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丝绸防缩免烫产品研究报告qt20100524-7

资料来源:山东省科委项目:真丝绸后整理鉴定材料(1981.10)

          课题承担单位:青岛丝织厂,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所

 

    一、前言、

    l979年山东省科委下达真丝绸后整理研究课题,由青岛丝织厂、山东纺织研究所共同承担。课题内容有两部分:1、添加剂整理:在青岛丝织厂原有D3添加剂整理的基础上重新筛选整理剂和改进工艺配方,进一步提高回能,改善风格,使产品的后整理质量赶上79年国外同品种的先进水平。2、在不影响真丝绸原有风格特性的前提下探索防缩免烫整理工艺,并试制出真丝绸洗可穿产品。

    第一个内容已l9805签定,并用于生产。第二个内容经过一年多的试验研究,从整理剂筛选合成,工艺条件的优选和整理后织物的理化测试。试验证明,采用化学交链方法可以获得优良的防缩免烫整理效果,并且对丝绸的原有风格和特性没有不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先后进行了五次大样试验,l00件女衫试穿和l30件女衫试销,情况基本良好。

    现就近几年来防缩免烫整理的研究概况和我们试制产品的质量水平汇报如下。

二、防缩免烫整理的历史及其发展

    l906年埃夏利(Eschalier)发现用甲醛水溶液处理粘胶织物可以获得防缩效果以来,织物防缩防皱的研究工作已连续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真丝绸防缩防皱整理的尝试见之于文献的起始五十年代,以洗可穿名义提出的专利或产品大约在六十年代初期[1-3],但是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甲醛气相整理[4-11],树脂整理[12,10-16,17-23],接枝整理[24-27],整理后的产品都没有能完全保持真丝绸的原有风格和特性,或者带来某些不好的副作用[28],特别是织物的缩水问题尚未见有论述。

    国际市场上,真丝绸洗可穿产品直至1970年还未见报导[29]。七十年代国内外对真丝绸后整理的研究转向添加剂整理[30-32]。从选自l979年日本、法国,瑞士、意大利的高档丝绸印花双绉的实物剖析中得知,这些产品均属添加剂处理[33]。一次性缩水率一般在5%上下,洗可穿一般在3级左右。从1981年购得的意大利另一块高档产品测试数据来看,也不高于这一指标。

在研究领域中,七十年代后期国内外对气相甲醛整理和环氧树脂交联整理有了新的进展,从看到的文献中得知多环氧基的交链剂可以在丝纤维内部丝素大分子之间架桥,处理后的丝纤维在潮湿状态下有较好的刚性,并且不影响丝织物的吸湿透气特性。在这方面的机理研究实际上开始Fraenkel-Conrat(1944)[34],奥正已(1953-1955)[35],其后用这类交链剂处理蛋白质纤维的还有D.WCapp[36]Zahn[37]F.G.Lennox[38],L.A.Miller[39],和盐美树、田中芳雄等人[40-44]

    上述一些研究卓有成效。它为真丝织物防缩免烫整理生产工艺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试用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作交联剂,对真丝双绉进行防缩免烫整理的研究,现将试制产品的指标测试分述如下。  三、试验与结果

  (一)坯绸规格与质量检验

1、  坯绸

    l9l56印花双绉

  2、质量检验

  (1)物理检验

    a、回能

      采用LFY-l回能测试仪测试,加压500g 5分钟

    b、缩水、强力、染色牢度

      按常规物理测试

    c、平挺度

    果用LFY-3型平挺度仪测试,2gL平平加,室温,绞五圈五分钟,自然凉干,根据平挺度样卡(上海纺研院制)评级。

    d、水洗

      耐洗性测定用M988缩水试验机,中性皂片5gL 30 4分钟,洗后用温水透净凉干为一次。

 2)整理后织物化学分析

    a、碱溶

      lN Na0H  浴比  l:l00  65处理1小时

      洗净、烘干,称取样品失重百分率

    b、氨基酸分析

      样品在恒温盐酸中水解,真空l2 mmHg封管,ll024小时,水解液40减压蒸干,样品稀释至0.2mgml稀释液取0.02N HCl,然后用853-50型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析。

 (二)试验结果

    我们取两次不同的大样试验结果列表如下,同时还列上炼白绸半制品,印花双绉添加剂整理的正常出厂样品以及国外的参考样品(意大利双绉l981年市售价298港币/码,克重60.27/平方米)作为对比。

表一、主要物理指标

 

