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合成3-7
聚氨酯胶粘剂 作者:李绍雄 刘益军P273
页数:422
出版日期:1998年08月第1版
SS号:10149515
7.3.4 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1.自乳化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1)采用水溶性聚氧化乙烯二醇.或采用含氧化乙烯(EO)链节的亲水性共聚醚.或含EO链节的扩链剂。
聚氧化乙烯二醇可单独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含亲水性成分的聚氨酯或聚氨酯预聚体,还可与聚酯或聚醚二醇(或及扩链剂)组成多元醇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
HO- (CH2CH20)n-H+OCN-R-NC0→
-[(CH2CH2O) n-CONHRNCOO] m-
单纯用聚氧化乙烯二醇与二异氰酸酯制成的聚氨酯水溶液或水乳液,在水分挥发后,机械性能及耐水性能差,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可交联成分,如可进行丙烯酸酯接枝乳液聚合,引入羧基,再加交联剂;还可引入环氧基因。日本专利特开昭58-219l2介绍,用聚己内酯二醇、含环氧基团的聚丁二烯二醇、聚氧化乙烯二醇及—缩二乙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聚氨酯预聚体,再在水中乳化,得到的聚氨酯乳液含EO链节质量分数15.6%、环氧基团的[O]质量分数0.59%,配成的胶粘剂固化后湿润时粘接强度也高。
一种含EO链节的扩链剂可由单端丁基聚氧化乙烯单醇、HDI及二乙醇胺制得。结构式为:
C4H9(OC2H4) nOCONH(CH2) 6NHCON(CH2CH2OH) 2
(2)形成亲水性的羟甲基或羟乙基 含少量-NCO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与二乙醇胺反应,或与二乙醇胺反应,可得到以羟乙基为端基的聚氨酯。
适当过量的多元胺与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制得的聚氨酯-脲-多胺,或预聚体与氨水反应生成的端脲基聚氨酯.可与适量甲醛反应,形成羟甲基。
由于羟甲基、羟乙基具有亲水性,因此不用乳化剂也能使聚氨酯被制成水性聚氨酯。羟基可用于起交联作用。如羟甲基在加热后能缩合,使聚氨酯交联。
2.外乳化法
Du pont公司1953年首次研究出把二异氰酸酯与聚醚二醇制成端-NCO基聚氨酯预聚体,以甲苯降低粘度,在乳化剂的存在及低温下,将顶聚体溶液用高剪切力分散于水,并利用水中溶解的二胺进行扩链,得到高分子量聚氨酯-脲水乳液,用于涂层。此法将就是采用了外加乳化剂的方法把疏水性的预聚体分散于水,称为外乳化法。
把高分子量聚氨酯的溶于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或把低中分子量聚氨酯预聚体的有机溶液,在乳化剂的存在下分散于水,都是外乳化法,间以预聚体分散于水常见。
和自乳化祛一样,预聚体在分散于水的同时也可用二元胺进行扩链。
乳化剂可加在水中,预聚体在乳化剂的水溶液中进行乳化;乳化剂也可在预聚体制备时加入,含乳化剂的预聚体再乳化于水。乳化剂的用量一般为预聚体的5%以内。乳化剂以非离子型为主,也可用阳离于及阴离子型乳化剂。
3.乳化剂
有的聚氨酯乳液采用外乳化法制备,使用乳化剂、高剪切力将聚氨酯或预聚体溶液分散于水中。用于聚氨酯乳液制备的乳化剂有非离子型乳化剂及阳、阴离子型乳化剂,而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加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双酚A—环氧氯丙烷—聚氧化乙烯二醇加成物等。从稳定性及乳化剂残留影响考虑,乳化剂的分子量以l万-2万为宜,PEO含量在60%以上,末端可为羟基,它可与异氰酸酯基团反应。
[实例]
由双酚A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丙烯二醇(Mw660)396g、聚氧化丙烯三醇(Mw3000)890g、TDI化365.4g及甲苯165g制备聚氨酯预聚体。
4g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Mw6000的聚氧化乙烯二醇和双酚A环氧树脂为原料制备,Mw14000)溶解于70g水,在10℃加入到用30 g甲苯稀释的110g上述预聚体中,激烈搅拌,并加入含4.9g 2-甲基哌嗪及1.6g吗啡啉的47g冷水,使预聚体乳化并扩链,得到聚氨酯乳胶。该乳液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成膜的物性为:拉伸强度14.2MPa,伸长率420%,硬度邵氏A67,25℃水中浸泡24h吸水率9%。而若用普通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此16Mw16000、EO含量80%的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物)作上述乳液的乳化剂,则乳液不耐寒,0-15℃冻结。
[实例]P275
聚氧化丙烯二醇(Mw2000)210份、IPDI 325份及少量催化剂在70℃反应1h.加122份一缩二乙二醇扩链,用丙酮100份降低粘度,在70℃反应3h后,加入38.2份丁酮肟,在60℃反应4h,得到NCO含量2.3%的部分封闭预聚体,再40℃时搅拌下加62份丙酮及43.5份三乙醇胺,粘度上升,再加丙酮降低粘度,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此时粘度约4Pa·s。
将由PPG(Mw约3000)为起始剂的聚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共聚物作为乳化剂.2份乳化剂溶于10份水中,加入上述树脂溶液.在高剪切力下加32份水,得一均匀乳液,粒径l-2μm,粘度78mPa·s,室温下稳定3个月。乳液成膜店60℃热干燥0. 5h并150℃热处理,所得膜强度33MPa,伸长率270%,耐水性好。
此例的乳液由含亲水性成分(羟乙基)的聚氨酯在乳化剂存在下乳化于水而成,加热时被封闭的NCO解离,与羟基反应而交联。
7.4.1.1液体性质
1. 1. 粒径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介质水中聚氨酯微粒的粒径与水性聚氨酯的外观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粒径越小,乳液外观越透明。当粒径在0.001μm以下时。水性聚氨酯是浅黄色透明的水溶液;当粒径在0.1μm以下时,呈带蓝光的半透明白色乳液;当聚氨酯微粒平均粒径大于0.1μm时,水性聚氨酯是白色乳液。不同的乳液,微粒的粒径大小有—定范围。例如图7-2为一种乳液产品的粒度分布曲线。
粒径的大小与树脂的配方、分子量大小及其亲水成分的含量有关。乳化时相同的剪切作用力作用下,树脂的亲水性成分越多.则乳液的粒径越细.甚至完全溶于水,形成胶体溶液。粒径还与剪切力有关,搅拌越激烈,即把聚氨酯(预聚体)或其溶液“剁碎”使之分散于水中的剪切力越大,则乳液的颗粒越细.乳液的各项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