚕桑丝绸文物分布的广泛性与中国桑蚕资源及古文化的广泛性来看,茧丝的利用很有可能是在多地同时并独立地发展起来的,由此导致的蚕业的起源亦应是多中心的[8]。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则是其发展较快的地区。战国时代成书的《禹贡》,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经济地理著作,据认为是夏代关于各地物产的记录,九个州中提到养蚕和有丝织产物的有六个州(图1-5)。虽不足以证明确是夏代概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史前蚕桑丝绸的产区分布之广。
|
图1-5 禹贡九州图 |
史前时代是否有栽桑技术,目前一无所知.孢粉分析也只能是证明当时桑树的存在,却无法判断这些桑树是野生还是出于人工栽培。
不过,蚕的家养在那时已经存在。钱山漾出土丝纤维的截面呈钝三角形(图1-6b)。完全度为42%.单丝纤维的截面积为40平方微米[9]。完全度的数据,说明了吐丝之蚕当属家蚕(bombyx mori L.)。另有学者在目睹西阴村的半个茧壳之后.发现其茧衣很少,结构紧密,呈椭圆形,并有家蚕茧那样的缩皱,认为是由家养蚕所结成的[10]。此外,相传保存夏代物侯情况的《夏小正》书中载有:“三月,摄桑,……妾子始蚕,执养宫事”.也可作为当时蚕已家养的旁证。
|
|
A、绸片放大 |
B、丝纤维横切面 |
图1-6 钱三漾出土的丝绸 |
对茧丝的利用,无论始自吃蛹还是受其它启发,都承认是从做丝绵和打绵线开始的。纺砖(tuan)是打线的工具,它由纺轮和捻杆两部分组合而成。木质的捻杆不易保存,但纺轮的出土却是十分丰富,论质料有石质、骨质、陶质、玉质等.论形状则有圆形、球形、锥形、台形、蘑菇形和齿轮形等,有些纺轮上还有刻划或彩绘的图案。这些纺轮遍布中国新石器时代各遗址.在有丝绸文物出土的钱山漾和青台村遗址中也有大量发现.说明它无疑是丝绸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钱山漾出土组成丝带的丝线,用4根s向捻丝,再并捻成1根z向捻的丝线,再用此丝线编结成辫状条带。这里的丝线,无疑是用纺砖加捻而成的。
不过,新石器时代也已出现了续丝。钱山漾出土的绢片相索绪帚状的草帚可以作为证明。绸片的经纬丝至少由20多个茧绳制而成.没有捻度,丝缕平宜,是借助丝胶的粘着力并合的(图1—
史前社会中的丝绸织造,较多地采用手工编织技术,“手经指挂”无疑是当时重要的方法。钱山漾的丝带由斜编法编成,而青台村的罗片则由绞编法编成。但从出土实物来看,原始腰机的使用在当时已经较为普遍。河姆渡文化遗址和杭州的良港文化遗址中均有原始腰机部件的发现(图1-7),并可进行复原.得知它是一种已经有经轴、提综杆、打纬刀和卷布轴等部件的原始织机。再从钱山漾出土绸片来看,它是一种平纹组织.表面细致.平整光洁,经密52.7根/厘米.纬密48根/厘米,经纬丝平均直径167微米。说明当时的织造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图1-7 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纺织工具 |
参考文献
[1]佟拄臣。小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中心发展论和发展不平衡论.文物,1986(2)
[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2)
[3] 徐辉等.对钱山漾出土丝织品的检验.丝绸,1981(2)
[4] 新华文摘,1984(9)
[5] 高汉玉.从出土文物追溯蚕丝业的起源.蛋桑通报,1981 (1)
[6]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清华研究院丛书,1927
[7]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
[8] 蒋猷龙.家蚕的起源和分化.江苏科技出版社,1982
[9] 高汉玉.中国桑蛋丝帛起源的研讨.见黄盛璋主编.亚洲文明.10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10] 池田宪司.一粒茧に魅せられて.季刊中国,1987(10)
3 蚕种西传的故事
〖传丝公主、丝绢之战和蚕种西传的故事 (原载:纺织新科/园地第十一期/大青树文章转载之五——丝路花雨)zsc
著名佛教旅行家玄奘法师(《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在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了一段在瞿萨旦那国(古于阗国—今新疆和田附近)听到的传说:古代的西域各国丝绸与黄金等价,瞿国原无蚕桑,听说东邻小国已有蚕桑丝织,便遣使东国求获蚕桑种子,但被东国君主回绝,并严令关守,禁止蚕桑种出关。瞿国无计可施,便谦恭备礼与东国求亲。东国君主为了睦邻友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瞿国国王派使迎亲时,嘱咐迎亲者密告东国公主,瞿国没有蚕桑丝绸生产,请公主自带蚕桑种子来完婚,今后方能自制丝绸服饰。公主离开东国时,将蚕桑种子密藏于头上的帽子内,出境时,守将搜遍了所带物品,只是不敢检查公主的帽子,从而使桑树和蚕种带入了瞿国。这个故事在公元三世纪时曾被雕刻成木刻绘画作品,该文物于本世纪初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地区发现并盗走。
另一则故事讲的是古罗马时期,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为了摆脱位居东西方之间的波斯人高价垄断经营中国丝绸的局面,曾打算与埃塞俄比亚人联合,绕过波斯,从海上去印度购买丝绢、然后东运罗马。然而波斯人知道这个计划后,安息王国以武力向埃塞俄比亚威胁,阻止他们充当罗马人的丝绸居中掮客。查士丁尼无奈,又请安息近邻的突厥可汗帮助从中调解与波斯人的关系,不料波斯王不但不听调解,还毒杀了突厥可汗的使臣,使双方矛盾激化。东罗马联合突厥可汗与公元571年攻伐波斯,战争长达20年之久,未分胜负。这就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丝绢之战”。
由于和波斯断绝了关系,罗马境内蚕丝奇缺,价格飞涨,丝织加工业几乎陷于停顿,查士丁尼急于设法在本国发展蚕桑生产。此时一名到过东方的传教士要求进见查士丁尼,自称能搞到中国蚕桑种子。该传教士不远万里再次来到东方(可能是新疆、又有说是中国内地),了解了蚕种和桑种的生产方法,将蚕种和桑籽藏在竹杖之中,历时一年赶回罗马。他指导罗马人将蚕种埋入地下、将桑籽放在怀中象孵小鸡一样的孵化!结果当然是闹了一场大笑话。这个新闻传到了几个正在君士坦丁堡的印度僧人那里,于是他们来到王宫向查士丁尼说:我们在丝国“塞林达”(Serinda,中国)或者是西域的某个已经掌握了蚕桑生产的小国住了很久,曾用心研究过这种蚕虫的繁殖饲养方法。查士丁尼答应事成之后定有重赏。
这次印度僧人终于如期将蚕桑种子和养殖技术带回了君士坦丁堡并喂养繁殖成功。从此,欧洲各国的养蚕业也就从罗马逐渐传播开来了。
公元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南意大利王罗哲儿二世俘虏了两千名丝织工人,把他们带回意大利去养蚕、缫丝、织绸。虽然这种手段很野蛮,但由于宫廷对此项科学技术如此看重,使意大利的丝绸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欧洲丝绸工业的中心。时至今日,意大利仍然是世界上丝绸印、染、整最为先进的国家,技术远远领先于丝绸发源地的产丝大国——中国。
4 关于丝绸之路
(资料摘自:百度解答Zsc1-2)(回答者:等待苏醒的天使
- 一级
2005-11-28 03:59)(回答者:skywalker2一级
2005-11-28 16:28)
“丝绸之路”名称的确定
早年,人们对这条东西往来的通路没有给予一个统一的固定名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 英文作the Silk Road)。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 Herrmann)在 1910 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近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
资料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ages?hl=zh-CN&rlz=1T4ACDB_ zh-CNCN373CN378&q =%E4%B8%9D%E7%BB%B8%E4%B9%8B%E8%B7%AF%E 5% -C8dsM&sa =X&oi=image_result_group&ct=title&resnum=1&ved=0CA8QsAQwAA |
虽然丝绸从先秦时期就开始西传了,但作为中西方大规模文化和经济交往象征的“丝绸之路”却是源于汉代张骞的出使西域。西汉初年,由于匈奴征服统一了西域的一些小国,称霸西域,不仅对汉王朝形成威胁,而且将西去的道路堵死。汉武帝决定派使臣出使大月氏(音:大肉支。春秋时驻牧河西、秦汉时被匈奴驱逐到今新疆西部及阿富汗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约大月氏联合夹击匈奴,打通西去的道路。派出的使节就是后来大名鼎鼎流芳百世的外交家、探险家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由于来回途中两次被匈奴扣押,历时十三年才逃回长安,虽然他的出使任务没有完成,但却积累了丰富的西域地理资料,并给汉武帝带回了西域诸国的新消息,使汉武帝原本联合大月氏打败匈奴的初衷改变为打通西域通道、扩大政治影响、加强商贸交往的外交策略。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抵达乌孙(今伊犁河上游地区),他的副使一直到达身毒(今印度北部)、月氏、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和安息(今伊朗北部)等国。由于张骞沿途馈赠给在当时只有麻布和兽皮可穿的西域君主以华贵轻薄的丝绸织物,使得这些国家对古老的东方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商人使者纷至沓来,中国和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大大加强,并促进了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由于这条西去之路是因为丝绸而名噪天下,并且丝绸的身价在当时的西域的确可与黄金媲美,因此这条贯穿中西方的文化、贸易大道就被称为“丝绸之路”。
除了这条西去的陆上丝绸之路之外,还有经过四川、云南进入缅甸再到印度的“西南丝路”;经合浦出海,绕过马来半岛、绵甸沿海再到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甚至有学者论证还有一条穿过蒙古进入俄罗斯的“草原丝路”等等。
|
海上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自西汉时期形成,至唐代时达到鼎盛,历经一千多年,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唐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交通逐步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比之在漫漫沙漠中长途跋涉几年的艰苦历程而言,航海更能发挥出它的运输优势。特别是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业得以空前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丝绸之路路线全图 |
资料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ages?hl=zh-CN&rlz=1T4ACDB_zh-CNCN373CN378&q =%E4%B8%9D%E7%BB%B8%E4%B9%8B%E8%B7%AF%E5% =UTF-8&source=univ&ei=xQ5NTPeKFoaxcY-C8dsM&sa=X&oi=image_result_group&ct=title&resnum =1&ved=0CA8QsAQwAA |
|
丝绸之路当代旅游路线 |
资料来源:(张世玉2005-4-26
18:12 http://www.lvwo.com/bbs/viewthread.php?tid=5580&page =1&authorid=30009 ) |
(资料来源:百度:《丝绸之路》回答者:等待苏醒的天使 - 一级 2005-11-28 03:59))
早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就已经大量转运到了西方世界。在古代罗马,丝绸制的服装成为当时贵族们的高雅时髦装束。因为来自遥远的东方,所以造价昂贵,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黄金。我们今天在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都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所穿着的丝绸服装,轻柔飘逸,露体动人。丝绸服装的追求已经到了奢侈浪费和伤风败俗的地步,使得罗马元老院多次下令,禁止穿用丝织服装,但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
|
|
|
|||
丝路驼队 |
丝绸商品 |
女神丝衣 |
现时T台丝绸 |
|||
|
|
|
|
|||
玉器(和田玉) |
陶俑 |
瓷器 |
傣族泼水节 |
|||
【插图】:驼队营运的:丝绸、麝香、玉器、陶瓷都属当时销售地的稀缺珍品,丝绸、麝香均与黄金等价。 |
||||||
资料来源:http://www.google.com.hk/images?hl=zh-CN&rlz=1T4ACDB_zh-CNCN373CN378&q =%E4%B8%9D%E7%BB%B8%E4%B9%8B%E8%B7%AF%E5% =1&ie=UTF-8&source=univ&ei=xQ5NTPeKFoaxcY-C8dsM&sa=X&oi=image_result_group&ct =title&resnum=1&ved=0CA8QsAQwAA |
||||||
罗马帝国的古典作家们把产丝之国称之为“赛里斯”(Seres)。公元一世纪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Gais Pliny the Elder,23-79)在《博物志》中说:“(赛里斯)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后织成锦绣文绮,贩运到罗马。富豪贵族之妇女,裁成衣服,光辉夺目。”赛里斯就是中国,这是当时丝绸远销罗马的真实写照。
中国奉献给西方世界以精美实用的丝绸,欧亚各国人民也同样回报了各种中国的需求品。
我们今天所常见的一些植物,并非都是中国的土产,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批带有“胡”字的植物,如胡桃、胡瓜、胡葱、胡荽、胡椒、胡桐泪、胡罗卜等等,十有八九是来自西方。而且,古代文献中往往把这些植物的移植中国,归功于第一位中西交通的美好使者----张骞。实际上,现在可以确指为张骞带回来的物产,只有苜蓿和葡萄,前者原产伊朗高原西北的米底亚(Media),后者是西亚和埃及最早人工栽培的一种植物。
汉初以来,西来的不仅仅有植物,还有罗马的玻璃器、西域的乐舞、杂技,到了东汉末年,史书记载:“灵帝(167—189年在位)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续汉书·五行志》)
从魏晋到隋唐,随着属于伊朗文化系统的粟特人的大批迁入中国,西亚、中亚的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等,大量传入中国。
6 蚕丝产品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35596.htm]zsc
2008-04-17 11:36
6-1 丝
有桑蚕、柞蚕和其它野蚕茧的各种长丝、纺丝、废丝等。
白厂丝, 优级土丝, 双宫丝; 绢丝, 细丝; 经纬丝线, 缝纫丝线, 地毯丝线, 医用丝线, 绝缘丝线, 染色丝线, 混拈丝线; 长吐, 滞头, 废茧, 丝棉, 丝绵片, 绵球, 绵条, 落绵, 丝绵线。
水缫丝, 干缫丝, 柞细线, 柞土丝, 柞绢丝; 花式丝线; 挽手, 柞绵球, 柞绵头, 柞落绵, 柞丝绵。
6-1-3 其它丝:
蓖麻绢丝, 蓖麻细丝, 蓖麻落绵; 木薯绢丝, 木薯细丝, 木薯落绵; 天蚕丝。
6-2 丝绸织物
所谓丝绸是:由蚕丝织成的织物。按品种可分为如下十五大类:绫、罗、绸、缎、纱、绢、绡、纺、绨、绉、葛、呢、绒、锦、绣。其中:纱、罗、绢、纺、绸、绨、葛、等为平纹织物,锦与缎比较肥亮,呢和绒比较丰厚,纱及绡比较轻薄。现代的若干主销产品有如:
