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著作节录
起泡和消泡qt090905-6
原著:《针织物染整技术》 作者:范雪荣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第1版 页数:452 SS号:11301531
网上来稿:nene-6
内容提要:本书系统介绍了针织工业常用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主要针织产品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和常用设备。
(五)起泡和消泡作用
气体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为泡沫。泡沫实际上是由少量液体薄膜包围着气体所组成的气泡聚集体。用力搅拌水时虽有气泡产生,但这种气泡是不稳定的,一旦停止搅拌,则气泡立即消失。这是因为空气-水界面张力大,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小,气泡很容易被内部的空气冲破。若液体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则形成的液膜不易破裂,因此在搅拌时就可以形成大量泡沫。例如,肥皂的水溶液经搅拌或吹入空气就可以形成较稳定的泡沫。
泡沫的形成是由于空气进入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瞬间而形成的疏水基伸向气泡内部,亲水基指向液相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吸附膜。被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对液膜有保护作用,使生成的泡沫比较稳定。形成的泡沫密度小于溶液密度而上升至液面。如果条件适当,当气泡溢出液面时,便形成双分子膜。被双分子膜包围起来的气泡浮于液面,甚至释入空气中。如图3-10
所示。
在染整加工中起泡作用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泡沫能增强洗涤剂的携污能力,减少再沾污现象,对洗涤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在一般染整加工中,染液、色浆中的泡沫会造成染色和印花疵病,需加消泡剂破坏或抑制泡沫。消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破泡,即将生成的泡沫破除;另一种是抑泡,即抑制泡沫的产生。工业上常用的消泡剂都是表面张力小、易于在溶液表面铺展的液体。其消泡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消泡剂在液膜表面铺展时,会带走邻近表面的一层溶液,使液膜局部变薄,表面张力分布不匀,产生薄弱环节,从而使液膜破裂,泡沫消失。(p;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