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FE-PU复合膜4-3

资料来源:聚四氟乙烯 - 聚氨酯复合膜的工艺探讨, 殷英贤 王懽  张建春 郭玉海

摘自:纺织学报2004/8;36-38

 

通过复合方法在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表面涂覆一层聚氨酯(简称PU)膜制得复合膜。采用混合溶剂,可以将PU有效的粘合在PTFE表面上,剥离强度大。制得的复合膜的透湿性和弹性回复率均符合服用性要求。

1    实验部分

1.1实验原料及化学药品

PU切片(比利时UCB公司提供),PTFE薄膜(新乡护神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1.2.1溶解聚氨酯  DMF是溶解聚氨酯的一种常用溶剂,溶液的含固量在18%-20%之间比较合理。

    将聚氨酯配制成含固量18%的胶粘剂。溶解聚氨酯的主要溶剂是DMF,辅助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酸乙酯、甲苯,两者质量比为3:2。

1.2.2  聚氨酯与聚四氟乙烯薄膜复合  采用干法制作复合膜。将备好的聚氨酯胶粘剂用刮刀直接涂覆在PTFE薄膜上,蒸发溶剂采用两步升温的方法,先在辅助溶剂的沸点附近加热一段时间,最后在150℃烘一段时间。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剥离强度的影响因素

2.1.1溶剂对剥离的影响  完全浸润是获得高强度粘接的必要条件。在环境温度17.8℃下,用不同溶剂溶解聚氨酯后,制得复合膜的剥离强度。

    表1  不同溶剂+DMF所得膜的剥离强度数据比较表

试剂

剥离方向

初始剥离等级(级)

水洗剥离等级(级)

DMF

纬向

1

1

经向

1

l

DMF+丙酮

纬向

1

1

经向

2

2

DMF+乙酸乙酯

纬向

5

5

经向

4

4

DMF+丁酮

纬向

5

5

经向

3

5

DMF+甲苯

纬向

5

5

经向

4

3

   注:①纬向和经向只是PTFE薄膜的2个不同方向。②由于在剥离实验中,力值超过5N时PTFE膜容易被撕裂,剥离等级表示l级表示很易剥离,剥离力小于1.5N;2级表示较易剥离,剥离力大于1.5N小于3N;B级表示较难剥离1%伸8Omm左右时PTFE膜撕裂,此时的剥离力在5N左右;4级表示剥离时所需力很大。拉伸4Omm左右时PTFE膜撕裂,此时的剥离力在5N左右;5级表示完全粘合在一起,剥离时所需力很大,仅能剥离一小部分PTFE膜便撕裂。

    从表1看出,只用DMF作溶剂,由于DMF对PTFE薄膜是不润湿的,导致PU不能在PTFE薄膜上很好的铺展,丁酮、乙酸乙酯、甲苯作为辅助溶剂效果都不错。

2.1.2  不同固化条件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2 DMF+乙酸乙酯作溶剂所得膜在不同固化条件的剥离强度

固化条件

剥离方向

初始剥离等级(级)

水洗剥离等级(级)

80℃,7min

纬向

3

3

15O℃,3min

经向

3

3

80℃,7min

纬向

3

3

15O℃,7min

经向

4

4

80℃,lOmin

纬向

4

3

经向

5

5

150℃,10min

纬向

3

3

经向

3

3

:剥离等级同表1注②。

     从表2可知,固化条件对剥离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初始固化温度不宜过高,应在乙酸乙酯沸点77 ℃附近固化,文献[4]表明:当温度接近沸点时,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减少,接触角也很快趋于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充分发挥乙酸乙酯的扩散作用,使PU与PTFE充分结合。如果直接高温固化,如表2中150℃、10min,溶剂在极短的时间内挥发掉,PTFE表面还没有来得及充分润湿,因此粘合较差。在乙酸乙酯沸点77℃下固化几分钟后(时间依据所涂PU膜的厚度而定),还需在高温下继续固化几分钟,胶粘剂可以充分进行交联,溶剂也彻底的挥发,很好的固着在PTFE膜上。

2.1.3皂洗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采用2g/L的皂洗液,皂洗l5h,室温晾干。从表1、2看出,皂洗后剥离强度变化不明显。

2.2聚氨酯溶剂的选用对复合膜透湿量的影响

   从实验可以看出,复合膜的透湿与所采用的PU的溶剂没有必然的关系,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透湿量呈递减趋势。

2.3   复合膜的弹性回复情况

    高拉伸性织物有很高的弹性和回复性。拉伸率一般为30%-50%,回复的损失率少于5%-6%。复合膜作为一种弹性服装材料,应该符合上述要求。表3为所测复合膜的弹性回复性能。

   表3  用乙酸乙酯+DMF为溶剂所得膜的弹性性能(伸长为50%)

涂膜厚度(mm)

拉伸方向

力峰值(N)

lmin后长度(cm)

平均回复(%)

0.5

纬向

11

10.15

97

经向

22.7

10.2

96

0.4

纬向

13.75

10.3

94

经向

17.5

10.25

95

0.3

纬向

16.5

10.2

96

经向

20

10.15

97

0.2

纬向

11

l0.3

94

经向

13

10.3

94

0.1

纬向

12.5

10.4

92

经向

17.5

10.3

94

:样品原长l0mm。

    在拉伸过程中,经向和纬向所需的力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原PTFE膜在双向拉伸时,2个方向拉伸程度不同造成的。复合膜回复性能很好,回复时间极短,基本上不需要缓弹时间,回复率基本上可高达95%以上,只是0.lmm和O.2mm涂膜的回复率稍低于95%,原因是此时膜比较薄,PU含量少,所起的作用就小,但弹性比原PTFE膜要强很多。原PTFE膜的弹性几乎为零。涂膜厚度最好不要低于0.3mm。

3   结论

1、溶解pu的溶剂可选择乙酸乙酯+DMF;水洗对剥离强度影响不明显;固化时宜采用逐步升温方法以提高剥离强度。

    2、在PTFE膜上复合PU后,原膜的透湿量下降;膜越厚,透湿量下降越多;不同性质的溶剂对透湿量影响不大。

3、在PTFE膜上复合适当厚度的PU以后,复合膜的弹性在拉伸率为30%-50%的情况下变化不大,完全符合服用的弹性要求。

(摘者注:所用聚氨酯属热塑性胶粘剂,上述复合膜与织物热压粘合,可制得拒水性极好的防水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