绉缎的经丝为平丝,纬丝为强捻丝二左二右排列,采用缎纹组织交织的丝织品。绉缎有花、素两种。素绉缎一般采用五枚缎纹组织,织物表面一面为绉效应,另一面为光亮缎纹效应。花绉缎的花地组织为正反五枚缎纹或八枚缎纹组织,在绉地上起光亮的缎花。织物手感柔软,抗绉性好,宜作衬衣、裙料。
绉缎的原料一般为桑蚕丝,经丝大多为23.3dtex(20/22)桑蚕丝2根合并,纬丝为23.3dtex(20/22)桑蚕丝2根、3根合并强捻丝,织物重量一般为12.5~
双绉是真丝织物中的一个大类品种。经丝为平丝,纬丝为强捻丝。纬丝捻度一般为22~28/厘米。织造时采用二根s捻和二根z捻间隔排列,按平纹组织交织。成品绸面有绉效应,光泽柔和,手感薄爽,弹性好,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是理想的夏季高档服装面料。但是,双绉织物水洗后缩水率大,绸面呈现凹凸散乱不平,如同枯干的葱皮,须经熨烫,才能恢复其光泽与手感,是其不足。
双绉原料以桑蚕丝为主。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用化纤原料织制的仿双绉。双绉除染色和印花以外,还有提花双绉。
原为仿刺绣类丝织物的大类名。一般指经纬丝先染后织,色彩多于三色,以经面缎、斜为地、纬起花的提花熟织物(色织绸)。“锦”字的含意是“金帛”,意为“象金银一样华丽高贵的织物”,事实上古代和现代确有用金银箔丝装饰织造的锦缎,只是现代的金银丝并非真正的黄金和白银制成,而分别是铜粉和铝粉制做的闪光丝而已,因此锦的外观瑰丽多彩,花纹精致高雅,花型立体生动。我国早在春秋以前就已经生产锦类织物,《诗经》:“锦衣狐裘”,“锦衾烂兮”,《左传》:“重锦,锦之熟细者”。湖南战国墓葬曾出土过深棕地红黄菱纹锦和朱条暗花对龙对凤锦。锦的品种有蜀锦、荆锦(产地),宋锦(朝代),云锦(花型)之分。从组织结构上看,唐代以前的锦多为重经组织的经锦,唐代以后由于提花织造技术的发展,有了纬重组织的纬锦。近代的织锦缎、古香缎等品种,则是在云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色织提花熟织绸。
6-3 合纤长丝织物
现在,丝绸行业生产,称作丝绸的产品,已不再限于用真丝原料。除了桑丝、柞丝、还有人丝,及其交织、混纺产品。用合成纤维长丝作原料的产品,有尼龙丝袜,涤纶仿丝绸。目前中国出口的绸缎达1800多种, 其中主要的有350种。
7 真丝产品的特性与保护
丝绸在潮湿条件下,容易发霉,造成霉斑。
保持干燥可以防霉。特别是夏季,湿绸不可久置,生产中如果不连着加工,必须将半制品烘干-凉透后入库,防止发霉。
有文章说,丝绸与羊毛都是氨基酸组成的,所以同样会被虫蛀。这个说法不全对。
食毛蛀虫,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鳞翅目蛾蝶类的衣蛾;另一类是鞘翅目甲虫类的皮蠢虫。每年4-10月是最活跃时期,在干燥低温或阳光照射下则很难生存,它们以角蛋白质为食料。
从时间来看,毛衣裤的储存时间正好是4-10月,而丝绸大多在秋后收藏,天气干燥,气温偏低。
从食料上分析,蛀虫食料中须有含硫的胱氨酸,羊毛中胱氨酸含量占12%左右,而丝绸中只有0.1%(见本文
樟脑丸可以防范各种昆虫,但萘丸会导致丝素蛋白质黄变。有条件的话可采用一些天然芳香植物来驱虫防霉,我国南方两广、两湖等地出产的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decum Hance,),不仅能够防霉、防蛀,还能在衣物上长时间保留一种特殊的野外芳香。
7-2 压与折
丝绒服装折压后会产生难以回复的折皱印痕。如有可能,尽量把它们悬挂在衣柜之中,以保持丝绒织物的绒毛挺立不起皱印。不抗压,还表现在丝棉袄和丝棉被(絮棉)上,用时间长了出现并结,保暖性下降,需要翻新(日晒,拆开被子,剥离丝筋(抱合在一起的条状丝棉),将丝棉胎扯松,再添加一点新料),可以继续用。
7-3
洗涤
真丝服装在很多国家被视作精品,珍品。为了保持真丝产品的风格,减少缩水变形,防止褪色,大多提倡干洗,洗后在
丝绸服装洗涤:蚕丝纤维耐酸不耐碱,应避免使用碱性太强的洗衣粉和肥皂洗涤,以防纤维受到损伤。肥皂还会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形成皂垢沉积在丝纤维上,使丝绸泛黄、粗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选用碱性弱、抗硬水的丝毛专用洗涤剂或是餐具洗涤剂(最好不用碱性强的劣质洗衣粉或洗衣浆),在温水中轻揉轻搓,适当抓洗即可。一般不宜机洗,更不可刷洗。洗后不可绞拧以防丝缕位移、绸面发纰。蚕丝蛋白质分子在日光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泛黄和脆损,因此只能阴干,不宜曝晒。丝绸易起皱,洗后熨烫很有必要,适宜的温度还能使晾干后粗硬的手感变得柔软如初,但温度超过
7-4 日晒
蚕丝中的甘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特别是含有酚羟基的酪氨酸等都能与紫外线发生光化学反应,在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之后,织物泛黄,强力下降,这就是丝绸产品的 “黄脆现象”。
8 柞丝织物特性
8-1 难漂与难染性
柞蚕丝比较粗,常用的条份为35D以上,因而织物强力高,且湿态高于干态。 柞蚕丝含较多色素,常呈淡黄色或浅褐色,与丝素结合牢固,耐酸、耐碱、对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也较稳定,在漂白中不易除去。柞丝染不深也漂不白,给炼漂、染色带来很多困难。
柞蚕茧丝的耐热性好,高温水中处理时,仅有部份丝胶分解,丝素不受损伤。在
柞丝日晒易泛黄,有人认为柞丝纤维中酪氨酸几乎全部在非晶区,因此,比桑蚕丝更易氧化。
鉴于以上原因,柞丝织物比较适合用于工作服或室内装饰。
8-2 水渍印
柞蚕丝素纤维的横切面呈钝三角形(类似扁平带状),丝纤维在水中可吸水膨胀而发生扭转,温度愈高,扭转愈甚,扭转呈膨胀、舒展、伸长态势,最大伸长可达4%。烘干过程恢复状态因条件(张力)而异,最大缩率不过2.5%。织物与单丝不同,织物滴上水滴干燥时,表面丝线由于扭转的原因,反光不同,而出现“水渍”印。在服装熨烫前喷水时滴落的水珠也会造成水渍,这是柞丝特有的缺陷,给染整加工与产品使用带来很多麻烦。有人采取膨化-填充(接枝)办法,以解决水渍印,但由于接枝率不高,洗净残留单体比较困难,尚未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交链对减轻泛黄和水渍也有效果。它与接枝的原理相反。前者是丝纤维胀够了,舒展充分了,胀的回不去了,后者是交链了,制约扭转。
9 丝绸经济
9-1 全球产量(全球丝绸市场运行特点分析zsc
表1 世界纺织纤维的产量 万吨
年份 |
总产量 |
化学 纤维 |
合成 纤维 |
纤维素 纤维 |
棉 |
羊毛 |
丝 |
2003 |
5346.7 |
3141.9 |
2916.3 |
225.6 |
2072.0 |
122.7 |
10.2 |
2004 |
6169.2 |
3415.3 |
3169.7 |
245.6 |
2620.4 |
122.0 |
11.5 |
2005 |
6139.0 |
3450.7 |
3191.5 |
259.3 |
2553.0 |
122.0 |
13.3 |
2006 |
6530.1 |
3718.7 |
3454.1 |
264.6 |
2674.0 |
122.9 |
14.5 |
2007 |
6773.3 |
4070.2 |
3762.2 |
308.1 |
2569.0 |
119.5 |
14.5 |
2008 |
6509.3 |
3960.7 |
3681.8 |
278.9 |
2417.0 |
116.0 |
15.6 |
资料来源:上海市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
资料来源:裘愉发,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发展,上海丝绸2010/1;2-6zs-
9-2 我国茧、丝产量
表一、近代桑丝产量、出口与换汇
年份 |
生丝产量 (万吨) |
出口换汇 (亿美元) |
占国家总 出口额的% |
1911 |
1.364 |
0.362 |
16.52 |
1921 |
1.480 |
0.711 |
15.58 |
1931 |
1.586 |
0.250 |
5.11 |
1937 |
1.134 |
0.132 |
5.39 |
1946 |
0.308 |
0.136 |
7.64 |
1949 |
0.267 |
0.003 |
0.22 |
1871-1875年间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的60.74%。
上表数据,根据《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附录(十六)(十七)
表2 建国以来生丝产量
万吨/年
年度 |
1950 |
1958 |
1960 |
1970 |
1980 |
1990 |
鲜桑茧收购(万吨) |
4.6(52) |
5.8 |
5.4 |
11.6 |
24.3 |
42 |
生丝产量(万吨) |
0.34 |
1.13 |
0.83 |
1.67 |
3.54 |
4.2973 |
[纺织技术经济统计手册——钱尧年主编1991;72,302,]
表3、近几年茧丝产量与价格
|
1994实际 |
2004实际 |
2005计划 |
2009实际 |
2010计划 |
桑园面积/万亩 |
|
1171.68 |
|
1197.38 |
|
发种/万张 |
|
|
1583.5 |
1445.90 |
1528.8 |
桑蚕茧产量/万吨 |
|
54.71 |
55 |
57.53 |
60 |
茧价/元/担 |
|
796 |
|
1081.76 |
1650 |
桑蚕丝产量/万吨 |
8.78 |
8.5 |
8.5 |
9.25 |
9.5 |
丝价/万元/吨 |
16.5 |
~16.5 |
|
|
28 |
全商品出口/亿美元 |
|
31.99 |
|
28.86 |
|
资料来源:1、(2005年度全国桑蚕种桑蚕茧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运字[2005]7号)
2、商务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0年度全国桑蚕种桑蚕茧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的通知
http://www.sina.com.cn
9-3 丝价与成本计算
2010年上半年桑蚕丝市场16.5元一斤的鲜茧价格,按照茧丝行业的生产标准,2.5吨鲜茧可制成1吨干茧,3.5吨干茧才能制成一吨生丝,按目前市场生丝的“裸成本”就达到了1吨28.8万多元。再加上人员工资等各种生产成本,生丝合理的出厂价应该在30万元/吨左右。
厂丝成本=鲜茧价×2.5×3.5×(1+ |
5 |
) |
100 |
表3 蚕、丝价格 生意社
|
干茧价格(元/吨) |
解舒率 |
商检丝 |
价格(元/吨) |
81000-83000 |
60%-70% |
|
253000-255000 |
|
81000-83000 |
55%-70% |
|
253000-255000 |
|
75000-80000 |
50%-65% |
|
253000-254000 |
|
75000-80000 |
60%左右 |
|
252000-254000 |
|
75000-80000 |
60%左右 |
|
252000-254000 |
表4 丝绸价格
生意社
品名 |
规格 |
等级 |
价格幅度(元/米) |
13897 |
|
10.50-15.90 |
|
洋纺 |
11102 |
|
8.80-12.20 |
电力纺 |
11160 |
|
27.50-29.00 |
电力纺 |
11216 |
|
22.60-24.60 |
电力纺 |
11206 |
|
17.20-21.80 |
双宫绸 |
13497 |
|
19.60-23.50 |
素绉缎 |
14654 |
|
22.40-26.50 |
双绉 |
12102 |
|
22.20-27.80 |
双绉 |
12101 |
|
21.50-27.50 |
9-5 丝绸外销行情
表8 2006-2008年真丝绸商品出口汇总统计 单位:万米万美元
年份 |
商品名称 |
数量 |
同比% |
金额 |
同比% |
单价 |
同比% |
2006 |
真丝绸缎 |
24709.64 |
-14.86 |
80010.19 |
9.18 |
3.24 |
28.24 |
丝绸 |
19361.88 |
-17.81 |
54755.72 |
5.00 |
2.83 |
27.79 |
|
印染绸 |
5088.68 |
-3.28 |
23909.83 |
19.56 |
4.70 |
23.62 |
|
2007 |
真丝绸缎 |
25118.90 |
1.66 |
78780.85 |
-1.54 |
3.14 |
-2.87 |
坯绸 |
20038.17 |
3.49 |
55043.57 |
0.53 |
2.75 |
-2.87 |
|
印染绸 |
4594.31 |
-9.72 |
22146.73 |
-7.37 |
4.82 |
2.59 |
|
2008 |
真丝绸缎 |
25644.65 |
2.09 |
8237I.81 |
4.56 |
3.21 |
2.41 |
坯绸 |
20015.54 |
-0.11 |
56859.85 |
3.30 |
2.84 |
3.42 |
|
印染绸 |
4918.21 |
7.O5 |
23516.31 |
6.18 |
4.78 |
-0.81 |
资料来源:全国丝绸信息中心《中国丝绸资讯》
资料来源:裘愉发,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发展,上海丝绸2010/1;2-6zs-
2008年1-12月份全国丝绸产量合计为127.50亿米,2008年全国真丝全商品出口总额为34.93亿美元,占据全球市场的80%左右。
据国际丝绸协会统计,2000年中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1%,生丝出口占世界出口量的80%。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出口生丝14701吨,丝线3668吨,废丝2446吨,坯绸12492万米。印度是中国丝类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意大利和日本。坯绸的主要市场是韩国、印度、中国香港和意大利。服装以美国为主要市场。
日本,韩国,意大利,曾是蚕茧生产国,桑园经济有过盛极而衰的经历,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明治年间,称丝绸为“功勋产业”。出口丝绸,成为国家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1938年,产量35000吨居世界第一,占世界产量的76%。韩国1975年产丝5545吨,居世界第三。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这两个有着丝绸消费传统的国家,其桑园经济已经缺失,现在以生丝进口,加工、80%以上内销。日本的年进口量约15000吨/年。美国没有桑园产业,也很少丝绸加工产业。但有着消费传统,现在每年进口丝绸服装约合生丝40000吨,占世界丝绸贸易额的70%。
印度1947年独立,生丝产量800吨,十年翻一番,五十年来增长12.5倍,2000年15214吨(是世界产量的21.4%)居世界第二位。国内消费,每年2.3万吨,自供1.6万吨,进口7000吨。
中国在扩大出口金额的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服装、领带、丝棉被的出口已经占到丝绸出口总值的50%以上。
中国的丝绸服装和制成品虽然出口数量增长很快,但出口售价不高,附加值低。意大利的丝绸产品出口创汇率是我们的十倍左右。[资料来源:中国纺织报 黄建谟,世界丝绸市场探微http://cptc.webtex.cn/info/
10-1 东部传统产区现状
我国东部桑茧,至今仍属家庭养殖,春秋两熟,季节性用工。就江浙地区来说,每亩桑园的鲜茧产量,春茧接近一担(2010年为92.9斤)。蚕农承包土地种桑养蚕,按今年茧价1650元/担计算,每亩产出为1533元,扣除用地、用工、蚕种与购买肥料成本,净收入不到350元/亩,拥地15亩桑园的蚕农,春茧收入,和二个半工人二个月的工资一样多。茧价在800-900元/担时(2008年到过480元/担)蚕农就要亏损。蚕农还要承担气候和市场风险。近几年,东部工业有发展,但桑园经济日渐萎缩。
10-2 中西部地区桑园经济
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实施以来,广西桑蚕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广西桑地191万亩,蚕农售茧收入38.26亿元。当年当地收购茧价1106.5元/担,折合每亩产出1.811担。从1993年的统计资料中看出,广西很早就是一个桑茧亩产较高的地区。
