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壳聚糖进行防皱免烫整理的探讨vqq-34

殷佳敏[1]  许金芳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资料来源:第七届后整理年会征集稿

 

【摘要】 研究了壳聚糖的防皱免烫整理工艺,对降解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添加剂的使用以及整理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壳聚糖可以作为防皱免烫整理剂;采用分子量在1.6×1041.7×104左右的壳聚糖降解产物进行整理效果最佳;整理中选择NaH2PO4 作催化剂较理想;整理液组成为0.5%壳聚糖,催化剂NaH2PO4 50g/l,渗透剂JFC 10g/l

【关键词】壳聚糖;整理;防皱;免烫; 无醛

 

棉织物防皱整理属于化学整理,是靠整理剂来实现其目的的。现在常用的防皱免烫整理剂从环保性方面来看分为:有醛树脂、低甲醛树脂、超低甲醛树脂和无醛整理剂四类。前三类的生态指标或多或少不能令人满意,经整理的面料总会含有一定量的甲醛,但无醛整理剂的开发应用还不很广,目前世界上研究比较先进的是BTCA等,而它们不是一般的树脂,合成路线比较复杂,出产成本比较高,所以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使用都比较少。若能以壳聚糖作为防皱整理剂,甚或有免烫效果,则既能避免防皱整理的甲醛问题,又是原料易得、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整理材料。因此本文探讨无毒无污染的壳聚糖的防皱整理性能,以期将壳聚糖作为无醛整理剂应用于防皱免烫整理。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基产物,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甲壳素则是虾壳和蟹壳等动物外壳的主要成分,可广泛来源于水产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一类丰富廉价又无毒无害的天然生物资源。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与纤维素纤维相似,它们有很好的吸附和相容性。壳聚糖的羟基能形成众多的分子间氢键,成膜性强;当用一定的催化剂进行催化交联时,壳聚糖又能在纤维间产生共价交链,使其产生防皱免烫效果成为可能。天然壳聚糖的分子很大,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的性质也有差异,因此要获得较好的防皱效果,应该将壳聚糖降解到一个适宜的程度。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1  试验材料

织物:纯棉卡其

壳聚糖(青岛利中甲壳素公司);超低甲醛树脂PM-50、催化剂C-803(苏州联胜化学公司)NaH2PO4MgCl2、醋酐、双氧水、冰乙酸(以上均为分析纯);渗透剂JFC(工业品);

1.2  试验仪器

79-1型磁力加热搅拌仪(江苏金坛医疗仪器厂);

FP MD定型烘干小样机(鹤山精湛染整设备有限公司);

MU504A型台式轧车(北京纺机机械有限公司);

YG541-4纺织折皱弹性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YG033A织物撕裂仪(温州纺织仪器厂)

2  试验方法

2.1  壳聚糖整理液的制备

2.1.1  H2O2法降解壳聚糖

将壳聚糖加入2%-5%的醋酸溶液,在磁力加热搅拌仪上边搅拌边逐滴加入2%-6%H2O2进行降解。

2.1.2  不同分子质量壳聚糖的制备

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不同条件的壳聚糖降解,制得不同分子质量的壳聚糖溶液[4]

1  H2O2法降解壳聚糖因素水平表

因素

H2O2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h

乙酸浓度/%

水平1

2

50

2

2.5

水平2

4

55

4

3.5

水平3

6

60

6

4.5

2.2  整理工艺试验

工艺流程:配制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率70%)→预烘(90×2.5min)→焙烘(150×3min)。

2.3  整理织物的湿防皱性试验

工艺流程:配制整理液→二浸二轧(轧余率70%)→预烘(90×2.5min)→焙烘(150×3min)→皂洗(皂片2g/L,温度80,时间10min)→水洗→熨干。

2.4  性能测试

2.4.1折皱回复角

GB3819-83YG541-A织物折皱弹性仪来测定。

2.4.2撕破强力保留率

GB3918-83YG033A织物撕裂仪测定。

强力保留率计算:TS,%=TS/TS*100%

式中:TS-撕破强力保留率;TS-试样整理后的撕破强力;TS-试样整理前的撕破强力。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整理剂性能对比

2  工作液配方

试样组号I

超低甲醛树脂g/l

壳聚糖g/l

Mgcl2g/l

JFCg/l

C-803g/l

pH

1

100

 

 

 

15

5

2

 

5

 

 

 

5-6

3

 

5

50

10

 

5-6

3  不同整理剂整理的抗皱性能对比

试样

折皱回复角/°

T+W

原布

125

I-1

154

I-2

130

I-3

145

注:折皱恢复角的测试结果都是五块样平均后的数据,后面也均如此。

由表3知:壳聚糖和超低甲醛树脂都能提高原布的折皱回复角,具有一定的抗皱性能。I-1超低甲醛树脂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虽稍大,但布面容易泛黄;I-2壳聚糖整理的布样,颜色与原布变化不大,回复角比原布有提高,当整理液中加入催化剂Mgcl2和渗透剂JFC后,即I-3的折皱回复角明显提高。由此可知,壳聚糖进行防皱整理时,应该使用催化剂等添加剂,这与它的作用机理是相符的。

3.2 不同添加剂比较

4  工作液配方

试样组号II

壳聚糖(0.5%/ml

Mgcl2/g

NaH2PO4/g

醋酐/g

JFC/g

1

200

10

 

 

2

2

200

 

10

 

2

3

200

 

 

