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的历史与发展1-1

聚氨酯的重要原料是异氰酸酯,它的合成研究起始于1849年德国化学家Wurtz1884Hentschel研究用胺与光气反应制成异氰酸酯,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1937年德国IG公司的Bayer教授开始了异氰酸酯与醇、胺的加聚反应,获得线型聚氨酯树脂。

1940IG公司制得能粘合金属与丁钠橡胶的胶粘剂,用于坦克履带。

1941-1942年间,德国Bayer公司,制得硬质泡沫塑料、涂料和胶粘剂。1952年制得软质泡沫塑料。

1951年美国研究将聚氨酯用作涂料。

1954年,美国孟山都与杜邦合作,成立Mobay化学公司开始了异氰酸酯与泡沫塑料的工业化生产。

1959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生产牌号为Lycra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1963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成功聚氨酯合成革。

八十年代,山东烟台从日本引进1万吨/年的MDI生产装置,银光化学工业公司从德国引进2万吨/年的TDI生产装置,沈阳石油化工厂从意大利引进1万吨/年的聚醚多元醇装置,天津石化与锦西化工也各从日本引进2万吨/年的聚醚多元醇装置,到1998年,我国聚氨酯树脂总产量达到77万吨/年。与此同时,我国成立了“全国聚氨酯行业协作组”下设:聚醚、异氰酸酯、泡沫塑料、弹性体、胶粘剂、涂料6个专业,致力於产品开发、应用与推广。

国内纺织用聚氨酯的开发,皮革是一个重要方面。八十年代,烟台的合成革是在无纺布上刮涂溶剂性聚氨酯,正面坚实光亮,酷似光面革,用来制作软椅垫等家纺产品。部研院与济南一印,用溶剂性聚氨酯浸渍(DMF/水交换)法,研制的‘人造麂皮’属仿真皮产品,微孔透湿、手感厚实柔韧,用来制作麂皮茄克衫等服装。部研院涂层试验基地用转移涂层法研制花样仿皮产品,有仿蛇皮纹、鳄鱼皮纹等箱包用装饰皮革类产品。

在染整助剂方面,上海纺研院、中纺大、上海纺专、江苏化工学院、常州化工所、上海新光化工厂等结合染整企业,在八十年代,对水性聚氨酯进行了研究、开发、应用。

上海25漂,上海纺校,新光化工等单位,用三乙醇胺作亲水性扩链剂,制得水性聚氨酯交联剂,添加於于中长纤维、真丝织物整理(2D)液中,抗皱指标有明显提高。[83-3/水溶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李桂珍 王春兰 贺依群 杨一奇 吴关云 童兆美/上海印染82年度论文选集]

江苏化工学院合成的水性聚氨酯Cpu-412,用于许多产品;

1、用于仿麂皮整理;由上海针织厂生产,用Cpu-412树脂生产的针织仿麂皮面料,在性能上可以和日本的DMF溶剂型聚氨酯仿麂皮媲美,仿真度高,成本低,还兼有优良的抗静电性能。

2、用于超细纤维无纺布(上海石化涤纶厂研制)后整理,弹性皮感很强。

3、用于涤粘(6535)中长华达呢后整理(常州第四印染厂)缓弹性比用普通KB树脂整理的要高。

4、用于经编拉毛布和装饰布整理(常州针织总厂)弹性明显改善。

5、用于领带绸整理(上海市丝绸科学研究所),整理的领带挺刮、滑爽、手感丰满。

6、用水性聚氨酯整理灯芯绒(常州灯芯绒总厂),可防止脱绒,并富有弹性,改善手感。[88-6/水性聚氨酯纺织助剂的化学和应用/傅荣兴/印染19886期;11-15/yr14]

在国外纺织染整助剂综合介绍的资料中[《纺织染整助剂》(丁忠传 杨新玮 编著19889月第一版)],有二类聚氨酯整理剂商品:1ICI的商品Valcofor,以二甲苯为溶剂,用以处理织物,在120-150℃焙烘能使纤维上的羟基交联,提高织物抗皱性,手感也柔软。2ICI的商品Valcofor VCC等,是用亚硫酸氢钠封闭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用作耐久性防水剂。Bayer的商品Perlit也是这类产品,祗是在乳液中添加了甲醛和石蜡。

    比较而言,我国在八十年代,水性聚氨酯染整助剂开发方面,起步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