表1 93年全国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潍坊职业学院精品课程http://www2.sdwfvc.cn/jpkc/can/dzjaxin/1.htm
|
全国 |
四川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广东 |
山东 |
江西 |
湖北 |
广西 |
桑园(万亩) |
1100 |
815 |
245 |
149 |
100 |
37 |
50 |
67 |
48 |
18 |
产茧量(万担) |
1520 |
380 |
300 |
263.7 |
69 |
65 |
63.6 |
33.2 |
32.2 |
33.6 |
亩产茧(斤/亩) |
138.2 |
46.6 |
122.4 |
177 |
69 |
175.7 |
127.2 |
49.55 |
67.08 |
186.7 |
表中:93年广西亩产与2009年基本一致
2009年茧价每担1081元时,东部地区蚕农报亏,广西报盈。82万户蚕农,合每户蚕农经营2.29亩,平均每亩产出2003元,每户蚕农收入4665元。按每亩桑田园产茧量计,广西稍高于江浙地区;按蚕农每年经济收益计,广西比江浙翻番。
10-3 中西部桑园优势
云南、广西地区,属亚热带气候,相对于江、浙而言,其山坡闲置地多,雨量充沛,温湿度偏高,(桑)叶期长(比江浙地区多二个月)。地理条件,有利于高产优质杂交桑树品种的生长,桑叶单产高于东部。
广西近几年培育出一大批抗高温多湿﹑茧丝质量优、解舒率高的桑蚕品种。在桑园建设方面﹑试行小蚕共育﹑大蚕包养﹑技术护航(服务)。在经济制度上,大多是自包自养,工本较低。五年来,连续保持全国第一,约占全国蚕茧产量的25%。
中西部桑园经济的发展,是东部丝绸加工产业的支撑。
但是,当前世界气候异常,有时会带来出乎意料的灾难。2010年迟至4月,广西、云南旱象不消,当年春茧严重减产。
10-4 今年丝绸
2010年上半年,丝绸产品市场价涨幅达到了15%-20%。但涨价并没有影响到顾客的购买热情。无锡丝绸产品的内销量今年明显扩大(见附件二)。相反,丝绸的出口量出现萎缩。去年,该公司的丝绸有一半用于出口,而今年只有20%-30%的出口量(原料价格上调,变化多,定单不敢接)。目前类似他们的企业只能开发一些人造丝等其他新产品,以填补出口减少的缺口。
10-5 产品的比较优势
近几年,国内原棉与蚕丝价格变化都很大。但相对而言,棉比丝价涨的更多,2010年5月,棉纱到岸价20000元/吨;桑蚕丝28万元(人民币)/吨,丝/棉=14 : 1。到了8月,丝/棉降到10.8 : 1。深加工产品,丝的比价优势进一步减弱。以市售一般服装为例,全棉府绸男式衬衫50元/件,真丝女衫80元/件(参考附件2),按吨价计算,丝/棉=3.37 : 1。具体价格比较可见下表:
加工深度 |
桑蚕丝产品及其单价(元/吨) |
全棉产品及其单价(元/吨) |
价格比(丝比棉) |
|
初级产品 |
34000(鲜茧); 85000 (干茧) |
2740(籽棉)15620;(127棉) |
|
|
丝与棉纱比较 |
303000元/吨( |
27800元/吨(c40s主流价) |
10.8比1 |
|
原坯 |
国内市场价 |
22.2元/米 (02双绉,克重60) |
7.60元/米 (C40S×40S 133×72 63" 汤 府绸;克重 陕西正义纺织 |
- |
按重量折算 (元/吨) |
37万元/吨 |
4万元/吨 |
9.25-比1 |
|
印染 产品 |
2007年 出口均价 |
4.78美元/米 |
1.35美元/米(色) |
- |
按重量折算 (元/吨) |
[(4.78/60)×1000,000=7.9万美元/吨=]53.72万元/吨 (汇率按1:6.8计) |
[(1.35/120)×1000,000= 1.125万美元/吨=]7.65万元/吨(汇率按1:6.8计) |
7比1 |
|
市售 衬衫 |
国内市场价 |
80元/件(用料 |
50元/件(用料 |
- |
按重量折算(元/吨) |
[80元/( |
[50元/ |
3.37比1 |
注:表中未加注日期的是2010年1-8月期间的市场价格;表中数据摘自网上,因摘取日期和地区不等,直向可比性差。但,作为丝与棉的横向比较,仍有参考价值。
从表中看出,今年生丝与棉纱的单位重量比价是10.8:1。市场服装另售价(也折算成重量比),丝/棉比价是3.37:1;从原料的10.8:1,到服装的3.37:1,降了3倍。
10-6 丝绸特品
根据报道,浙江嵊州(县级市)丝绸领带,销量约占国际总量的40%,国内销量的8O%。且平均单价逐年上升。一个地区的单项产品,出口值能超过我全国印染丝绸的出口总值。十分罕见。(见下表)
表5
2006-2008年领带出口数量
年份 |
数量 (万条) |
同比增长(%) |
金额(万美元) |
同比增长(%) |
单价(美元/条) |
同比增长(%) |
2006 |
11236.5 |
4.36 |
25687 |
12.61 |
2.29 |
8.O2 |
2007 |
11895.2 |
5.89 |
28249 |
10.00 |
2.37 |
3.89 |
2008 |
10827.1 |
-8.98 |
27755 |
-1.75 |
2.56 |
7.94 |
资料来源:全国丝绸信息中心《中国丝绸资讯》(资料来源:真丝家用纺织品的发展zs-
近年,另一个产品——丝棉被。蚕蛾破茧而出后,留下的茧壳,水煮脱胶,洗净,撕开,绷在绷子上,晾干拉松,可用作絮棉,简称“丝棉”。丝棉质轻,保暖性好,一条双人盖的大被子,轻则一市斤,重不过三斤。不适合缫丝的茧子,如双贡(两蚕共茧)、坏茧,都可用作丝棉。今年,有衍生品推出:羽丝(羽绒+丝棉);棉丝(棉絮+丝棉),混合丝棉抗压性好于纯丝棉,蓬松度能得较好保持,棉丝还不易躜“绒”(丝纤维透过被里子躜到被套外,生成丝纤维疙瘩小球),被里子布(全棉)密度不必苛求,透湿性和柔顺性都会好一些。今年混合丝棉被热销,每条被价格60-300元不等。利润10-50%。
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发展,使纺织原料越来越丰富,也加剧了纤维间的市场竞争。天然丝是合成纤维的仿制目标。先后研制成功的醋丝,人丝,尼龙丝,涤纶丝,都欲将价格高昂的天然丝取而代之。
真丝纺织品有什么魅力,能历数千年而不朽,这个古老的品种,在新时代消费面前能否浴火重生。真丝绸“有没有发展前途?”,一是看性能,二要看市场。
11-1 丝绸的风格与性能
1、 外观:细洁(纤度细,表面光洁)明亮。织物多样(可薄如蝉翼、可厚而肥软)。锦上添花(剌绣)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夺目(深色浓艳、浅色亮丽)。
2、 风格:手感柔软滑爽,身骨好、可有金属般的丝鸣声;活泼轻盈(随势而动、身材线条时隐时显);仪态大方(悬垂沉稳、线条流畅);
3、 服用性能:
(1)物理指标(织物强力)与染色牢度指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2)穿着舒适性,透湿透气,冬暖夏凉;(夏季穿‘香云纱’,防晒透气、吸汗离体;冬季穿丝棉袄,轻巧保暖,观、感舒服;春秋两季,丝绸品种繁多,应对灵活。
(3)有益健康:亲肤、保健。对冷、热有缓冲功能,触感柔顺,无剌激性。对皮肤过敏症有养护功能;
(4)不符合时代消费特点的问题有二,一是防缩免烫性不好;二是耐晒性差。关于不耐紫外线曝晒的问题,有文章说,丝绸日晒泛黄,虽然本身受损,但却保护了皮肤,他将丝绸‘人格化’了,把‘泛黄’喻为‘舍已为人’的美德,这当然是戏言。织物对辐射线的防护能力,主要是看通透率指标,本文17-5防紫外整理,可供这方面参考。
历史上的丝绸消费,主要是达官贵人。解放后,服装简约,穿丝绸的比较少。1950年我国生丝产量为3400吨,1958年11300吨,七十年代末接近3万吨。八十年代末达到4万吨[纺织技术经济统计手册——钱尧年主编1991]。三十年间,生丝产量增长了十几倍,但民众的收入不高,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和消费意识改变不多,丝绸内销一直不旺,生丝库存量逐年有增无减,蚕丝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较大。
五十年代,涤/棉崭露头角,市场火爆。涤棉、涤粘、涤毛,涤纶变形丝仿毛,异形丝仿丝相继问世。涤纶的劲风括了半个多世纪。经过反复较量,直到最近几年,天然纤维才再次复苏。
天然纤维中,有关丝绸的市场竞争,可借鉴于八,九十年代的二大产品:
一、涤纶仿真丝。我国先后从南韩进口几亿米朱丽纹和柔姿纱(前者是三角异型丝,后者是差别化纤维,人称‘韩国丝’),外观漂亮,风格乱真,有极好的防缩免烫性能。当时,以每米36元人民币上市,比内销真丝绸高出不少。后来,结合价格不断下调,延续热销一年多。最终收市价跌到每米6元多一点。
二、真丝服装砂洗。服装砂洗后不再收缩,抗皱性也很好,可算得上是真丝的“防缩免烫”产品。那几年,广泛流行,生丝脱销。砂洗加工,是把丝纤维表皮磨破,原纤外露,手感丰厚,但身骨疲软,在穿着中,袖裤管容易抻长,尺寸稳定性欠佳,与人棉产品近似、没有正形。产品一度盛行,但不高档,於1994年起退潮。这次“纤维皇后”与‘西皮士’同流,也算是千古一遇,差一点从此丢失了高贵形象,而不再高贵。
时至今日,真丝砂洗没有再现;涤纶仿真丝,品质虽比过去有高无低,但国内销售价再也没有抬头。今年(2010年)夏天在青岛丝绸展销会上涤纶仿丝绸女衫卖价20元/件(真丝女衫80元/件)。有人讯问真假丝绸如何识别,行家言,抓一把有皱的是真丝,没有皱的是涤纶仿真丝[青岛早报
与九十年代初不同,现在的消费者宁肯买贵的,抓一把有皱的,而不想买便宜的,简单一句话,要真的不要假的。消费心理的回归,亲肤、保健是重要因素,它符合时代的最强音。
11-3 有关价格的多种因素
从消费习惯来说,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莎丽,上品大多取材真丝。美国的男式衬衫、女式时装,也以真丝为高档。
服装消费理念:除了习俗、表观、风格、服用性能以外,还有心理上的因素。由于我们对国外消费者的习俗和消费心理了解不深。末端产品无法做到“适销对路”,故只能以生丝或坯绸出口。八十年代,虽然增加了印染产品,也只能是接来样加工。加工周期一般要一二个月才能交货,加上出关、运输,本季的流行色复制花样,交到客户手里时,已届换季时分;隔年花样,能适时上市,但旧日黄花,不值钱。在香港市场上,八十年代,我国印染丝绸售价40港币/米,日本的200港币/米,意大利最高价是320港币/米。有些人对自己的印染行业很看不起:“一样的坯绸,到了人家手里,就变成精品了,我们怎么就不行?是设备不行、染化料不行,还是技术不行?”。很少有人注意,‘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引领市场’这三大步,我们欠缺的是什么。
11-4 真丝绸与涤丝绸的比较
真丝绸与涤丝绸都在力求发展,但哪个更有发展前途,需要认真分析。不同消费群体对衣着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纤维、服装,各有归属。
言行反映人的智慧和财富。在高消费层面,讲究体面,看重衣着。有道是:言为心声,衣为意表。名牌服装,显示富有;名贵衣料,显示身分;流行款式,显示思想新潮…。
高档服装,必舒服于里,华贵其外。它可以令服用者,充满自信。
真丝与涤纶仿丝绸的比较优势,大致可列表如下:
用途 |
产品 |
考核项目 |
服用要求 |
真丝绸实际 |
涤仿丝绸实际 |
|
服 装 |
特需服装:礼仪服、夜礼服、民族服、婚纱、喜庆服、戏装、演出服… |
心理因素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风格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色彩 |
要求高 |
能符合 |
能符合 |
|||
舒适性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水洗 |
色牢度 |
有标准 |
可水洗,最好干洗。洗后须熨烫 |
可水洗,洗后只需简单熨烫 |
||
洗后光泽 |
要求高 |
|||||
不变形 |
要求高 |
|||||
耐晒色牢度 |
有指标 |
可 |
好 |
|||
织物耐用性 |
无指标 |
可 |
好 |
|||
社交着装:旗袍,裙衫,衬衣,时装, |
心理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风格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色彩 |
要求高 |
能符合 |
能符合 |
|||
舒适性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水洗 |
色牢度 |
有标准 |
洗后须熨烫 |
符合水洗免烫要求 |
||
洗后光泽 |
要求高 |
|||||
不变形 |
要求高 |
|||||
耐晒色牢度 |
有标准 |
日晒泛黄、色萎 |
好 |
|||
织物耐用性 |
无指标 |
可 |
好 |
|||
装饰织物 |
【馈赠品】锦旗、剌绣、绢花…;【饰物】丝巾、领带、丝帕…,【家纺】床上用品(被面,枕套)、睡衣、帷幕、壁挂、地毯…。 |
心理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 |
|
风格 |
要求高 |
能符合 |
不能(工艺品) |
|||
色彩 |
要求高 |
能符合 |
能符合 |
|||
舒适性 |
个别有要求 |
能符合 |
不能(丝巾、枕套) |
|||
水洗 |
色牢度 |
有标准 |
若用干洗 可以符合 |
可以水洗,但此类产品,很少采用涤纶仿丝绸。 |
||
洗后光泽 |
要求高 |
|||||
不变形 |
要求高 |
|||||
耐晒色牢度 |
无指标 |
可 |
好 |
|||
织物耐用性 |
无指标 |
曝晒降强(窗帘) |
好 |
从上表看出,涤纶仿丝绸,色彩好,耐用性好,防缩免烫,惟独没有真丝绸的风格,特别是缺少亲肤与保健功能。这个问题不解决好,涤丝绸就变不成高档消费品。
11-5 关于防缩免烫整理
涤纶纤维在防缩免烫性能方面首屈一指,五十年来气势如虹。
在涤纶崭露头角的五十年代,美国南方研究所(属于美国棉业集团),研究采用用化学改性,让纯棉织物具有洗可穿性能。这项技术传播极快,六十年代初,我国的人棉与纯棉织物树脂整理相继投产。羊毛织物防毡缩,真丝织物洗可穿整理,也相继投入研究。
在美国,丝绸与毛料同等对待,大多采用干洗,衬衫洗烫一次10美元;在国内,丝绸与棉布一样看待,大多采用水洗,洗后熨烫。因为丝绸不耐高温,又不适合熨前喷水,操作需要特别仔细,熨烫是件麻烦事。解决免烫,确实是消费者的迫切需求。真丝服装砂洗和涤纶仿丝绸两个品种,之所以能受到欢迎,符合防缩免烫要求,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最终下市的理由,是因为“假的”不够高档。而到目前为止,“真的”(真丝绸)洗可穿问题还没有解决好,真可算得是任重道远。
防缩免烫是性能指标,是内在的,外观上看不出来。而丝绸的光泽与手感是外在的,可以感知的,是丝绸的形象标志。多年来的化学整理研究得知,防缩免烫整理如果忽视丝绸风格,消费者是不会接受的。从五五规划期间开始,我们的防缩免烫研究至今未辍。现在看来,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水洗后,保持丝绸特有的手感和光泽。
除了洗可穿之外,丝绸还存在不耐日晒(泛黄与脆损)的缺陷。黄变,对浅艳色服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件漂亮衣衫,穿不过一年半载,衣领和肩背部位,因日晒泛黄而改变了颜色、不清不白,脏兮兮的。其他部位也因曝晒程度不同,色变参差不一。脆损问题反倒影响不大,做窗帘肯定不行,晒上一二年脆的像纸一样,一撕就碎,对于服装,如果晒的不狠,穿几年还行。所以,不耐晒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泛黄,不要轻易加工天蓝,水绿、桃红、雪青等浅艳杂色产品,以免损害消费者。
目前,我国合成纤维产量居世界首位,纺织、印染、服装加工量也居世界首位。我国丝绸产业却仍处在艰难徘徊之中。从各地丝绸公司今年提出的丝绸业“十二五”规划制订要求来看,发展蚕茧生产的决心很大,但对于增加丝绸消费,特别是对真丝绸产品如何进入国际高端市场,尚未有具体目标。
11-6 丝绸服装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消费者认同亲肤、保健理念,今年,全棉市场看好,茧丝价格劲涨,天然纤维热再度风生水起。开发适销产品,占领高端市场,现在不缺机会。我国棉纺织印染也曾历尽沧桑,而今,集合长绒棉-精梳-高支-无接头纱-液氨丝光-坚牢色染纱-无梭织布-DP整理-服装综合设计…等加工优势,终于将全棉男士色织衬衫首先推上了各大城市的高价柜台,售价数百至上千元一件,附加值翻了好几番。从购买力的强劲势头看来,真丝绸也不缺机会。
附件1、 长三角蚕茧业
全文转载:长三角蚕茧业调查:茧农为何大量砍桑
原载:(http://www.sina.com.cn 浙江在线)
发表时间:
【全文如下】
眼下正是夏蚕养殖,春茧收获的时节,在我国重要的传统养蚕产区长三角地区,今年的春茧不仅获得了大丰收,而且收购价格也创下了历史新高,普遍达到了每担(
徐传金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养蚕大户,5年前,他承包了村里的35亩桑园来养蚕,但是到现在,他的桑园已经被他砍得只剩下15亩了,眼前这块大约一亩多的桑园是刚刚被砍掉的。
记者:“为什要砍掉?”
嘉兴养蚕户徐传金爱人:“前几年钱挣不到,亏本了。”
记者:“今年蚕茧价格不是挺高吗?”
