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资料库》织物酶处理》分类目录/4-M29 |
改善苎麻织物刺痒感
资料来源;赵世敏,王惠娟——染整技术1995/2
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的β一1、4一葡萄苷键的水解,市场上销售的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混合物,本研究所用的是由香港捷成洋行提供的丹麦NOVO公司出产的纤维素柔软酶L,为棕褐色液体。试验在本校染整实验室小型喷射染色机上按下列工艺和条件进行,结果见表1。
预处理(醋酸品2g/L 室温处理5min)→酶处理(酶剂用量0.5~2g/L;浴比为1︰30,温度50℃;时间l小时;pH4.5~5.0;醋酸调节) →升温处理(温度:90~95℃;时间:lO分钟) →水洗→酸洗(醋酸:2g/L) →柔软处理(柔软剂:15g/L;浴比为1:15,温度:60℃。时间:l5分钟) →晾干。
表1
酶用量(g/l) |
0 |
2 |
1 |
0.5 |
|
减量率(%) |
|
4.93 |
2.53 |
1.41 |
|
单纱强力(g) |
T |
703 |
172 |
374 |
389 |
W |
650 |
163 |
252 |
300 |
|
强力下降(%) |
T |
|
75.5 |
46.3 |
44.7 |
W |
|
74.9 |
61.2 |
53.8 |
|
手感 |
硬 |
柔软(+++) |
柔软(++) |
柔软(+) |
结果讨论
1.经纤维素酶处理后,苎麻织物重量下降,减量率随酶剂用量增大而增大。
2.随着酶剂用量的增加,织物强力下降。
3.织物手感变化,随酶剂用量增加而明显变软。
4.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纱线(纤维)被逐渐侵蚀,变细、变光滑,从而使织物结构疏松,手感柔软。
5.纤维素酶处理苎麻织物,强力下降严重,有待于进一步对酶的种类进行选择。
附;夏布的织造;(江西三阳县)
剥麻,浸麻,刮麻(去麻皮),晒麻,拈麻(泡软,手工劈细,首尾拈结成为麻纱),制备经纬纱(纬纱缠在一根棒上,整经上浆为经纱),手工织造(织造中不断向纬纱上洒水,保持经纱润湿)。
夏布脱胶工序简单,残胶率为29。4%,而精干麻为2。5%以下。夏布质感粗糙,表面硬挺,但穿起来并无剌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