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科》资料库》织物防静电整理/14——涤纶防静电剂剖解与应用/G树脂 |
G树脂的物化性能与使用
继天津贴331之后,我们于1979年开始生产G树脂,原先祗供应对口厂,近期已扩大到省外,几年来已销售G树脂200
多吨,无论用于纯涤纶织物,还是涤/腈混纺织物,防静电效果均可达到一般服装的防静电要求,耐洗性较好。但是我们在研制,应用和生产过程中,曾多次发生问题,既影响过防静电效果,又影响过生产,因此我们认为;了解聚醚酯的物化性能,合理工艺,有利于发挥它的整理效果。
(一) G树脂的合成与物化性能
G树脂是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乙二醇(MW1000-1500)按克分子比1:1:0.65最终在280℃,负压0.1~0.4毫米汞柱条件下,缩聚而成。融点>140℃,粘度>1.8。呈淡黄色弹性体,经粉碎,研磨至1-5μ,加抗老剂,制成含固量为12%的粘稠浆液(悬浮液),使用时可以用水直接稀释。
G树脂微粒对涤纶纤维有直接性,在80℃条件下染20分钟,G树脂大部被涤纶吸着,无论离心脱水,真空吸水或轧水,均不会使G树脂脱落,再经高温浸煮,或干燥焙烘,树脂向纤维渗透,其聚酯结构链段可以与涤纶纤维的聚酯链,发生共结晶而固着在纤维上。
G树脂结构中有较长的聚醚链,热稳定性,光老化,氧化稳定性较差,在焙烘固着时伴有热分解反应,重量损失,防静电效果大减,如加有足够的抗氧剂,热稳定剂;干焙烘法加工,其防静电效果可以达到浸渍法的同等效果。如果加量不足或焙烘时间过长,效果明显减弱。
G树脂的抗紫外线稳定性也不太好,不加抗紫外老化剂时,整理织物不耐日晒。
在焙烘固着时,加有潜酸性盐,可以缩短G树脂对纤维的渗透时间,但分散染料会大量向纤维表面扩散,降低色牢度。其中以氯化镁最为明显。三乙醇胺硝酸盐对色牢度的影响最少,氰醛树脂对分散染料,有提高色牢度的作用,少量氰醛树脂可以弥补G树脂对色牢度的影响。
G树脂浆液用热水稀释时会引起部分融化而粘结成球,不利于均匀上染,在酸性溶液中即使温度不高,也会发生球结,因此工作液配制时切忌用热水,或水中带酸。分散剂和乳化稳定剂对维持树脂液的高度分散有用。
融点较高(140℃)的G树脂,可以与丙烯酸酯类抗起毛起球F4树脂同浴使用,起到二防整理效果。G树脂也可以和氰醛湿法抗融整理同浴使用,以增长率加氰醛树脂的防静电效果。由于F4与氰醛整理均属于表面涂复,G树脂则参入纤维,因此可以做到效果兼有,并无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