嘉兴养蚕户徐传金爱人:“价格高了民工的工资也高了。”
因为一个人最多只能养一张半的蚕种,所以每到养蚕的时候,徐传金家都要雇人帮忙。而近5年来,嘉兴当地养蚕雇工工资已经上涨了3倍多,大大增加了养蚕的成本。
今年徐传金一共养了12张春蚕种,雇了8个工个人来帮忙,一季蚕的周期大约是30天,每人每天60元的工钱,仅人工工资徐传金就支付了8000多块钱,而桑园每亩地的承包费用是400元,15亩地就是6000元,此外还有购买蚕种及肥料等费用也得好几千块钱,虽然因为今年春茧收购价格高,徐传金一共卖了两万三千元的价钱,但扣除各项成本算下来,也就剩下了5000元,而这也是徐传金近几年养蚕唯一一次没亏钱的。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蚕桑养殖户徐传金:“07年大概亏了1万多块钱,1万5千左右吧。07年08年两年总共亏掉4万块钱左右。”
长三角地区桑蚕养殖数量急剧下降
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一直上不去,当地很多养蚕的农民开始一点一点地把桑树砍掉。而今年的春茧价虽然创下了15年来的新高,但因为成本问题,蚕农获利并不是很高,而他们对今后的养蚕状况也并不乐观。近几年来,蚕茧价格的大起大落,让蚕农们感觉养蚕的风险太大。在嘉兴,2007年蚕茧收购价是每担
浙江嘉兴市蚕桑管理站站长蔡玉根:“今年是增产又增收,但是1600块钱一张蚕茧的收益,那么他打工(一天工资)50块钱的话,他一个月也有1500元,而且养桑还要冒风险,蚕要发病,又碰到价格又不好。”
浙江嘉兴市秀洲区蚕桑养殖户徐传金:“我们桑树肯定就不要了,我们村里就砍掉了几百亩了。”
此外,随着江浙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可用于养蚕的用地也在逐步减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蚕桑种植面积的减少。根据有关统计,在浙江嘉兴,桑树种植面积已经从建国初期的60多万亩下降到目前的33万多亩,蚕种的发放量也从最高时1992年的178万张,下降到目前的35万张。而在被称作“丝绸之府”的江苏苏州,养蚕产业产业的状况也差不多。1992年,苏州全市桑园面积有19万亩,到今年年初全市统计的桑园面积只剩下了5万亩,蚕种发放量目前也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
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养蚕农户李金虎:“(以前)一个村800、900张(蚕)种呢,现在呢像去年一个平望镇才100多张(蚕种)。”
茧丝价格倒挂生产一吨生丝赔两万
不仅长三角的桑蚕养殖在大幅下降,根据国家蚕茧丝绸办公室的统计,2009年全国桑园面积是80.
浙江省湖州市是我国的丝绸主产区,在这里,记者首先走访了国内最大的缫丝生产企业之一------浙江丝绸之路集团公司。这个公司每年要消耗大约1800吨的干茧,占了全国蚕茧总产量的百分之一左右。面对今年春茧价格的高涨,企业有点焦虑和无奈。因为茧价的飙涨已经给企业带来了价格倒挂的难题。按照茧丝行业的生产标准,2.5吨鲜茧可制成1吨干茧,3.5吨干茧才能制成一吨生丝,这样按目前市场16.5元一斤的鲜茧价格,生丝的“裸成本”就达到了1吨28.8万多元。再加上人员工资等各种生产成本,生丝合理的出厂价应该在30万元/吨左右。但目前市场上交易的生丝价格却只有28万元/吨。这就意味着缫丝厂每生产一吨生丝就要赔上2万元。
浙江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兰芳:“我们每个月大约要生产40-45吨生丝,每个月我们的亏损就要达到70到80万元。”
凌兰芳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企业都在面临和他们一样的困境,有些企业甚至在面临停产和倒闭的局面。
浙江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在我们周边地区,几乎是所有的缫丝企业都生产不正常,50%以上的企业都有重大亏损。”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正常的情况下,一斤鲜茧和一斤猪肉是等值的,15吨棉花(16650,-20.00,-0.12%)的价格和一顿生丝的价格也应该是等值的,通过这两个标准进行比较,就能判断这个市场是否稳定。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凌兰芳:“一斤鲜茧的价格高于猪肉的价格很多,那么鲜茧必然回落,如果一斤鲜茧的价格低于一斤猪肉的价格很多,那么鲜茧的价格必然回升。”
茧价大起大落为哪般?
在业内,很多人都说,这几年的蚕茧收购价就像“过山车”或“打摆子”,而每一次茧价的大起大落,也都伤害了无数茧农和下游丝绸企业的心。那么蚕茧的价格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起落呢?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丝绸制品交易专业市场,这个市场除了进行干茧和生丝的现货交易外,还从事茧丝绸的中长期交易,每年的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而这里每天的交易价格信息-----“嘉兴指数”也成为全球茧丝绸行情的风向标。对于今年蚕茧价格的飙涨,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专家明确表示,这跟人为投机炒作没有任何关系。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副总裁王锦松:“虽然今年到了比较高的价格,但是这个价格不是人为炒作的,没有投机造成的,而是因为供求的结果。”
王锦松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我国的蚕丝每年将近有70-80%出口到国外,但国外的需求量一直比较稳定。因此,造成蚕茧价格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还是国内蚕茧总量失控造成的。在这个交易市场的网络交易k线图上,清晰地显示了干茧和生丝每一天的交易价格和走势,可以看到,几乎每隔4到5年,蚕茧的价格都会经历一次大起大落。产量高的年份,往往蚕茧的价格最低。比如2007年,我国蚕茧的总产量达到了80多万吨,是历史上最高的,但当年的收购价却低到每担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副总裁王锦松:“其实真正的是一个生产的需要,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消费的需求,所以说大家在争原料的过程中,可能引起价格涨得特别高。”
蚕茧产业如何“破茧重生”?
对于茧农和丝绸企业来说,蚕茧价格的大幅起落,往往都会带来冰与火的两难境地。那么蚕茧产业的症结何在?又如何能为茧农和丝绸企业带来双赢?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从1993年到现在,在蚕茧产业历史上一共出现了3次大的涨跌,而每一次的涨跌几乎无一例外都会为下一次的涨跌埋下隐患。蚕茧价格涨了,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农民来养蚕,等到养殖数量上去之后,蚕茧又开始出现供过于求而跌到低谷。
国家蚕桑产业体系产经研究室主任顾国达:“如果说蚕茧产量超过了75万吨以上,必定会带来第二年的价格下跌。而实际产量低于60万吨,也会引起实际价格的上涨。”
专家指出,蚕茧价格的稳定对于整个行业发展至关重要,而有效控制全国的总产量是实现蚕茧价格稳定的关键点。此外,收购环节混乱也是目前蚕丝产业发展的一大症结,如果能够让加工企业和蚕农之间直接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对于规避茧丝绸价格的大起大落,应该是个很好的办法。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只能算是一个传统的丝绸大国,而不是一个丝绸强国。虽然国际市场上70-80%丝绸都出自于中国,但这些对外出口的产品大都是作为原料的干茧和粗加工的生丝,是处于整个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话语权。只有发展高端产品,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蚕茧产业才会有出路。
国家蚕桑产业体系产经研究室主任顾国达:“应该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来培养打得丝绸企业集团,让他们在国际市场有定价权,这样的话可以吧一部分国际贸易的利益,转移到我们国内来。”
附件2、 国内丝绸服装价格
全文转载:砍桑影响蚕茧价格波动 丝绸服装价格涨两成
资料来源:每日商报
原载:中国服装鞋帽网 http://www.fzxm.com
发表日期:
【全文如下】
昨天,林女士发现往年杭州丝绸城50元能买到的双绉婆婆衫,如今一下子变成80多元了,涨了将近60%。而经常帮外地亲朋好友购买丝绸衣服的张阿姨也表示,今年价格涨得特别多。因质地轻薄、舒适透气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喜爱的丝绸服饰,在这个夏天却不再那么受杭州人欢迎了,因为价格太高,还不了价。
春茧收购价格上涨高达64.7%
今年丝绸价格为什么会涨得这么厉害?据浙江省农业厅消息,今年上半年全省蚕茧平均收购价1655元/50公斤,同比上涨64.7%,创收购价历史新高;其中缙云县、淳安县平均价分别达1850元/50公斤、1820元/50公斤,创出历史最高价。嘉兴地区今年收购价也达到了1550元/50公斤,同比上涨600元/50公斤,涨幅达63%。
春茧收购价提高直接影响了面料的价格。杭州丝绸城一种叫“素皱缎”的面料去年七月份价位在22.2元/米至27.8元/米,今年已经涨到27.8元/米至32元/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15%至25%。
面对原材料的涨价,各个商家也只能相应地调整丝绸衣服的价格。“最少的也涨了20%”诚盛服饰的陈老板说,“面料涨了,成品价格肯定要涨的。”但是陈老板也表示,“涨多了消费者就不买账了,所以只能我们自己扛着,尽量少涨点,薄利多销,赚点微薄的利润。”
“真的没多少赚头,现在就靠一些新品还能卖个不错的价位,毕竟消费者没法对比。”一家宗海丝绸行的负责人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消费者。在体育场路丝绸市场逛街的林小姐说,购买一件蚕桑丝面料的吊带睡裙,价格基本在130元—180元,她表示价格在200元之内还是可以接受的。
砍桑影响蚕茧价格波动
近几年,蚕茧收购价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2007年嘉兴市场蚕茧收购价是每担50公斤1000元左右,2008年降到了每担480元,而今年的最高收购价达到了1700多元的历史最高。这种不稳定的价格使得蚕农毁桑的事情经常发生,据全国蚕业信息网调查,2009年,全国桑园面积为1178万亩,同比减少7.2%;桑蚕茧产量55.9万吨,同比减少15.2%。
根据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的有关人士分析,蚕茧价格的波动可以追溯到2008年秋季,那年的低价严重影响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尽管今年蚕茧收购价格逐步上升,但相对于其他农副产品价格而言,蚕桑效益仍然偏低,蚕农主动缩减生产规模。二是生产风险因素。今年三月份的低温、西南大旱以及最近的洪涝灾害,夏秋蚕生产气候条件恶劣因素增加,饲养风险较大,生产稳定性较差,收益难保障,部分蚕农没有因蚕茧收购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饲养量。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我国真丝出口形势好转,国内需求量的增加,蚕茧产量需求将会增大,但预计全国蚕茧产量除广西外将不可能有大幅增加,全国蚕茧供求总体仍然偏紧。
附件3 蚕丝大幅减产
丝绸内销价“水涨船高”
来源:中国养殖技术网http://yz.ag365.com/yangzhi/teyang/can/2010/2010053196355.html
发布时间:2010-5-31 12:39:06
细心的无锡市民发现,近来市面上的丝绸织品价格涨价了。
记者从无锡目前唯一生产丝绸的明丽雅集团了解到,今年蚕丝的收购价比去年同期涨了一倍。去年上半年蚕丝收购价是15万元/吨,今年涨至28-29万元 /吨。该集团古博丝绸公司总经理
据了解,现在全国有35%的蚕丝来自云南和广西。虽然,无锡历史上有“丝都”的美誉,但由于桑蚕业产业链较长,劳动强度大,投入多,产出少,无锡桑蚕养殖业逐渐缩小,甚至连缫丝业也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目前,无锡市区已无完整的桑蚕产业链。“2005年开始,国家商务部出台‘东桑西移’的政策,桑蚕业移到了气候水土条件与江浙一带相似的云南和广西。”据邵总分析,因今年云南、广西遭遇大旱,全国的蚕丝产量立即大量减少;同时因之前价格下降,养殖桑蚕的人减少,蚕丝收购价出现了明显上涨。但他预计,在供需关系调节和西南地区干旱缓解后,秋季蚕茧大量上市,下半年蚕丝产量会有所增加,到时收购价可能与现在持平甚至会走低。
受蚕丝收购价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的丝绸产品市场价跟着“水涨船高”,涨价幅度达到了15%-20%。但记者在丝绸店内看到,涨价并没有影响到顾客的购买热情。无锡丝绸产品的内销量今年明显扩大了,这可能与人们对穿着的要求提高、消费人群增多有关。相反,丝绸的出口量出现萎缩。去年,该公司的丝绸有一半用于出口,而今年只有20%-30%的出口量。“国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加上收购价上涨,按原价格定价的订单,我们只能放弃。”该公司负责人称,目前类似他们的企业只能开发一些人造丝等其他新产品,以填补出口减少的缺口。
11、蚕丝性能
11-1 桑蚕丝性能
桑蚕丝的纤度约为2.5-3.5旦,一根蚕丝去掉丝胶,变出两根丝纤维,每根纤维的纤度在1旦上下。厂丝(缫丝厂产出的生丝——复丝)的纤度则根据缫丝时茧的粒数而定.(资料来源:纺织材料学,朱红 邬福麟 韩丽云 冯平庆编1987;79)。
纺织纤维性能 (资料来源:合成纤维工业;17插页)
|
桑蚕丝 |
参考 |
||||
棉 |
涤(普通长丝) |
锦(普通长丝) |
粘胶(普通长丝) |
|||
断裂强度(克/旦) |
干态 |
3.4-4.0 |
3.0-4.9 |
6.3-9.0 |
4.8-6.4 |
1.7-2.3 |
湿态 |
2.1-2.8 |
3.3-6.4 |
6.3-9.0 |
4.2-5.9 |
0.8-1.2 |
|
相对湿强度(%) |
70 |
102-110 |
100 |
84-92 |
45-55 |
|
相对坏扣强度(%) |
60-80 |
70 |
75-80 |
75-95 |
30-65 |
|
相对结节强度(%) |
80-85 |
90-100 |
-80 |
80-90 |
45-60 |
|
延伸度(%) |
干态 |
15-25 |
3-7 |
7-17 |
28-45 |
18-24 |
湿态 |
27-33 |
- |
7-17 |
36-52 |
24-35 |
|
回弹率(%)(8%伸长时) |
54-55(8%) |
74(2%),45(5%) |
95-100 |
98-100 |
60-80 |
|
弹性模数(克/旦) |
50-100 |
68-93 |
90-160 |
20-45 |
65-85 |
|
比重 |
1.33-1.45 |
1.54 |
1.38 |
1.14 |
1.50-1.52 |
|
吸湿性/%( |
RH65% |
9 |
7 |
0.4-0.5 |
3.5-5.0 |
12.0-14.0 |
RH95% |
36-37(100%) |
24-27 |
0.6-0.7 |
8.0-9.0 |
25.0-30.0 |
表中数据显示:桑蚕丝弹性模数小,易拉伸;在伸长8%条件下,消除外力时,回弹率低於55%,塑性变形居表中首位。丝绸纤维“应力伸长大、弹性回复率小”的性质,与粘胶相似,但桑蚕丝织物比粘胶织物更加轻薄,染整加工时,更易抻长。所以,加工设备张力,对成品缩水指标影响极大。丝绸印染厂内的加工设备,少有长车。平幅加工机台,也都是小张力。
11-2 蚕丝的结构
蚕的丝液(称为液状绢),从吐丝口吐出来,积聚成液滴后,首先粘着在适当的物体上,依靠头胸部的不断摆动,把它牵伸成为丝纤维。吐丝速度为
上述蚕丝形态的描述,只是个概念。具体还会因蚕的品种、饲料、饲养条件、健康情况的不同而异。截面形状,丝胶含量,长短、粗细(也包括同一根丝的头尾差别),都有变数。因此,用多粒蚕茧缫丝得到的丝束,和现代合纤长丝中的差别化纤维情况相同。丝质的好坏,除了上述因素,还有颜色上的黄、白之分,受潮变质的还有灰白丝,外观、强力都有差别。
丝的截面,有如下图:
|
|
桑蚕丝;Ⅰ、茧外层丝;Ⅱ、茧内层丝; |
柞蚕丝 |
1——丝素,2——丝胶 |
|
桑蚕丝与柞蚕丝的截面形状 |
|
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56 |
下表给出了茧丝的丝胶含量:桑丝比柞丝高,茧的外层丝其丝胶含量比茧的内层丝高。
蚕丝的含丝胶量分析
种类 |
茧外层 |
茧中层 |
茧内层 |
平均 |
桑蚕丝(%) |
32.7 |
24.0 |
16.3 |
24.4 |
柞蚕丝(%) |
17.3 |
15.0 |
12.0 |
14.77 |
用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每一根丝素纤维,大约由50-150根直径为0.3-3.0µm的原纤所构成。
用电镜可以看到,沿纤维长度方向有着直径约为400-500Å(0.04-0.05µm)的原纤形成的交织细纹,走向大致与纤维轴平行。
|
图2-6桑蚕丝表面形态的电镜照片 (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60) |
丝素纤维中的原纤是由更细小的巨原纤组成的,直径是原纤的十分之一左右。
丝素纤维的巨原纤直径(丝绸材料学;59表2-7)与长度见下表:
项目 |
分子 |
基原纤 |
微原纤 |
巨原纤 |
原纤 |
丝素纤维 |
长度µm |
0.1-1.0 |
0.1-1.0 |
