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p
补充材料一:亲水与憎水间的转变
纺织品中也有憎水现象,泼在新毛巾上的水珠,有时长时间不能被吸收,把这种毛巾泡到水里,也不下沉。
那种不亲水的毛巾,是因为原棉上的蜡质没有去除掉。如若把它放在水里用手多搓几下、在反复挤压中,水可以局部润湿毛巾。用开水烫,则可以全面润湿毛巾。不管采用手搓还是开水烫,凡是浸湿过的毛巾,拧干或接近晾干时,再放到水中,它就能迅速下沉。如果烘成绝干,憎水性就能恢复。压力、温度可以使含蜡棉纤润湿,但不能改变其表面性质。
肥皂水可以迅速润湿含有蜡质的棉纤维。 有人把肥皂分子,形象地比喻为一根火柴,火柴杆算是憎水的脂肪烃,火柴头算是亲水的极性基,在水中,脂肪烃(火柴杆)亲和并覆盖棉蜡。这样,分布在纤维最外层的就不再是蜡,而是蜡面上排列整齐的肥皂分子的亲水基,此时,含蜡棉纤就很容易被水润湿。祗要留在棉纤维上的肥皂,或其他表面活性剂不去除,即使把毛巾烘成绝干,它还是亲水的,肥皂的吸附能够改变含蜡棉纤的表面性质。
对纤维来说;蜡、表面活性剂、、、这些‘外来物质’,可以改变纤维表面性质,如果去除它,或用另一类‘外来物质’处理,其表面性质可以再度改变。
沸水和挤压力将水挤进织物,可以达到‘无孔不入’的程度,它对’外来物质’的吸附或解吸,也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