10

2

5  不同添加剂性能测试结果

试样

折皱回复角/°

T+W

原布

125

II-1

140

II-2

156

II-3

135

由表5可知:壳聚糖整理在使用了催化剂后都能使折皱回复角增大,其中提高幅度最大的是II-2,由此认为,壳聚糖进行防皱整理时,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对抗皱性能的提高影响是较大的,NaH2PO4催化的效果最好,故选择NaH2PO4为壳聚糖整理工艺用催化剂。

3.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6  催化剂用量对整理性能的测试结果

催化剂NaH2PO4g/l

渗透剂JFC

(g/l)

折皱回复角/°

(T+W)

25

5

150

50

10

156

75

15

145

由表6知,在一定范围内催化剂浓度增加,织物的抗皱性能提高,但用量过多也并非就好,反而使折皱回复角下降。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壳聚糖与纤维素的交联是有限的,催化剂过量反而增加壳聚糖的沉积,影响了手感,也影响到防皱性。因而催化剂NaH2PO4采用50g/l为宜。

3.4 不同浓度壳聚糖比较

7  工作液配方

试样组号III

壳聚糖

200ml

NaH2PO4

/g

JFC

/g

1

0.75

10

2

2

0.65

10

2

3

0.50

10

2

4

0.35

10

2

5

0.20

10

2

8  不同浓度壳聚糖整理性能的测试结果

试样

折皱回复角/°

手感

(T+W)

III-1

170

僵硬

III-2

155

较硬

III-3

156

III-4

137

III-5

128

由表7及表8看,随着壳聚糖浓度升高,防皱效果逐渐提高,但手感变差,综合比较测试结果,选择0.5%壳聚糖进行降解。

3.5 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选择

9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整理的性能结果

试样IV

H2O2浓度/%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h

乙酸浓度/%

特性粘度(ml/g

颜色

折皱回   复角/°

分子量(×104

T+W

1

2

50

2

2.5

18.88

190

1.84

2

2

55

4

3.5

24.05

195

2.52

3

2

60

6

4.5

6.66

200

1.72

4

4

50

4

4.5

21.10

170

1.91

5

4

55

6

2.5

3.08

210

1.61

6

4

60

2

3.5

24.06

173

3.66

7

6

50

6

3.5

16.34

198

2.35

8

6

55

2

4.5

18.88

185

1.86

9

6

60

4

2.5

6.99

215

1.67

由表9降解后壳聚糖的分子量和特性粘度可知:降解条件对壳聚糖溶液的特性影响大小为:反应时间﹥乙酸浓度﹥反应温度﹥H2O2浓度。从整理品的防皱性能来看,分子量在1.6×1041.7×104的壳聚糖溶液,特性粘度都在10 ml/g以下,它们整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都在200°以上,防皱效果较好。综合降解效率和整理剂颜色,可以选择IV-9号降解工艺,具体为: H2O2浓度6%,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4h,乙酸浓度2.5%。再用此条件降解的分子量约为1.67×104的壳聚糖降解产物进行整理是较为理想的。

3.6 整理织物的湿防皱性能

10  干湿防皱性能和强力

试样

折皱回复角/°

撕破强力/N

撕破强力保留率/%

T+W

T

W

T

W

原布

125

28

28.4

 

 

215

26.8

24.2

95.7

85.2

210

24.8

24

88.6

84.5

注:以表9IV-9号的工艺降解壳聚糖及对织物进行整理,为整理后未洗织物,为整理后皂洗织物。

由表10与表9比较可知,试样甲和IV-9反映了该工艺在防皱性能上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说明这种整理对纯棉卡其能起到防皱作用;从试样乙与甲来看,经过水洗后,它们的折皱回复角变化不大,抗皱性能较好,有良好的湿防皱性能,即具有免烫(洗可穿)整理效果。在强力方面,整理品还是具有较高的强力保留率,手感也较好,能满足服用要求。 

4  结论

4.1壳聚糖用于防皱整理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并具有较好的湿防皱性,有一定的洗可穿整理效果,可以作为防皱整理剂。

4.2选用分子量为1.6×1041.7×104的壳聚糖降解产物作整理剂较佳;降解工艺:H2O2浓度6%,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乙酸浓度2.5%

4.3整理液配制选用0.5%壳聚糖的降解物,催化剂NaH2PO4 50g/l,渗透剂JFC 10g/l

4.4整理工艺:

二浸二轧(轧余率70%)→预烘(90×2.5min)→焙烘(150×3min)。

参考文献

[1]何新杰,梅士英. 丝素整理剂在真丝绸防皱整理中的应用[J]. 丝绸,1999,(5):20-22.

[2]焦林,王雪燕,狄群英. 棉织物的丝素防皱整理[J]. 印染,2003,(3):6-7.

[3]杨俊玲,黄永峰,李浩东. 壳聚糖在织物防皱整理中的应用[J]. 印染助剂,2001,(2):21-23.

[4]严淑兰,陆大年. 壳聚糖H2O2法降解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00,(8):11-13.

[5]夏水水,陈洁.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及其应用[J]. 无锡工业学院学报,1994,(2):162-179.

[6]谢雅明. 可溶性甲壳质的制造和用途[J]. 化学世界,1983,(4):118-121.

[7]林伟忠. 甲壳素和壳聚糖及其在印染工业中的应用[J]. 印染,1987131):39-41.

[8]张济邦. 多元羧酸BTCA免烫整理现状和发展趋势[J]. 印染,1999255):42-48.



稿日期:

作者简介:殷佳敏(1964-),女,沙洲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副教授。

          许金芳(1984-),女,沙洲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纺织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02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