0.5-5.0 |
1-10 |
1-10 |
700 |
直径µm |
1-10‰ |
1-1.5% |
4-6% |
10-40% |
1-3 |
15-25 |
茧丝的长度与与直径
纤维种类 |
长度(m) |
直径(µm) |
等电点 |
纤维结晶度 |
|
Herman法 |
樱田·温品法 |
||||
桑蚕茧丝 |
1200-1500 |
13-18 |
pH 2-3 |
22.5 |
42 |
柞蚕茧丝 |
500-600 |
21-30 |
pH 3.8-4.2 |
25.5 |
36 |
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李栋高 蒋蕙钧编1994;72,96,99
丝素的化学组成是氨基酸高聚物,分子量在30万上下。大分子主链,从纤维外形来看,应为直向链结。而电镜图像中的原纤排列,有一定的扭曲因素。大分子主链有可能是螺旋形链结。直向线型的假设被称为β型,螺旋线型被称为α型(字体与结构形态形似,好记)。这两种假设,理论上各有所据。对此,也有人认为,两种情况应同时存在。
在结晶区,非极性分子直链(直向线型),藉范德华力邻接;极性分子链段(螺旋线型),藉氢键力互相键合:结合紧密,水不能进;直向拉伸可以变形,但外力消除后,可基本恢复常态。在热、湿、力的剧烈作用下,会有较大的塑性变形,主要表现为结合键的滑移,部分不可恢复。
在非晶区,存在大小不等的空隙,容许水或电解质进入,水的最大填充量,按重量计可增重30-35%;按体积计,可膨胀30-40%。宏观表现是,吸水后的纤维变粗,而不增加长度。
对原纤形态的观察,还可以用1N的NaOH水溶液,浸泡丝素纤维24小时,取其溶解后的不溶物碎片,用电镜辨认:
|
|
|
外层茧丝 |
中层茧丝 |
内层茧丝 |
碱溶后的原纤电镜照片 |
||
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22 |
图中显示,直径1μ上下的原纤,是由多个条状物平行排列在一起(外层茧丝视图更为清晰;并设有1μ的尺度标注),从分离部分看出,条状物细部直径约为0.1μ,长度约为1-10μ,相当于巨原纤范畴。再小一点的,在上述电镜图片中很难分辨出来。
蚕丝的物质组成(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高校教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67)
物质组成 |
桑蚕丝% |
柞蚕丝% |
丝素 |
70.75 |
80-85 |
丝胶 |
25-30 |
12-16 |
蜡质、脂肪 |
0.70-1.50 |
0.50—1.30 |
灰分 |
0.50-0.80 |
2.50-3.20 |
生丝的丝素和丝胶都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组成的。但是单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尽相同。重要氨基酸的含量可见下表(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高校教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4;73)
氨基酸名称 |
桑蚕丝 |
柞蚕丝 |
||||||||
丝素 |
丝胶 |
|||||||||
丝素 整体 |
结晶 部分 |
非结晶 部分 |
丝素 |
丝胶 |
||||||
无活性侧基 |
乙氨酸 |
42.8 |
45.53 |
31.58 |
8.80 |
23.6 |
14.99 |
|||
丙氨酸 |
32.40 |
32.8 |
18.5 |
4.00 |
50.5 |
2.78 |
||||
缬氨酸 |
3.03 |
0.73 |
5.93 |
3.10 |
0.95 |
1.19 |
||||
有活性侧基 |
羟基(甲基羟) |
丝氨酸 |
14.78 |
15.15 |
5.77 |
30.10 |
11.3 |
22.63 |
||
酚基(苯酚) |
酪氨酸 |
11.80 |
3.14 |
18.92 |
4.90 |
8.8 |
4.92 |
|||
羧基 |
(乙基酸) |
天门冬酸 |
1.73 |
0.31 |
4.64 |
16.80 |
6.58 |
12.25 |
||
(丙基酸) |
谷氨酸 |
1.74 |
- |
2.89 |
10.10 |
1.34 |
6.74 |
|||
氨基 (丁基胺) |
赖氨酸 |
0.45 |
0.10 |
1.40 |
5.50 |
0.26 |
1.47 |
|||
含硫键 |
双硫键 |
胱氨酸 |
0.03 |
|
|
0.30 |
|
|
||
单硫键 |
甲硫氨酸 |
0.1 |
|
|
0.1 |
|
|
|||
注:丝素共含18种氨基线,本表取其含量较大的和有活性侧基的8种,外加两种含量不大的含硫氨基酸供参考。因为,胱氨酸是羊毛遭虫蛀的主要成分,它在羊毛中的含量是10.84-12.28%,
11-2-4
丝素纤维的膨化与溶解
丝素在氯化钠,硫酸钠等盐类的稀溶液中的膨化程度与在水中相似,但在钙、锶、钡、锂的氯化盐、溴化盐、碘化盐、硝酸盐、硫氰酸盐、氯化锌及硝酸镁等浓溶液中会无限止的膨化成为粘稠溶液。[1]。
有人在接枝整理中,采用甲酸[2]或乙酸[3]膨化丝素纤维,取得良好效果。
棉纤维也可以用膨化剂膨化:例如,浓硫酸对棉纤维有很好的膨化作用,生产上已经成功地用它制成十分透明的纯棉“蝉翼纱”。在中性盐类中,硫氰酸的钙、锂、钾盐都有较好的膨化作用,但成本较高。其中,酸性盐类的氯化锌较为实用,它不仅对棉纤维具有膨化作用,而且成本低。[4]
文献索引:
[1]丝素膨化剂,丝绸染整手册上册;9
[2]阳离子化合物对真丝织物的接枝共聚,王健业 陈国强 王克纳 许晓明 高金山,第五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3]真丝产品密厚整理的研究,诸城丝绸印染厂 陈真光 李琦,第四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4]资料来源:透明印花印制方法Yh090918原载:纺织品印花0909;73)
12 蚕丝织物的脱胶与练白
11-1 加工设备要求
加工质量主要在脱胶匀净,丝胶本身在热水中比较容易膨化溶解,但是蚕丝上的含胶量是不均匀的,在织物中位置不同,(在紧密组织的布芯,在强捻丝的线芯)丝胶的膨化与溶解速度不同。在先行脱胶,丝素纤维裸露的部位,用染缸平幅加工,抻布架会磨擦绸面,易出现“灰伤”疵病;采用绳洗机脱胶,绳状折皱痕(固定折子),也会造成脱胶不匀;采用星形架吊挂式脱胶,效果好,但生产效率低。溢流机松式加工,较宜。
11-2 工艺要点
加用助剂,能够提高脱胶效率。用弱碱(纯碱、水玻璃、肥皂),热煮(
练白半制品处理完工之后,在干燥、凉透之后,分疋(联疋)入库。要防止(特别是夏天)车间湿热,发霉。
13 丝绸印染
(略)
14 传统整理加工
14-1
增重
资料来源:染化药剂下册;123-125
丝织物经脱胶后,失重很多,约为25%,使织物显得比较轻薄,对某些需要具有较为硬挺,丰满性能的织物,有时给以增重的特殊处理。
丝的增重方法可分黑色丝织物增重法和非黑色丝织物增重法(即所谓锡增重法)两类。
将脱胶后的丝织物,先在单宁酸溶液中浸渍,再经易水解的重金属盐如醋酸铁溶液处理,在丝织物上形成不溶性的单宁酸铁沉淀(是苏木黑的媒染剂),如需增重较多时,可重复处理。
醋酸铁作苏木黑染丝媒染剂丝绸用苏木黑染色,通常多用于染加重丝的黑色,所用的媒染剂(或称加重剂、铁媒染剂)为醋酸铁。
(1)苏木黑是媒染染料。煤染染料的应用历史很久,其中有些具有很好的染色牢度。但染色手续较繁,自现代合成染料发达以后,它们已被逐渐淘汰。目前除了苏木黑和茜素等少数品种尚有一定用途外,其它媒染染料已很少应用。
(2)苏木的萃取物经氧化后成为氧化苏木精,它和铁、铬等媒染剂生成黑色沉淀,色泽乌黑,用于丝绸和锦纶等的染色。
(3)苏木黑对丝绸染色时,上媒染剂的同时可以达到织物加重的目的,所以往往加重和染色同时进行。
(4)苏木黑的丝绸染色如下:
将丝绸放入8-9.5Bˊe的单宁酸液(40
如须再行加重,可重复施行。工程完毕后用氧化苏木精(约14%对纤维重),在肥皂液中
将脱胶丝,先经四氯化锡溶液处理,水洗后,再用磷酸氢二钠溶液处理和水洗。最后,再在硅酸钠溶液中处理,使真丝增重更多。这种处理原理,至今尚未明了,但有人作如下的近似解释:丝织物浸渍在四氯化锡溶液中时,四氯化锡扩散至纤维内部,并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如下式:
SnCl4+4H2O←→Sn(OH)4+4HCl
生成的氢氧化锡便沉淀在纤维内部,用磷酸氢二钠处理时,发生下述反应:
Sn(OH)4+Na2HP04→Sn(OH)2HP04+2NaOH
最后在硅酸钠溶液中处理,使在纤维中形成锡的三硅酸盐.
Sn(0H)2HPO4+3Na20·Si02→ (Si02)3Sn02+Na3PO4+3NaOH
14-2 丝鸣
丝绸在某些有机酸如蚁酸(85%)的10-20%、乳酸(50%)的30-40%等溶液中浸轧,干燥后,如使之自身相互摩擦,能发出特殊的声音,称之为丝鸣。
绸面磨擦时发出低频振动的声音,是刚体(麻也有)特有的性质,丝纤维既有柔也有刚.(资料来源:丝绸材料学,李栋高 蒋蕙钧编1994;544-547)
14-3 香云纱
“香云纱”起源于广东。纯丝绸传统工艺,是利用薯莨液处理真丝而制成。它是经过富含胶质、单宁的薯莨液的反复浸渍,然后涂刷富含铁质的河泥,得到表黑里棕,通透凉爽的天然真丝制品(资料来源:吴浩亮.漫话莨纱绸[J].丝绸,1999,16(7):41-42.)。
薯莨液作为直接染料上染丝、棉等织物,其染色牢度等性能较差。因此,关本清等人[2]在对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研究的基础上,选取Fe2+、Ti4+ 、Sn4+三种单金属离子做媒染剂,对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做后处理,得到了经后处理的织物色牢度有所提高,同时其紫外透过率降低而不损伤真丝内部结构的结论。(资料来源:关本清,陈国强.Fe2+、Ti4+、Sn4+对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的影响[J].印染助剂,2007,24(10):40-43.)
程志波等人[3]对棉织物天然染料薯莨的轧染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主要选取FeSO4为媒染剂,对棉织物进行轧染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染色效果,经媒染后,抗紫外性能也显著提高。(资料来源:程志波,陈国强.棉织物天然染料薯莨的轧染研究[J].印染,2008,(6):4-6.)
通过Fe2+-Ti4+、Cr6+-Fe3+、Fe2+-Fe3+、Fe2+-
Cu2四种复合金属离子对增重真丝进行后处理,Cr6+-Fe3+对织物增重率提高最大,而Fe2+-Fe3+随着Fe2+浓度的增加,织物的增重率逐渐下降。四种复合离子后处理,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的颜色,且随着离子比例的不同,颜色偏向离子浓度大的一方。
四种金属离子对增重真丝的做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的色牢度和折皱回复性;同时对织物的紫外屏蔽性能有明显提高,除Fe2+-Cu2+处理后的紫外屏蔽性能略逊外,其余的UPF值均已提高到120以上;但经复合离子处理后,织物的透气性有明显的下降。 (资料来源:周青青 陈国强 刘志娟 叶皓华,复合金属离子对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的处理,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008.12);234-240)
15 现代后整理加工
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们在真丝织物化学整理方面作了许多尝试,企图在保持真丝绸各种优点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洗可穿效果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很多。按现时的观点,可以把织物化学整理分成二类:1、整理剂能在纤维中发生架桥反应,也能自交联成树脂沉积在纤维中,或覆盖於纤维表面的,称为树脂整理;2、整理剂能在纤维中发生架桥反应,但无树脂沉积的称交链整理。按照这一观点,氨基甲醛树脂,聚氨酯树脂,反应性有机硅树脂,乙烯类单体接枝,都应列於树脂整理之列,多羧酸整理剂属于交链整理。对于环氧化合物,应按具体的反应机理来确定。能在纤维内发生架桥反应,还能产生自聚体的,可以列为树脂整理;如无可能产生自聚沉积在纤维中的,可以列为交链整理。不能与纤维发生化学交链的整理剂,属于一般性的改善产品风格的整理,在丝绸上统称添加剂整理。不管能不能与纤维发生化学交链,凡能改变织物使用性能的,都称为功能性整理。
(资料来源:印花真丝绸添加剂整理工艺探讨,于福生 陈真光,青岛丝织厂,孙新军 陆宗鲁,山东纺织研究所,原载: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980年丝绸后处理学术研讨会(资料之十)
改善触摸手感,是传统要求。七十年代的柔软整理,起初用的是D3柔软剂(十八胺与丙烯酸甲酯的缩合物),将它和防静电剂加在一起,浸轧,用平光机低温烘干(可以烘两遍),干后,也可以用呢毯整理机再处理一遍;柔软滑爽程度视产品风格要求而异。双绉要求增强平滑、斜纹绸则要求防止发疲,电力纺要求丰满。整理工艺中的低温烘干是避免防静电剂SN在烘干时发生泳移而降低防静电效果;呢毯整理可以进一步增进丝绸的活络感和弹性。
有些柔软剂,可以同时提高织物弹性,羟基有机硅乳液整理效果滑而柔软、弹性增加,但用量很难掌握,它与织物上丝胶残留量也有关系;乳液用多了手感太滑,双皱织物一旦造成“披裂”(用姆、食指上下捏住绸片,轻轻撸一下,纬丝易位,出现稀路),便难以制衣,更无修复办法。
咪唑啉型KF柔软剂,对丝纤维有较好的整理效果。若能采用超喂热风烘干,整理后织物弹性可以达到270°以上,干后呢毯整理,回能可以进一步达到300°以上。下机产品平挺测试可以达到5级,但实际试穿的洗可穿级别并不高。其中原因可能出于KF不耐洗涤。
丝绸织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常因摩擦、感应而产生静电。不过,现时服装,丝绸大多数用作衬衫,裙子,在夏季穿着,此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多在80%上下,产生静电的机会很少。印染成品之所以需要防静电处理,是制作服装时,面料叠齐后用电剪剪裁,裁后,因电剪切割丝绸时,产生裁片间静电吸着,不易揭开,打印裁片号码时,如有漏号、乱号,制衣时会将不在同一页上的面料缝在一起,如果前后片对不上花型、花色,就会降为次品。这类防静电剂,要求效果可靠,但不需要耐水洗。常用的助剂是防静电剂SN,工作液含量0.5%,浸轧后用平光机(单烘筒)低温烘干即成,不干时可以再烘一遍。但忌急烘,须防泳移或产生瘢渍。固色剂DE也有很好的防静电作用,染后固色亦可,用作印花产品后处理时,加工方法和SN同,用量为1-1.5%。
我国的添加剂整理开始于l976年[25-26],当初对添加剂整理的目的偏重于手感与风格的调节。l979年苏州会议前后,各地的添加剂整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除手感、风格以外,很多产品的回能指标也都达到了国外产品的同等水平,双绉与斜纹绸干回能在300°以上,电力纺最高299°。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同样是添加剂整理,并且在整理剂与工艺配方基本雷同的情况下整理水平则有较大的差距[27]。
它的工艺特征是:浸轧柔软、平滑、增厚、静电消除等助剂、烘干拉幅最后用呢毯整理机处理,使织物的手感柔软、风格活、干弹性好.以19005印花斜纹绸为例[11 *苏丝印实物祥(斜纹绸)测试结果。]整理前后的指标为:
织物* |
强力 |
伸长% |
回能(T+W) |
曲磨(次) |
防静电 |
|||||||||
T |
W |
T |
W |
急 |
缓 |
湿 |
T |
W |
V |
衰减v |
||||
|
|
|
|
|||||||||||
未整理 |
23.9 |
24.4 |
5.8 |
4.8 |
255 |
290 |
205 |
649 |
400 |
720 |
460 |
380 |
350 |
260 |
整理 |
44.4 |
26 |
10.8 |
11.5 |
284 |
308 |
212 |
1516 |
890 |
380 |
30 |
- |
|
添加剂整理样品比较(附表)
表
样品 |
静 电 |
回能(T+W) |
柔软度 |
平滑度 |
|||
V |
→V |
急 |
缓 |
T |
W |
||
意大利样品#1 |
58O |
|
267 |
31O |
l.0 |
1.O |
0.344 |
意大利样品#2 |
590 |
l’→80 |
256 |
3O5 |
1.3 |
1.57 |
O.384 |
法国样品#1 |
620 |
|
27O |
325 |
l.27 |
1.3 |
0.384 |
法国样品#2 |
540 |
|
257 |
298 |
O.97 |
1.O |
0.344 |
苏州会议较好样品#2 |
54O |
|
258 |
306 |
l.0 |
1.0 |
0.354 |
青岛试生产样品 |
380 |
|
|
302 |
l.28 |
1.O |
0.335 |
小结:
1、用国产整理剂KF、C、SN、DE:网印粘合剂等配合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添加剂整理效果,在手感、风格、回能、防静电诸方面达到国外同品种的整理质量水平。
2、低温拉幅无接触烘干,以及干燥后进行呢毯整理机处理,对保证整理效果极为重要。
3、添加剂整理一般不耐水洗更不能解决真丝绸的洗可穿问题。
【真丝添加剂资料原文引用的文献注】
[25] 关于真丝绸用添加剂后整理的初步试验情况,杭丝联资料,1976.5
[26] 《丝绸》1976.7;24, 上海七丝印
[27] 添加剂整理真丝绸物理指标测试表,《苏州会议资料》,1979.7
15-2 真丝砂洗
(资料来源:服装染整加工实用工艺概述,山东纺织研究院 陆宗鲁(266032))
(1)真丝服装与砂洗质量要求
砂洗真丝服装大多是杂色,印花双皱的衬衣,和皱缎组织的外套.砂洗要求蚕丝部分破皮,丝原纤外露,织物柔软滑糯,防缩抗皱,悬垂性好,绸面似有一层薄雾,有良好的书写效应,双线缝纫处显有轻微磨白效果. 砂洗处理要求保色( 色泽鲜艳度和色牢度),防止手感疲软,发披和粘合衬脱落,离散.