#l大样

#2大样

添加剂生产样

炼白半割品

意大利样

缩水率

一次缩水

T

l.7 5

0.4

8.8

1O.4

5.5

W

1.3

-O.4

1.5

2.6

5

五次缩水

T

 

9.2

1O.6

9

W

-0.3

l.7

3.1

8.5

平挺度

T

5

4

4-5

l-2

3

W

5

4

5

2

2-3

回能

(T+W)

234

229

241

218

253

281

269

282

262

266

湿

20l

174

l75

156

16O

225

190

l92

168

183

回潮率%

8.7

6

9.4

1O.2 

 

表二、其它物理指标及染色牢度

 

密度(根/cm

强力

伸长

染色牢度

T

W

T

W

T

W

水洗

白沾

#2大样

6l9

4l4.5

42.3

34.1

27

28.5

3

4

添加剂样

589.7

378.8

33.7

34.5

17

24.5

3

4

炼白半制品

631

417

44.1

37.1

26.8

28.1

 

表三、织物碱溶指标

 

#l大样

#2大样

添加剂样

炼自半制品

意大利样

碱溶(失重%)

14.26

3O.92

56.25

51.14

54.04

 

表四、氨基酸分析结果

 

氨基酸 %

丝氨酸Ser

(羟基)

酪氨酸Tyr

(酚基)

赖氨酸Lys

(氨基)

炼白半制品

9.76

8.50

2.60

#l大样

11.56

2.00

0.85

 

    从上述的物理指标测试数据来看,用环氧树脂处理后的织物缩水率低、平挺度好、对回潮率、强力与染色牢度无影响,另外从实物外观来看,光泽、手感不失真丝绸原有风格。

  从化学分析指标来看,用环氧树脂处理后的样品碱溶降低,酪氨酸量减少,说明交链剂与丝素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多次水洗,平挺度和碱溶指标并无重要变化。

表五、水洗前后平挺度、碱溶的指标对比

 

平挺度()

碱溶(失重%)

水洗前

2 0次水洗后

T

W

T

W

水洗前

20次水洗后

#l大样

5

5

5

5

14.25

#2大样

4

4

4

45

80.92

31.37

添加剂样

4-5

5

4-5

5

56.25

65.0l

意大利样

3

2-3

54.04

炼白半制品

1-2

2

3

2-3

51.14

60.04

 

 ()试穿

1、  缩水率测试

    #1大样大红地印花双皱为例,按同一尺寸缝制三件女衬衣,件不穿不洗保留原样,一件水洗七次,一件穿洗十五次后,三件衣服的尺寸变化如下表:

表六

标样

身长

肩宽

 

实际cm

缩水率%

实际cm

缩水率%

不洗

63

/

L4

洗七次

62.8

0.4

ll

0

穿洗十五次

62.2

l.2

l3.9

0.8

 

    上述缩水情况是从#l大样中选择出来的,加工张力最小,缩水率指标最小的一匹双绉,并非所有产品都具有这一水平,某些加工张力较大的织物缩水率也有高达8%左右的,因此加工机械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免烫指标耐洗次数评价

  在二十二件试穿连衣裙中,其中有用添加剂整理的三件,环氧树脂整理后碱溶指标达到20%以下的八件,碱落指标与平

挺度指标都较差的八件,中间水平的三件,现将其检验指标和试穿中可以达到免烫要求的耐洗次数列表如下:

表七、试穿数据

 

织物检验指标

试穿中达到兔烫要求的耐洗次数

碱溶(失重%

平挺度(级)

环氧树脂整理

咖啡格

12,07

45

耐洗l5次三件

大红花*

14.25

5

耐洗l5次一件

大红花

16.4

4

耐洗l5次三件,6次一件

 

23.2

4

耐洗l5次一件,5次一件,10次一件

 

27.19

3-4

耐洗3次六件,5次一件

43.28

3-4

耐洗5次一件

添加剂整理

 

50

4-5

耐洗1次一件

雪膏花

5 0

4-5

耐洗1次一件

    综观以上试穿结果,可以认为凡经环氧树脂整理过的织物,碱溶指标达到20%以下,平挺度指标达到4-5级以上者,免烫耐洗次数可以达到15次以上。

    这里也可以看出:添加剂整理平挺度甚好,但在实际穿着中洗后有明显摺皱,没有免烫效果。

四、结论

    1、真丝双绉通过环氧树脂整理可以达到较好的防缩免烫要求。缩水率2%,平挺度4-5级,耐洗l5次以上。能保持织物的光泽、手感、弹性、吸湿透气等,风格以及各项物理指标和染色牢度的原有水平。整理织物不含对皮肤有毒害的物质。在国际丝绸行业中将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真丝优质产品。

