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类柔软剂
织物柔软处理须在水浴中进行,蜡与类蜡物质,不溶于水,制备乳液时,乳化剂需用量较多,温度控制与搅拌速度要求较高,乳液储存稳定性较差。因此,后整理用柔软剂大多是蜡和类蜡物质的加工制品。有如;脂肪胺类,脂肪酰胺类,脂肪咪唑啉类,脂肪环氧乙烯类,脂肪季铵类等等,引入这些无机性基,是为了提高制品的可乳化性。关于无机性与有机性的论述,藤田教授1934年提出过有机无机性基的相对值;
他设定;有机性,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值为20
无机性,各种基团的无机基值,分别见下表;
无机性基 |
无机性值 |
无机性基 |
无机性值 |
钾、钠、锂(盐) |
>500 |
-NH-NH-,-O-CO-O- |
80 |
-NH2、-NH3(在成盐时) |
>400 |
-NH2,-NHR,-NR2 |
70 |
C=O |
65 |
||
-SO3H |
250 |
-COOR |
60 |
-NH-CO-NH- |
220 |
C=NH |
50 |
-CO-NH- |
200 |
-N=N- |
30 |
-COOH |
150 |
-O- |
20 |
-OH |
100 |
双键 |
2 |
数据来源;染色理论化学上册p87(日)黑木宣彦著陈水林译纺织工业出版社1983
无机性基(亲水)与有机性基(亲油)的比值,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用HLB表示;
|
无机性值 |
有机性值 |
HLB值 |
备注 |
硬脂酸 |
150 |
360 |
0.41 |
不溶于水 |
十八酰胺 |
200 |
360 |
0.55 |
不溶于水 |
硬脂酸铵 |
>400+150 |
360 |
1.52 |
微溶于水 |
硬脂酸钠 |
>500+150 |
360 |
>1.8 |
溶于水,洗涤剂 |
太古油 |
>1000+400 |
360 |
3.9 |
溶于水,乳化剂 |
用无机性基改性的蜡与类蜡物制品,仍具有蜡的性质,和柔软效果。但融点,硬度,水中可分散度,进入纤维的可及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适当的亲水性基可提高制品在水中的分散度,有利于织物处理。但从表中可以看出,HLB值偏大时必然会影响柔软剂的耐洗性,祗可用作非永久性整理(家庭洗衣时用作手感调节),或浴中(防折皱、擦伤)柔软剂,亲水性特大的羧酸钠,磺酸钠,硫酸酯,磷酸酯盐类,这些阴离子制剂,是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具有渗透剂、乳化剂、洗涤剂功能。有鉴于此,作为后整理用柔软剂,过于提高亲水性并不可取。
从蜡与类蜡物质的乳化来考虑,柔软与耐洗难以两全。
值得高兴的是;阳离子柔软剂,特别是季铵基,不仅有一定的亲水性,而且这类柔软剂对多数纤维有良好的亲合力,可及度与耐洗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