(2)砂洗工艺配方
A、工艺
浴比;
1:40-50 设备;转笼式工业洗衣机,离心脱水机,转笼式烘干机.
砂洗(室温,10-15分钟),换水水洗(10分钟),柔软洗(
B、配方
①砂洗
纯硷 3
洗涤剂209
柔软剂D3
②柔软洗(浴比可缩小到1:30)
柔软剂Sapamine OC
醋酸调pH至6-7
(3)操作注意点
①洗前将衣服伸开,剪掉长线头,锅内盛水下料后,将衣服一件一件往锅内丢放避免叠在一起,气泡压在里面出不来,翻转不匀.
②砂洗时加一般性柔软剂,可以避免死折,产生水线(擦伤条痕).
③处理时采用高浓(纯硷),低温,短时间.可以有效地保色和防止处理过头.
④柔软剂以阳离子Sapamine OC效果最好,慎用含有机硅的柔软剂,以防发披.
⑤粘合衬质量不好的,砂洗中易发生剥落,批量处理前应先试样,如有发生,请服装厂及时处理.
⑥浴比过小或过大,都会产生水线,应通过实践,找出最佳选择.
15-3 化学整理
(资料来源:印花真丝绸添加剂整理工艺探讨,于福生 陈真光 孙新军 陆宗鲁,原载:中国纺织工程学会1980年丝绸后处理学术研讨会,资料之十)
甲醛与氨基甲醛树脂整理,国内丝绸业应用较早的是绢丝绸甲醛气相整理,它是将水溶性酰胺化合物(尿素、硫尿等)浸轧烘干,在织物回潮率不低于8%的条件下,在密闭反应器内与气相甲醛反应,气相甲醛由四聚甲醛在密闭器内受热分解产生[5]。用以大幅度提高黑色绢丝绸色牢度,在提高干湿回能性方面效果也特别显著。其他树脂整理见之于文献的起自50年代:用硫尿作为交链基的干防皱性可达350°(未处理的为288°)[1],尿素[3],三巨氰胺[4],乙烯硫尿醛 [15]羟甲基丙烯酰胺[16],它们也各有较好的整理效果,但是整理后织物上游离甲醛量一般在310~476ppm上下,并且织物光泽有一定损伤,手感也略显粗硬。树脂整理国内应用的有尿醛[ll],硫尿醛[8],氰醛[12] ,乙烯尿醛[13] ,2D树脂 [14] ,。巨氨酯整理 [17]。采用乙二醇或甘油环氧化合物作交链基的环氧树脂文献有:[18-20]。湿防皱性可达 297°(未整理的为158°)[2],并且可耐二十次水洗.
现将若干树脂整理工艺及效果介绍如下:凡没有特别注明的,其工艺条件为:浸轧树脂液(含氨基甲醛树脂初缩体,用量50
【本资料原文引用的文献注】
[1] 特公昭51-19516
[2] 特公昭48-41797
[3] 特公昭47-7239; 44-90369; 48-24437
[4] 特公昭49-26115]
[5]《丝绸》1978.12.1,真丝气相整理小试验技术报告。
[6] 绢绸气相整理试验小结,广西纺织研究所,(未发表)
[8] 《丝绸》1976.7 真丝绸的高效快速树脂整理
[ll]《真丝印花绸树脂整理试验报告》上海丝绸公司,1966.11,
[12]《丝绸》 1976.7,真丝印花绸的化学整理,上海七丝印
[13] 真丝印花绸的树脂整理,上海七丝印,1978.8
[14] 真丝绸采用低温汽蒸工艺整理,《丝绸》1976.7
[15] 《纤维》1966,No.8;26-36]羟甲基丙烯酰胺
[16] 《纤维》1976,No.9;25-31等1979,
[17] 特许公昭 47-15891
[18] [18] 特公昭 38
[19] 《纤维工业》1972,5,7~8;370
[20] 《纤维加工》l975,27,10;6-15
用DMEU整理的双绉指标为[23,26]:
|
回能(T+W) |
游离甲醛 (ppm) |
|
干 |
湿 |
||
未整理 |
267 |
220 |
- |
整理 |
290 |
260 |
200-300 |
[23] 真丝绸的高效快速树脂整理《丝绸》l976.7
[26] 真丝印花绸的树脂整理,上海七丝印资料1976.8
(资料来源:上文中的文献[30]青柳太阳,京染と精炼染色,1968)
羟甲基丙烯酰胺(MAM)对提高湿回能有明显效果,若与2D树脂混用,干回能也有一定提高.但是强力降低.手感稍硬,见表
电力纺 |
撕破 |
回能 |
洗可穿 (滴干) |
手感 |
水洗5次后<回能) |
||
干 |
湿 |
干 |
湿 |
||||
整理 |
1700 |
262 |
282 |
3-4 |
43.7 |
252 |
264 |
未整理 |
1948 |
244 |
232 |
l |
38.4 |
- |
- |
(资料来源:环氧树脂H117中试技术总结,山东纺织研究所,未发表)
气相整理的工艺特征是:浸轧多官能团试剂(尿素[1]、硫尿[2]、三聚氰胺[3]、乙二醇、甘油[4]等)以及潜酸性催化剂(硝酸锌、氯化镁、三乙醇胺盐酸盐等)予烘,在织物上留有8%水分的条件下,织物进入密闭容器。用甲醛气体
我国浙江[5]、广西[6]两地通过中试,他们以提高黑色绢纺绸的染色牢度(刷洗、泛黄)为主要目标,防缩抗皱指标也有明显提高。以浙江整理数据为例[5]:
|
回能 |
色牢度(刷洗) |
泛黄 |
缩水% |
|
干 |
湿 |
||||
整理 |
260 |
263 |
4 |
4 |
<3 |
来整理 |
230 |
222 |
l |
1 |
8 |
注:织物上游离甲醛量476ppm。
【本资料原文引用的文献注】
[1] 特公昭47-7239
[2] 特公昭
[3] 特公昭49-26115
[4] 特公昭48-41797)
[5]《丝绸》1978.12.1,真丝气相整理小试验技术报告
[6] 绢绸气相整理试验小结,广西纺织研究所,(未发表)
(资料来源:真丝织物乙二醛抗皱整理工艺研究,胡啸林,丝绸2010/4;14-16)
化学药品
乙二醛30%水溶液、乙二醇、冰乙酸、氯化镁、甲酸等,均为化学纯。
1.3 整理工艺
以乙二醛作为整理剂,采用轧烘焙工艺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
乙二醛
氯化镁
乙二醇
甲酸 2%,(用作丝纤维膨化剂)
二浸二轧(轧余率85%) →烘干(
整理后织物的干、湿回复角分别提高了53°和62°,白度下降5%,强力保留率为94%。
(一)(资料来源:真丝绸织物的水溶性聚氨酯整理,荆旗 马永才 杨洪广,六届论文集;48-53)
水溶性聚氨酯6% 催化剂(氯化镁)0.6% JFC 0.2%
二浸二轧(轧余率80%)→预烘(80℃×2min)→焙烘(140℃×3min)
催化剂种类对织物抗皱效果的影响
催化剂 |
硫氰酸钾 |
碳酸氢钠 |
氯化镁 |
酒石酸 |
磷酸二氢钠 |
氯化钠 |
空白 |
湿折皱角° |
236 |
188 |
258 |
218 |
183 |
179 |
178 |
结论
从实验确定了水性聚氨酯整理剂用于真丝绸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整理丝绸的湿折皱回复角由原来的178°增至268°。
对合成的水性聚氨酯的丝绸整理,能有效地提高丝绸的干、湿折皱回复角。
真丝绸经整理白度及其它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较好的保留了真丝绸的原有风格。
聚氨酯整理剂是无甲醛的整理剂,污染小有利于环境保护。
(二)(资料来源:真丝绸的聚氨酯弹性整理,郭文登 王小红 汪澜 郑今欢 封云芳,第四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织物 |
干回复角(度) |
湿回复角(度) |
断裂强度 (N) |
毛效/cm |
透气性(L/m2·s) |
|||
急 |
缓 |
急 |
缓 |
|||||
双绉 |
原样 |
199 |
243 |
144 |
182 |
400 |
6.45 |
863 |
整理 |
251 |
290 |
178 |
228 |
355 |
6.65 |
829 |
|
素绉缎 |
原样 |
199 |
244 |
156 |
196 |
521 |
8.8 |
1554 |
整理 |
219 |
271 |
205 |
251 |
482 |
8.25 |
1265 |
(三)(资料来源:真丝织物洗可穿整理加工 李祥 高光东 杜韩静 朱泉
染整技术2007/10;22-23、46)
试验材料
绢丝人字呢色布
2·2 试验助剂
聚氨酯防缩剂DM-3501(德美化工);渗透剂DM-1223(德美化工);硅酮柔软剂SF-4(德美化工)。
整理工艺
(1)处方(g/L)
聚氨酯防缩剂DM-3501 180
硅酮柔软剂SF-4
20
NaHCO3
5
渗透剂DM-1223
2
(2)工艺条件:浸轧工作液(轧余率约95%)→烘干(
(3)整理效果的耐洗性试验:标准洗涤剂
整理前后的弹性回复角(°)
|
干弹(经+纬) |
湿弹(经+纬) |
缩水率 |
DP级 |
||||
急弹 |
缓弹 |
急弹 |
缓弹 |
T |
W |
|||
干弹 |
整理样 |
217.3 |
252.3 |
210.6 |
241.1 |
1.6 |
-1.3 |
3-4 |
未整理样 |
184.5 |
213.4 |
155 |
166.7 |
7 |
-1.3 |
1-2 |
(资料来源:真丝织物的有机硅抗皱整理,王建明 刘晨红,第五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同未处理的真丝织物相比较,经过不同取代基的有机硅处理后,织物的手感虽然有差异,但都具有柔软、滑爽的特点。
不同有机硅的防皱整理效果
真丝织物经过AV-920环氧基有机硅、AV-840巯基有机硅、AV-65双氨基有机硅、AV-950羟基有机硅处理后,测定其水洗前后的干、湿折皱回复角,试验结果见表1-4。
不同有机硅防皱整理效果
有机硅名称 |
测试项目 |
干折皱回复角(DCRA)(°) |
湿折皱回复角(WCRA)(°) |
未处理试样 |
226 |
125.4 |
|
AV-920 (环氧基) |
皂洗前试样 |
278.4 |
180.4 |
皂洗后试样 |
237.2 |
177.8 |
|
AV-840 (巯基) |
皂洗前试样 |
245.4 |
131.5 |
皂洗后试样 |
247.2 |
127.2 |
|
AV-65 (双氨基) |
皂洗前试样 |
279.5 |
176.5 |
皂洗后试样 |
274.6 |
174.8 |
|
AV-950 (羟基) |
皂洗前试样 |
251.8 |
138.4 |
皂洗后试样 |
250.6 |
129.8 |
(一)
(资料来源:环氧树脂H117中试技术总结,山东山东研究所(未发表)
整理工艺:
1、 真丝练白半制品浸轧催化剂(大苏打
2、 全棉细平布(克重:
3、 以上两种织物同时进入蒸箱,一层贴一层,叠卷在一起,用蒸汽保持
4、 印花、染色加工
5、 印染半成品水洗烘干后→浸轧添加剂(氨基有机硅STU-1 2-3%;平平加O 0.1%; 防静电剂SN 0.5%)→超喂拉幅烘干→呢毯整理。
浸轧整理后的丝绸织物,免烫性好,平挺度可以达到5级。机洗l5次后仍可高于4级,丝绸风格得到了保持[31]。环氧树脂的整理研究,由此获得了方向性肯定。
丝绸大样部份指标对比数据
取两次不同的大样试验结果列表如下,同时还列有炼白绸半制品,印花双绉添加剂整理的正常出厂样品以及国外的参考样品(意大利双绉l981年市售价298港币/码,克重
注:*回能检验检验是:试条宽
表一、主要物理指标(青岛自测数据)
|
#l大样 |
#2大样 |
添加剂生产样 |
炼白半制品 |
意大利样 |
||
缩水率 |
一次缩水 |
T |
l.7
5 |
0.4 |
8.8 |
1O.4 |
5.5 |
W |
1.3 |
-O.4 |
1.5 |
2.6 |
5 |
||
五次缩水 |
T |
/ |
|
9.2 |
1O.6 |
9 |
|
W |
/ |
-0.3 |
l.7 |
3.1 |
8.5 |
||
平挺度 |
T |
5 |
4 |
4-5 |
l-2 |
3 |
|
W |
5 |
4 |
5 |
2 |
2-3 |
||
回能* (T+W) |
干 |
急 |
234 |
229 |
241 |
218 |
253 |
缓 |
281 |
269 |
282 |
262 |
266 |
||
湿 |
急 |
|
174 |
l75 |
156 |
16O |
|
缓 |
225 |
190 |
l92 |
168 |
183 |
||
回潮率% |
/ |
8.7 |
6 |
9.4 |
1O.2 |
|
丝绸样 |
测 试 项 目 |
||||||
氨基酸分析 |
回能(T+w)** |
回潮率(%) |
||||||
Ser |
Tyr |
Lys |
干 |
湿 |
||||
急 |
缓 |
|||||||
A |
白坯 |
13.298 |
11.712 |
0.58 |
/ |
/ |
/ |
8.4 |
整理样(白) |
11.842 |
3.922 |
0 |
/ |
/ |
/ |
/ |
|
整理样(红) |
/ |
/ |
/ |
234.2 |
279.6 |
254.6 |
8.9 |
|
意大利样 |
/ |
/ |
/ |
259.3 |
295 |
218.5 |
/ |
|
B |
白坯 |
14.55 |
11.68 |
0.66 |
/ |
/ |
/ |
/ |
整理样(白) |
12.72 |
3.88 |
0 |
/ |
/ |
/ |
/ |
|
整理样(红) |
/ |
/ |
/ |
247.9 |
285.7 |
242.4 |
/ |
|
意大利样 |
/ |
/ |
/ |
/ |
/ |
/ |
|
注:A组数据为浙江丝绸研究院测试; B组数据为上海纺织研究院测试。
北京衬衫厂
85
|
缩水完成率 |
平挺度达到指标 |
水洗色牢度 |
备注 |
||||||||||
40度中性皂水,浸透 30分钟,搅拌阴干 |
40度中性皂水,洗后 手绕四圈五分钟阴干* |
40度中性皂水 洗涤,阴干 |
||||||||||||
一次 |
二次 |
三次 |
四次 |
一次 |
二次 |
三次 |
四次 |
一次 |
二次 |
三次 |
四次 |
|||
咖格印花双绉 |
T |
-1.2 |
- |
- |
- |
5 |
5 |
5 |
5 |
4-5 |
4-5 |
4-5 |
4-5 |
** |
W |
-3.2 |
-0.8 |
- |
- |
||||||||||
大红印花双绉 |
T |
-1.2 |
- |
- |
- |
4-5 |
4-5 |
4-5 |
4-5 |
5 |
5 |
5 |
5 |
*** |
W |
-2.8 |
- |
- |
- |
注:*同平挺度试验方法;**洗后褪光,褪浮色,手感不好;***洗后褪光,手感不好。以上二项要求试制单位给予重视改进。
【本资料原文引用的文献注】
[31]真丝绸后整理的研究——防缩免烫产品技术报告,山东纺织研究所等1981.10未发表]
(二)
(资料来源:真丝绸无甲醛免烫整理剂SMT的研制,陈洪元 张霞 周建勋,丝绸2000(7)
2.2 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将以丙三醇为主的混合醇投入三颈瓶中,搅拌,抽真空以除去水分。加入一定量的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剂后,滴加环氧氯丙烷,保持温度50~55℃,约33.5h加完,再保温l h。然后加闭环催化剂、特殊混合溶剂,控制温度4O~
SMT免烫整理剂的主要技术指标
外观:浅黄色粘稠液体
环氧值:O.35~O.55
残留有机氯:<0.4%
pH值:7~7.5
水溶性:可与任意比例的水混溶
采用的工艺如下:真丝织物在SMT整理剂工作液(加少量渗透剂)中浸渍后,用轧车轧匀,再用催化剂溶液一浸一轧,晾干,在0.1MPa蒸汽压力下汽蒸10min,水洗,然后再用专用的硅酮弹性体溶液一浸一轧,烘干,水洗晾干。即采用干湿弹分开处理的"两浴法"。
经SMT整理的真丝织物03双绉,湿折皱回复角最高达29O°,并且手感很好,能较好地保持真丝绸的风格,免烫整理效果令人满意。
(三)
(资料来源:水溶性环氧化物对柞蚕丝织物的抗皱免烫整理研究,刁杰 王漓江,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1-3)
试验用织物:漂白和染色柞蚕丝织物(72.77 dex、纬丝80.99dtex × 2,经丝密度370根/
试剂:HY—
将试样在工作液中(树脂用量
工艺条件与整理效果:烘干时间5min.烘干温度90
整理后的织物,湿弹252.1度,干弹237.0度,泛黄程度轻。
(一)
(资料来源:CA在真丝抗皱整理中的应用研究,许磊 张蓉,辽宁丝绸2010/1;6-8)
整理工艺: 浴比1:10,温度
表2不同CA浓度下整理效果比较
CA用量% |
DWRA(°) |
WWRA(°) |
断裂强力N |
白度 |
8 |
281 |
256 |
295 |
74.8 |
原样 |
242 |
210 |
317 |
85.2 |
注:整理工艺见
(二)
(资料来源:真丝织物的多元羧酸抗皱整理,王建明 沈淦清 顾春蕾 章巧云 耿景萍,《印染》2000/5;36)
本文认为二醛类及环氧类整理剂对真丝织物整理效果不理想。从而采用低聚合度的聚马来酸DP-60作为多羧酸真丝织物防皱整理剂。并以正交设计研究了该种处理的工艺条件。
表一,整理与未整理的真丝电力纺性能比较
|
干回能 (经+纬)度 |
湿回能 (经+纬)度 |
白度% |
强力(N) |
|
经向 |
纬向 |
||||
未整理样 |
220.0 |
110.6 |
70.3 |
589 |
518 |
整理样 |
270.6 |
