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柞丝织物qt20100524-11
——突破“四害”,科学选料,降低成本
“从技术領域來看,柞蚕丝实际上已经突破‘起毛'、‘水跡'、‘变形'、‘泛黃'这四大‘公害',企业应尽快学会科学用料,既能节約成本,也能夠提升产品价值。”近日,記者對全國茧丝綢行业大会相关专家進行追踪采访时,南通紡织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姜淑媛呼吁。
柞蚕是野外自然放養,而桑蚕是人工放養。
尽管柞蚕和桑蚕同属蛋白质纤維,但各自的理化性能又有差異,比如:柞蚕丝中丝素的含量大於桑蚕丝,丝胶的含量低於桑蚕丝;柞蚕丝与桑蚕丝的氨基酸組成不同;桑蚕丝的橫截面為近似正三角形,柞蚕丝的截面為扁平三角形。
从內部微觀結構中的疏松程度比較,柞蚕丝也比桑蚕丝好。
姜淑媛介紹,“起毛”、“水跡”、“变形”、“泛黃”是長期以來柞蚕丝的“四大公害”,实际上,这个问題早已解決,从提升产品品質和降低产品成本的角度來考慮,企业更应該懂得怎樣根据产品用途科学用料。
比如輕薄型的丝綢面料,就应选用桑蚕丝,因為桑蚕丝的条干細且均勻,丝質柔軟,形成的织物細膩、光滑、手感好、色泽柔和。
如果厚重的丝綢面料,选用柞蚕丝就是首选。 因为柞蚕丝较桑蚕丝纤維粗,手感蓬松,彈性好,風格粗犷自然,加上独有的珠宝光泽和天然奶油黃色,恰好适合作厚重型面料。如春秋冬外衣、各种家紡裝飾面料、床上用品以及地毯、掛毯等。
用柞蚕丝做的地毯踩過後,由於织物蓬鬆,彈性好,能立即恢復原狀,而桑蚕丝地毯回彈性要逊於柞蚕丝。用柞蚕丝做的蚕丝被絮蓬松度也优於桑蚕丝,长期在南北方不同地区使用不仅不会发生板結現象,而且不会发生被子長短尺寸收縮变形等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