   2、加工张力对织物缩水和双绉的绉效应有重要影响,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通过设备筛选,通过小批量试制以逐步取得缩水指标的稳定。

  3、在试制真丝绸防缩免烫产品的同时,建议领导组织辅科与服装加工的研究,以适应我丝绸服装的发展要求。

资料索引:

[1] 特许公报  47-15891

[2] 法国里昂纺织研究分院,法、意考察报告 1977,1

[3] 意大利勒赛塔厂,法、意考察报告 1977,1

[4] 特公昭47-7289;44-90896;48-24487

[5] 特公昭51-19516

[6] 特公昭49-26115

[7] 特公昭48-41797

[8] 真丝绸气相整理小试技术报告  <丝绸> 1978,12,1

[9] 绢绸气相整理试验小结《未发表》

[10] TRJ,24,28

[11] TRJ,25,676

[12] 法国、意大利丝织丝绸印染技术考察报告,《丝绸> 1976,7;24 上海七丝印

[13] 法国代表团在杭州,《山东丝绸简讯>1978,7,15-关于丝绸用添加剂后整理的初步试验情况,杭丝联1976,5

[14] 添加剂整理真丝绸物理指标测试表, <苏州会议资料>  1979,7

[15]<纺织世界> 1966,4,丝绸的洗可穿整理

[16] P.K.Hari,Indran Journa1 of Texti1e Research,1976.4;28-31

[17] 真丝绸采用低温汽蒸工艺整理,《丝绸》l976.7,天津毛麻丝公司

[18]《纤维》1966,N0.3;26-36

[19]《真丝印花绸树脂整理试验报告》上海丝绸公司,1968.11

[20] 真丝绸的高效快速树脂整理,苏州丝绸研究所,《丝绸》1976.7

[21] 真丝印花绸的化学整理,上海七丝印,《丝绸》l976.7

[22] 真丝印花绸的树脂整理,上海七丝印资料,1973.8

[23] 真丝印花绸的树脂整理,《丝绸》1976.8

[24]《纤维学会志》1973.29.3;申炫雨著(南朝鲜)

[25] 国外丝绸技术第二辑,1976.3.l

[26] 特公昭  47-14800

[27]京染精练染色,63.l9.2    1968青柳太阴

[28]印花真丝绸添加剂整理工艺探讨,于福生等,1980

[29]Texti1e Fabires and their selection 1970

[30] 12

[31] l3

[32] 14

[33] 国外印花双绉样品分析工作报告,山东纺织研究所 1980,7

[34]《纤维加工》27.7;19-27,1976

[35]《纤维加工》27.5;17-19,1976

[36] JSDC, 65;402

[37] TRJ, 24;26

[38] TRJ, 25;676

[39] TRJ, 31;461

[40]《纤维加工》27.6;l7-26,1975

[41]《纤维加工》27.9;8-19,l975

[42]《纤维加工》27.10;6-15,1975

[43]《纤维加工》28.10;42-48,1976

[44] 34

 

重要附件:(由委托测试单位提供)

一、丝绸大样部份指标对比数据

 

丝绸样

氨基酸分析

回能(T+w)

回潮率()

Ser

Tyr

Lys

湿

A

白坯

13.298

11.712

0.58

8.4

整理样()

11.842

3.922

0

整理样()

234.2

279.6

254.6

8.9

意大利样

259.3

295

218.5

B

白坯

14.55

11.68

0.66

整理样()

12.72

3.88

0

整理样()

247.9

285.7

242.4

意大利样

 

注:A组数据为浙江丝绸研究院测试; B组数据为上海纺织研究院测试。

 

二、北京衬衫厂提供的测试数据如下表,并提出意见:

1、  出口丝绸高档服装,原先按干洗标准考核;而洗可穿产品要按水洗标准考核。

2、  水洗后的缩水率较好特别是经向缩水率,两块样品都是1.2%。但纬向是2.8-3.2%,须要改进。

3、  平挺度很好,指标4.5级或5级,水洗4次后保持4.5级,达到洗可穿级别要求。

1、  水洗后手感不好、光泽不好、染色牢度也不好。洗可穿产品必须按水洗标准考核,加工中所用的手感整理剂、保光剂和染料都必须是耐水洗的。全面考核,全面达标之后才有可能推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