210.0 |
70.0 |
583 |
508 |
本文并对甲酸的抑制真丝黄变作用和三乙醇胺对提高真丝织物的弹性回复角的作用和抑制泛黄效果作了试验
(三)
(资料来源:含磷聚马来酸在真丝织物抗皱整理中的应用,金胜男 王祥荣 赵建平,印染助剂2010/3;45-47)
PMA用量与WCRA的关系见图2,
|
图2 PMA用量与WCRA的关系 |
由图2可见,随着PMA(含磷聚马来酸)用量从
表2 PMA整理前后织物强力
织物 |
断裂强力/N |
伸长系/% |
断裂功/J |
|||
|
经向 |
纬向 |
经向 |
纬向 |
经向 |
纬向 |
整理前 |
478.0 |
351.0 |
44.2 |
33.3 |
487.9 |
445.0 |
整理后 |
496.03 |
390.0 |
39.2 |
30.9 |
451.5 |
414.0 |
3 结论
选取粘均分子质量为190的PMA整理真丝,可以有效提高真丝织物的湿回弹性,粘均分子质量为190的PMA优化应用工艺为:工浸二轧(PMA
(四)
(资料来源:真丝绸多元羧酸-壳聚糖防皱整理,陈美云,原载:六届后整理论文集;44-47)
表1 柠檬酸与酒石酸摩尔比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柠檬酸:酒石酸(mol) |
1:0 |
4:1 |
3:1 |
2:1 |
1:1 |
1:2 |
1:3 |
1:4 |
0:l |
原料 |
折皱回复角(°) |
256 |
259 |
265 |
268 |
273 |
262 |
258 |
256 |
236 |
218 |
白度% |
38.23 |
69.12 |
70.79 |
72.04 |
73.28 |
73.90 |
74.41 |
74.88 |
74.84 |
75.91 |
断裂强力N |
298 |
302 |
303 |
304 |
305 |
303 |
305 |
304 |
302 |
321 |
注:羧酸总浓度8%,次亚磷酸钠7%,壳聚糖0.05%,三乙醇胺3%,渗透剂
表7 整理后织物的耐洗性
洗涤次数 |
未洗涤 |
5次 |
10次 |
20次 |
原样 |
折皱回复角(°) |
273 |
261 |
260 |
258 |
218 |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下降,但仍比原样高得多。这说明经高温焙烘后,柠檬酸,酒石酸、壳聚糖等在织物上的固着比较稳定,有良好的耐洗性能。
结论
1、用柠檬酸和酒百酸1:1摩尔比进行复配,并与壳聚糖一起对真丝绸进行整理,明显提高了真丝绸的折皱回复角,并且有良好的白度和断裂强力。
2、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整理工艺为:柠檬酸:酒石酸=1:1(摩尔比),羧酸总浓度8%,壳聚糖浓度O.03-0.05%,次亚磷酸钠浓度9%,三乙醇胺3%,渗透剂
(一)
(资料来源:真丝产品密厚整理的研究,诸城丝绸印染厂 陈真光 李琦,第四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接技整理的工艺特征是:将烯烃化合物甲甲酯(MMA)[27-28]浸渍处理(引发接技)5-180分钟,然后洗去未反应物。它对回能的影响不很明显,主要是增重
本工艺适用于真丝机织品的各种绸缎、使其由稀变密实,由轻薄变厚、能增加弹性,提高抗皱性,和断裂强力。同样还可以对针织物实施整理,由于针织物结构稀疏、因此增重率可大于机织物的增重率。笔者曾对真丝平针织绸和双面针织绸进行增重整理、增重率达160%。增重后的针织绸变形减小,紧密度增加、有极好的保形性。对丝线和绢丝实施密厚整理、增重率由30%提高到200%,直径增加50~60%,捻丝数提高,抱合系数提高,用以织成横机编织衫,有极好的洗可穿性和保形性,对真丝T恤衫,编织罗纹领进行整理后,增重37%,拉伸变形降低80%,具有良好的保形性。说明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接枝整理要求反应发生在丝素纤维的内部,以不影响丝素纤维的表面光泽,填充量的大小,取决于接枝前丝纤维膨化程度,膨化剂(见
(二)
(阳离子化合物对真丝织物的接枝共聚,王健业 陈国强 王克纳 许晓明 高金山,第五届后整理会议论文集)
采用真丝11216电力纺作为实验用织物,两种单体分别为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本实验采用轧烘焙工艺,其步骤如下:浸轧(一浸一轧,轧液率100%)-预烘(
上述轧烘焙操作在NM-450型轧车和D-5E型焙烘机上进行。另外,为了使单体较易扩散入织物内部反应,在浸轧液中添加甲酸使织物膨化。
引发济浓度对接枝反应影响。
单体 |
DMC |
DMDAAC |
||||||
K2S2O8浓度%(W/V) |
0.2 |
0.4 |
0.6 |
1.0 |
0.2 |
0.4 |
0.6 |
1.0 |
增重率% |
6.58 |
6.33 |
5.22 |
4.50 |
4.87 |
5.35 |
6.86 |
6.97 |
效率% |
65.84 |
63.31 |
52.24 |
45.05 |
48.72 |
53.49 |
68.64 |
69.71 |
单体10%(W/V) HCOOH 0.2%(W/V) 浴比:1:10
由表3数据可见,DMC随K2S2O8 浓度提高而增重率和效率下降,DMDAAC却正好相反。因而,DMC的引发剂浓度不宜过大,但DMDAAC则应稍高。
整理织物的性能。
编号 |
原样 |
1 |
2 |
3 |
4 |
||
增重率% |
0 |
3.00 |
5.88 |
7.12 |
9.24 |
||
白度 |
93.02 |
91.88 |
91.74 |
89.84 |
89.44 |
||
平衡回潮率% |
8.71 |
7.89 |
6.87 |
6.80 |
6.62 |
||
断裂强力和伸长 |
经向 |
强力N |
301.00 |
303.67 |
290.33 |
285.33 |
282.67 |
伸长mm |
23.00 |
23.67 |
23.00 |
20.33 |
21.00 |
||
纬向 |
强力N |
311.67 |
304.33 |
308.33 |
306.00 |
301.67 |
|
伸长mm |
24.33 |
23.00 |
22.33 |
21.67 |
22.00 |
||
WRA经+纬 |
干态 |
急弹 |
143.33 |
205.00 |
258.33 |
265.00 |
268.33 |
缓弹 |
193.33 |
251.67 |
290.00 |
296.67 |
295.00 |
||
湿态 |
140.00 |
148.33 |
163.33 |
188.33 |
200.00 |
||
普拉酱红3BK/S(570nm) |
0.5926 |
0.6788 |
0.7121 |
0.7905 |
0.8990 |
||
阳离子艳蓝PL K/S(630nm) |
11.3280 |
10.4040 |
9.7852 |
8.8177 |
7.6150 |
由表5数据可知,整理后织物的白度,平衡回潮率,断裂强力和伸长都明显地下降,干湿WRA却显著提高。另外,酸性染料的上染性提高了,而对阳离子染料却产生了阻染效果。总之,阳离子化合物对真丝织物的整理效果是显著的,对织物的防皱性和染色性影响较大。
(三)
(资料来源:*柞丝绸等离子体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研究,谢洪德 王红卫 管新海 李宁 张卫东 纺织学报 2003,24(5)
研究等离子体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HEMA)对柞丝织物的接枝反应 ,讨论影响接枝反应的因素 ,确认氧等离子体具有高选择性接枝共聚的优点。
柞蚕丝织物通过接枝处理 ,可增加其重量和体积 ,还可提高其耐用性。据资料报道 ,真丝绸经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以下简称HEMA)接枝整理后有防霉和抑制泛黄效果[1] ,尤可抑制由紫外线引起真丝绸的脆性和泛黄。研究表明用HEMA接枝真丝织物后 ,抗皱性、湿弹性、吸湿性、真丝的抗泛黄性能都有提高。
(资料来源 真丝绸多功能整理及性能研究,梅士英 王华杰,第五届后整理论文集)
试验材料:
真丝绸:练白电力纺、14101、14654练白素绉缎、印花素绉缎、染色重绉、印花双绉、印花层云缎等,由苏州东吴丝织厂生产。
化学品和助剂:冰醋酸(CP级)、皂片和平平加O(工业级);Sriproof Worf(澳大利亚Zen Trading Co.提供),主要成分聚丙烯酸盐氟系化合物,两性型,含固率30%;Srires DINF(澳大利亚Zen Trading Co.提供),它是一种具有嵌段异氰酸盐反应性交联剂,可提高含氟共聚物和其它含活泼氢和羟基整理剂的耐洗性。Oleophobol C(Ciba Geigy精化公司生产),含氟聚合物乳液,含固率20%,阳离子型;AG-460(日本旭硝子化学公司),弱阳离子型,蛋白质生物整理剂(自制),含有效成分12%,两性型。
整理工艺流程:浸轧,预烘(90
表1 真丝绸多功能整理工艺条件
工艺 |
1 |
2 |
3 |
4 |
5 |
Sriproof WORF(g/l) |
30 |
30 |
0 |
0 |
50 |
Srires DINF(g/l) |
3 |
0 |
0 |
0 |
5 |
Oleophobol C(g/l) |
0 |
0 |
50 |
0 |
0 |
AG-460(g/l) |
0 |
0 |
0 |
50 |
0 |
蛋白质生物整理剂(g/l) |
x |
x |
x |
x |
x |
表2 不同整理剂与拒水拒油透气性关系
|
拒水性(分) |
拒油性(级) |
吸水性(%) |
透气性 |
|||
初始 |
洗30次 |
初始 |
洗30次 |
||||
练白电力纺 |
原样 |
0-10 |
0 |
0-1 |
0 |
70.4 |
49.2 |
工艺1 |
100 |
90-100 |
6 |
5-6 |
15.4 |
68.3 |
|
工艺2 |
100 |
80-90 |
6 |
4-5 |
16.7 |
72.4 |
|
工艺3 |
100 |
90 |
6 |
5 |
19.4 |
79.7 |
|
工艺4 |
100 |
90-100 |
5-6 |
5- |
20.8 |
78.9 |
|
工艺5 |
100 |
90-100 |
6 |
5-6 |
13.2 |
88.0 |
|
紫色素绉缎 |
原样 |
0-10 |
0 |
0-1 |
0 |
56.3 |
87.3 |
工艺1 |
100 |
100 |
5-6 |
5-6 |
13.5 |
143.3 |
|
工艺2 |
100 |
90 |
5-6 |
4 |
15.2 |
145.8 |
|
工艺3 |
100 |
90-100 |
5-6 |
5+ |
16.8 |
173.8 |
|
工艺4 |
100 |
90-100 |
5 |
4-5 |
21.3 |
131.2 |
从表2看出,五种工艺三种拒水拒油整理剂整理的真丝绸,均有很好的初始拒水性,工艺1、5和3(Oleophobel c)有较好的耐洗性。从吸水性来看,工艺1和5最好,即Sriproof WORF和交联剂DINF混合用,具有最小的吸水率。三种拒水拒油整理剂的拒油性相近。整理后的织物透气性都提高,尤其是Oleophobel C整理的织物透气性最好。
我们所选用的三种含氟整理剂的结构是1,1-H,H-全氟醇类丙烯酸酯的高聚物,它们都有较好的拒水拒油的防污性能。在整理过程中有机氟拒水剂的水分散型乳液颗粒形态发生变化。
表3 真丝绸抗皱性能比较
工艺性能 |
初始折皱回复角(度) |
洗30次后折皱回复角(度) |
悬垂系数(%) |
|||
干急弹 |
干缓弹 |
干急弹 |
干缓弹 |
|||
练白电力纺 |
原样 |
250 |
290 |
250 |
292 |
30.5 |
工艺1 |
279 |
323 |
253 |
318 |
30.1 |
|
工艺2 |
268 |
305 |
251 |
308 |
29.8 |
|
工艺3 |
284 |
323 |
260 |
308 |
30.6 |
|
工艺4 |
281 |
321 |
265 |
320 |
30.7 |
|
工艺5 |
290 |
321 |
277 |
320 |
30.5 |
|
紫色素绉缎 |
原样 |
280 |
305 |
300 |
310 |
29.2 |
工艺1 |
304 |
336 |
303 |
328 |
29.4 |
|
工艺2 |
300 |
316 |
300 |
316 |
29.7 |
|
工艺3 |
299 |
326 |
306 |
331 |
29.7 |
|
工艺4 |
309 |
322 |
307 |
327 |
29.1 |
注:折皱回复角测定条件:T=
由上表看出,经三种拒水拒油整理剂和蛋白质生物整理剂整理后,真丝绸的抗皱性能都有明显地提高,织物手感仍保持滑爽柔软悬垂性好的特性。抗皱性明显提高的原因:(1)含氟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在织物干燥焙烘过程中,含氟聚合物在纤维、纱线表面形成均匀的一层薄膜,增加了纤维之间的阻力,提高了真丝绸的抗皱性。(2)在整理液中加入适量的一定大小分子量的蛋白质整理剂,由于蛋白质整理剂的化学结构与蚕丝纤维分子结构基本相同,在蚕丝纤维微隙处的分子之间它能起到架桥作用,增加了分子间或纤维间结合力,导致折皱回复性提高(急弹性和缓弹性增大),有关机理还需作进一步探讨。
试验结论
(1)小样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拒水拒油整理剂都有很好的拒水拒油性能,经30次水洗后拒水拒油性基本不变,有较好的耐洗牢度。Sriproof WORF拒水剂有较低的吸水性,而AG-460拒水剂吸水性偏高。
(2)拒水整理液中添加蛋白质生物整理剂能提高真丝绸的抗皱性能和手感柔软性,有关机理需进一步探明。
(3)采用Sirproof WORF和Srires DINF(交联剂)对不同品种真丝绸整理,都能获得拒水拒油抗皱透气等多功能性,该整理工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16-2 PS保健丝绸
(资料来源;PS保健丝绸的护肤治病功能及机理研究,浙江丝绸科学研院 蔡彩凤,第五届后整理论文集)
我们自1985年开始进行丝绸服用保健功能及加工技术研究,研究开发了经环保加工和特殊整理的天然保健丝绸产品,并取名为PS(pure protective silk)保健丝绸。PS保健丝绸具有以下特点:
1、从蚕丝到面料直至服装加工过程采用环保染化料、助剂,尽量减少二次污染。
2、对丝绸面料进行特种PS保健功能处理,去除蚕丝纤维加工过程中污染的杂质和细菌,以使蚕丝纤维精巧的内部多孔隙构造恢复到天然的最佳状态,蛋白质上的氨基酸和亲水基团处于活性状态。
3、调节PS丝绸的pH值,使之与人体皮肤的pH值接近,增加与皮肤的亲和性。
4、在蚕丝纤维多孔隙构造内部加入少量活性物,增加氨基酸活性和护肤保健效果。
PS保健丝绸与其它卫生保健纺织品的最大区别是不含任何抗菌剂,是纯天然的绿色保健纺织品,不但具有护肤保健作用,而且能治疗和辅助治疗多种皮肤搔痒症,对人体没有任何副作用。
表1 PS真丝内衣治疗各种皮肤病临床效果。
皮肤名称 |
病倒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中老年全身皮肤搔痒症 |
76 |
37 |
13 |
20 |
6 |
92.1 |
肛门搔痒症 |
5 |
5 |
0 |
0 |
0 |
100 |
妇女外阴搔痒症 |
33 |
18 |
9 |
2 |
4 |
87.9 |
小儿丘疹性荨麻症 |
40 |
0 |
16 |
18 |
6 |
85 |
小脚搔痒症 |
44 |
20 |
0 |
15 |
9 |
79.5 |
下肢癣症 |
2 |
1 |
0 |
1 |
0 |
100 |
阴囊搔痒症 |
2 |
2 |
0 |
0 |
0 |
100 |
慢性湿疹 |
13 |
2 |
2 |
6 |
3 |
76.9 |
过敏性皮炎 |
24 |
13 |
2 |
5 |
4 |
83.3 |
神经性皮炎 |
18 |
4 |
2 |
4 |
8 |
55.6 |
玫瑰糠症 |
2 |
0 |
0 |
0 |
2 |
0 |
银屑病 |
3 |
0 |
1 |
2 |
0 |
100 |
外阴癣 |
1 |
0 |
0 |
0 |
1 |
0 |
疥疮结节 |
1 |
0 |
0 |
1 |
0 |
100 |
妊娠期搔痒症 |
10 |
10 |
0 |
0 |
0 |
100 |
合计 |
247 |
112 |
45 |
74 |
43 |
84.3 |
(资料来源:含羟基有机膦阻燃剂HFPO在真丝织物上的应用,关晋平,陈国强,印染助剂,2010/4;42-45)
试剂:含羟基有机膦阻燃剂HFP0(美国),交联剂1,2,3,4-丁烷四羧酸(BTCA) (化学纯),催化剂次磷酸钠NaH2P02、盐酸(36.5%~38.0%)(均为试剂级,市售),三乙醇胺(TEA).
