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混环氧氯丙烷试验4-14
资料来源:自乳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剂自交联行为的研究,林萍 周鈜
摘自:染整涂层及其他整理学术论文、资料选辑/1990
本文采用聚醚二醇-异氰酸酯预聚体与多元胺伸链的方法,依靠聚乙二醇的亲水性制成自乳化的聚氨酯水分散液(DTA),并加入潜在自交联剂环氧氯丙烷(EPI)以改善其各项性能。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合成方法
自交链自乳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剂的制备按Kazuo,Matsuda等[1]所研究的方法进行。
(二)制样方法
将上述乳液平铺在水平的玻璃板上,室温放置48小时自然晾干,然后在热风烘箱中按所需温度、时间焙烘,然后将薄膜缓缓剥离。
(三)测试方法
1、薄膜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在DCS-500电子强力拉伸仪上进行,拉伸夹距为10毫米,拉伸速度为100毫米/分。
2、薄膜弹性回复率的测试;在lnstron 1122拉伸仪上进行,将原夹距为10毫米的试样以100毫米/分的速度拉伸至40毫米,除去外力,任其自然回复1O分后再拉伸。
3、薄膜应力松驰的测定;在Instron 1122拉伸仪上进行,夹距为10毫米,拉伸速度为100毫米/分,拉伸至400%伸长率,仃止拉伸,然后以20毫米/分的速度自动记录。
4、薄膜动态粘弹谱的测定;将薄膜放入DDV-Ⅱ-EA型动-态粘弹谱仪中,用液氮作制冷剂,频率为110Hz,升温速率为2℃/分,温度测量范围为-6O℃-l70℃。
5、涂层织物耐水压的测试;按常规在水压计上进行。
6、涂层织物透湿性的测试;按国家标准[2]进行,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0%。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与其涂层织物性能的关系
1、大分子结构对涂层布耐水压性能的影响
表7 不同EPl/DTA克分子比对涂层布耐水压性能的影响
EPI:DTA |
0 |
1:3 |
1:2 |
1:1 |
耐水压(毫米水柱) |
370 |
430 |
450 |
500 |
从上表数据可看出,随着交联基团含量的增加,涂层布的耐水压值升高。这是因为交联基团含量的增加,使涂层布上的聚氨酯膜在焙烘过程中产生的共价交联亦增多,导致交联密度增加,使涂层布的耐水压值提高。
2、大分子结构对涂层布透湿性能的影响
表8 不同EPl/DTA克分子比对涂层布透湿性能的影响
EPI:DTA |
O |
1:3 |
1:2 |
1:1 |
透湿量(克/米2·24小时) |
3156 |
2932 |
2562 |
2512 |
上表数据表明,交联基团含量增高,涂层布的透湿量下降。这是因为环氧氯丙烷的引入使涂层膜在焙烘过程中产生化学交联,封闭了部分亲水基团,使涂层膜的亲水性下降,导致透湿量降低。此外交联作用还限制了链段的热运动,这也会导致透湿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