将织物(
表1 不同用量阻燃剂整理真丝织物的阻燃性能
HFPO用量/% |
增重率/% |
LOI/% |
炭长/mm |
未处理丝织物 |
- |
22.8 |
>300 |
10 |
10 |
24.2 |
>300 |
15 |
15 |
27.1 |
86 |
20 |
18 |
29.9 |
77 |
30 |
27 |
32.4 |
71 |
40 |
34 |
33.1 |
56 |
注:BTCA 7.6%,次磷酸钠6.1%,三乙醇胺2%
试验结论
含羟基有机膦阻燃剂HFPO在BTCA的交联下,可以使丝织物具有阻燃性能,但BTCA用量存在一个峰值,添加少量三乙醇胺即可提高阻燃剂在丝织物上的固着率。较佳整理工艺:HFPO 30%,BTCA 7.6%,次磷酸钠6.1%,TEA 2%,
(资料来源:纳米TiO2与稀土复配物对真丝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研究,丁巧英, 张幼珠,印染助剂2010/3;8-10,15)
试验用材料
织物:18真丝电力纺练白绸(苏州华思丝绸印染厂).药品:金红石型纳米TiO2 (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聚丙烯酸钠(山东潍坊恒兴化工有限公司),稀土为氯化镧(LaC13·nH2O)(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冰醋酸(分析纯,江苏金城试剂厂).
整理工艺
将经1%平平加0浸润过的真丝绸分别放入稀土(
真丝绸紫外线照射黄变试验
将待照射绸样平铺于紫外线试验箱样品托盘上灯泡距样品托盘垂直距离为
表1 未整理绸和各整理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
样布 |
UPF值 |
WH0/% |
WH/% |
白度下降率/% |
未整理绸 |
6.67 |
90.53 |
80.38 |
11.21 |
稀土整理绸 |
7.71 |
89.66 |
80.82 |
9.86 |
纳米TiO2整理绸 |
41.97 |
89.97 |
85.03 |
5.49 |
纳米TiO2-稀土整理绸 |
100.64 |
90.31 |
87.78 |
2.80 |
结论
⑴稀土整理绸的r/PF值较低,达不到织物防紫外线的要求,经紫外线照射后,白度下降率较大,故单一稀土对真丝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较差.纳米TiO2整理绸的UPF值为40以上,白度下降率较稀土整理绸低,具有良好的防紫外和防黄变功能,纳米TiO2-稀土复配物整理真丝绸则具有更优异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其UPF值达100以上,白度下降率也较小.
(2)稀土整理绸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但作用较小;纳米TiO2整理绸主要以吸收紫外线为主,反射作用较小;纳米TiO2-稀土复配物对紫外线的强吸收取决于纳米TiO2对紫外线的吸收和稀土的促进作用,使整理绸紫外线透过率很低,紫外屏蔽性能最佳,导致其对真丝绸的防紫外和防黄变作用最大,
(资料来源:纳米二氧化钛水性分散浆对真丝织物紫外防护整理,卢红蓉 郑敏,印染助剂2010年4月;20-24)
织物:白色电力纺真丝织物(市售);药品:纳米TiO2 20-30nm,河海纳米股份有限公司),偶联剂ΚH-560-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张家港国泰华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多羟基化合物MH(试验室自制);异丙醇、碳酸钠(分析纯),
高浓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的制备
将纳米TiO2微粒与多羟基化合物MH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中研磨1h,然后,在高速搅拌下加入含2%偶联剂ΚH-560的水溶液,用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为8~9,继续球磨2h即得高浓纳米水性分散浆,稀释后可供织物整理用。
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对真丝织物的整理工艺
真丝织物在纳米乳液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洗涤,以去除表面杂质后晾干,将一定量纳米TiO2水性分散浆、适量粘合剂、水等配成功能整理液,将织物在整理液中浸渍一段时间,采用常规整理工艺[浸渍(
织物防紫外线
按照欧盟纺织品日光紫外线防护性能标准RrEN13758-2001,采用UⅤ
表2 不同用量纳米TiO2整理前后真丝织物的紫外防护性能
纳米TiO2用量/g/L |
紫外线透过率/% |
UPF值 |
|
UVA |
UVB |
||
0 |
28.03 |
8.20 |
7.52 |
2 |
13.18 |
3.08 |
24.59 |
4 |
9.57 |
2.24 |
36.92 |
6 |
8.39 |
1.58 |
54.28 |
8 |
8.01 |
1.09 |
67.08 |
结论
多羟基化合物MH为桥基可显著增强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的改性效果,可制成
17-1 包芯丝
(资料来源:环保型免烫真丝绸开发研究,赵之毅1,沈建琴1,李启光1,林鹤鸣2,沈耐妹,丝绸2000/4;13-16,33)
表l 原料及比例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试样号 |
原料及比例 |
织物风格 |
综合评定 |
1 |
蚕丝70%以上,涤纶30%以下 |
手感柔软,真丝感强,干、湿弹性较好, |
聚酯纤维的弹性模量较高,干湿弹性好,具有开发前景 |
2 |
蚕丝80%左右,锦纶20%左右 |
手感柔软,易染色,但湿弹性较差。 |
尚须深入研究 |
3 |
蚕丝70,丙纶30% |
手感硬,悬垂性差,难染色。 |
不采纳 |
表4 不同整理剂的整理效果
整理剂 |
干弹性(T+W) |
湿弹性(T+W) |
黄度 (度) |
||
缓弹/° |
提高率/% |
缓弹/° |
提高率/% |
||
302 |
283 |
25.00 |
260 |
22.69 |
10.29 |
BTCA |
281 |
23.80 |
258 |
21.79 |
10.10 |
柠檬酸 |
271 |
19.64 |
255 |
20.28 |
12.12 |
乙二醛 |
290 |
27.80 |
263 |
24.06 |
38.5 |
未整理 |
227 |
- |
212 |
- |
8.88 |
注:1)整理剂用量均为
2)302整理剂用碳酸钠作催化剂,PH=8;
3)BTCA、柠檬酸用次亚磷酸钠作催化剂;
4)乙二醛用碳酸钠作催化剂,pH=8;
5)焙烘温度
6)黄度用ZBO型白度仪测定(以下同);
7)干、湿弹性按GB/T3819-83标准的垂直法测试(以下同);
8)织物为春乔绉(以下同)。
表7 各项测试指标
织物 |
弹性/°T+W |
硬挺度 /cm |
悬垂性 /% |
黄度 /度 |
游离 甲醛 mg/kg |
耐洗/10次 |
洗可穿/级 |
色变度 /级 |
||||
干急 |
干缓 |
湿缓 |
干弹 |
湿弹 |
洗 1次 |
洗 10次 |
||||||
整理 |
261 |
315 |
294 |
1.07 |
29.50 |
10.37 |
12.2 |
310 |
280 |
4 |
3-4 |
>4 |
未整理 |
195 |
230 |
215 |
1.27 |
32.15 |
8.88 |
3.3 |
- |
- |
- |
- |
- |
大样试验的结果表明,干、湿折皱回复角都大幅度提高:‘洗可穿’4-5缀,达到了“免烫”要求;洗后10次的弹性和“洗可穿”有良好的耐久性,硬挺度和悬垂性测试数据显示,手感明显改善;黄度值稍有增大,但泛黄不明显:色变度也在4级以上,基本不变色:游离甲醛含量,整理后仅仅提高了8mg/kg,可认为是无甲醛整理。
17-2
蚕丝差别化改性(蚕丝的膨化加工)
(资料来源:高新技术引领全球丝绸业迈向新的发展,
http://www.icandata.com/guancha/200906/06051221322009.html)2009-06-05 11:50 来源: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差别化柞/桑弹力真丝,是用普通桑蚕丝与柞蚕丝通过特殊物理并合的方式,使纤维构成异能量态的纤维束,再通过化学处理方式使纤维内能释放,纤维在轴向产生收缩,从而产生显著膨体性、卷曲性,并具有显著的弹性伸长率和良好的弹性回复率,纤维束的柔软性也有明显的提高,是一种全真丝的新型服装面料。运用膨化剂可使柞蚕丝膨化后不能完全回复到原状态,即产生不可逆膨化。发生不可逆膨化后,织物手感蓬松,织缩加大,保形性好,染料、助剂可及度高,产品丰厚、柔软、悬垂。
(资料来源:高新技术引领全球丝绸业迈向新的发展,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用壳聚糖处理的纤维,通常可提高其抗菌性,此外,也可提高其耐碱性、防霉性、染色性、光泽性、耐光性等。如果用它处理丝织物,则除具有上述性质外,还能提高织物的速干性、透气性、保湿性、接触角、拒水性、褶裥性、厚度、应力缓和率、压缩率、压缩弹性率、耐曲磨强度、折皱回复率、伸长弹性率等,但降低了织物透湿性、吸水性、吸水率、防皱率、伸长率等。
有专家将经过处理的丙酮酸乙酯固化在鞣化柞蚕丝上,改性处理后,柞蚕丝变得十分柔软,手感很好,不仅有良好的抑菌性,还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特别是对因出汗而产生的人体特殊异味(如腋臭)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并从柞树的果实——橡子中提取的橡子单宁进行揉化处理后,再用含Ag+为100ppmm的AgN03溶液进行抑菌处理,经此处理的柞蚕丝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对多种皮肤感染致病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资料来源:高新技术引领全球丝绸业迈向新的发展,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丝绸化整理技术是将从缫丝工序中回收的丝胶涂在其他纤维材料的表面,使面料具有丝绸服装的外观与舒适性。该技术目前已经进入批量试样研发阶段。
(资料来源:高新技术引领全球丝绸业迈向新的发展, 艾凯数据研究中心))
丝胶蛋白除了与人体皮肤角质层中天然调湿因子类似,能保持皮肤适量水分使皮肤光滑、柔软、富有弹性以外,丝胶及其水解物也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抑制脂肪过氧化能力可与VC媲美,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所以,这种具有天然抗氧化剂和酪氨酸活性抑制剂安全性高、有效、稳定又廉价,在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报道介绍,水溶性丝胶有防止脑老化、抑制大肠杆菌、降血糖和胆固醇、抗大肠癌和皮肤癌等作用。丝蛋白还可以溶于卤代醋酸制成无毒、透明、均质的人工器官和医用生物材料。可将蚕丝制成隐形眼镜、富有弹性的人工血管和其他惰性的人工器官或医用材料等。
由非结晶的丝素蛋白膜制成的人工皮肤既能加快皮肤伤口修复,又能易剥离而不易与新生皮肤产生粘连。这种丝素膜透湿性良好,覆盖创面后愈合时间明显提前,能促进表皮细胞生长。丝胶和丝素混合制成的丝蛋白膜也是一种良好的人工皮肤。这种创面覆盖物能加速创面再生与愈合。所以,由丝胶和丝素混合组成的丝蛋白膜将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人工皮肤。
18 丝绸整理研究若干问题
一、多年来,大量的树脂整理研究报告,集中在提高织物干湿回能(弹性,回复角)的探讨,和洗后免烫的研究。在阅读这些资料时,有二点须要关注。弹性指标,在国际上有二个测试方法标准。一个是ISO方法标准,另一个是AATCC方法标准。试样大小,压折操作方法都一样,惟独压重不同,前者是10N(相当于
回能提高%= |
整理样品回能°- 未整理样品回能° |
×100% |
360° |
二、关于洗可穿指标,测试方法标准也有二个。AATCC试验方法是用洗衣机洗涤烘干后对比样照,考核项目包括平面折皱,缝合部位的皱缩,以及永久折痕的保持,可称为洗可穿,也称DP级(评定方法:取全部考核项目中的最低评级作为评定依据。其意义与印花色牢度评级类似);我国的——平挺度测试方法,是将织物试样浸湿后两端夹持在转轴上,呈悬空筒形,手摇转轴绞为绳状时,(另一头的重锤起拉直作用,砝码可以调节)仃五分钟后取下,悬挂阴干,参比样照评级。不同厚薄、不同手感(硬软)的织物,由于砝码重量不同,对测试数据有一定影响,最可靠的测试结论,特别是对大样生产样品的测试,应该采取服装试穿和多次水洗的实物评估。
三、有人认为湿弹性高,洗可穿级别也必然是高。从本文采摘的许多资料中看出,实验数据不支持这一观点,湿弹性指标与洗可穿不是一回事,测试指标不能偏废。
四、丝绸水湿-干燥变形(包括绸面不平整)和光泽、手感变化,目前尚无测试方法标准,但应重视考核。评估力求全面。
五、整理技术用于产品开发时,要重视产品综合加工水平。坯绸组织规格对路、质量上乘,花色入时,高水平印染加工,服装款式时尚、辅料、做工考究,试销商家信誉好,信息反馈正确…。切忌专注指标,不重市场。
要搞好一只产品,重要的不在於某一个指标。如果搞的是洗可穿产品,那就不仅要求水洗后,能够达到水洗前产品的光泽、色彩、手感、和保持尺寸稳定。而且相对於老产品而言,从原料到产品综合设计加工,都应该是上乘的,优质、常新。
六、机理探讨是实践的提升,是对应用技术的理论性确认。但是,必须有自己的实验数据。如果要说明某个整理剂能与丝素键合或交链,至少应该出示耐洗指标、氨基酸分析数据、红外光谱检测结果,否则容易下错结论。
化学整理中,整理剂的分子或分子量大小,是进入纤维非晶区的首要条件。能与丝纤维结合,并有一定耐洗性的整理剂,未必就是与纤维化学结合。能与丝纤维发生化学键合的整理剂,结合键未必稳定。可释放甲醛的整理剂就是一例。机理探讨的意义在于定义产品的使用性能。但证实使用性能的最科学方法,是实物试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