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织物起毛剂的选择及起毛工艺探讨vqq-11

连影  夏军

资料来源:第七届后整理年会征集稿

 

【摘要】本文主要对涤纶经编织物,从起毛剂的选择及起毛工艺进行的探讨,根据不同起毛效果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起毛剂,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起毛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涤纶织物 起毛剂 原理 工艺 选择

 


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纺织面料不断更新,化纤织物以其易洗、免烫、防蛀、手感刚柔兼并的特点,深受客户的喜爱。涤纶织物经过起毛整理后,不仅具有机织丝绒的外观,结构稳定,脱散性小,而且有一定的弹性、悬垂性、贴身性、良好的保暖性、防风性和舒适性。尤其是化纤长丝起绒织物,不仅具有化纤针织物的色泽鲜艳、耐磨经穿的优点,并且具有短纤维织物的表面特性。这样既克服了一般化纤织物光亮、滑溜、透明的缺点,又在抗起毛起球、钩丝、折皱等性能上有所改善。可以广泛应用于服装、装饰、玩具等领域,经过印花制成的玩具,具有手感柔软,绒面细腻,形象逼真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2  起毛原理

织物通过一组包有钢丝针布的起毛辊,利用起毛针布的机械作用,将纤维从纱线中均匀地挑出来,使布面产生一层绒毛。

3  起毛剂的作用

起毛剂整理的目的是使织物起毛效果良好,使织物蓬松、柔软。织物柔软可以减小起毛针与织物的摩擦力,蓬松可以使起毛机钢丝针辊上的针容易刺进织物表面的纤维,从而提高起毛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4  起毛工艺参数对起毛效果的影响

4.1起毛剂的用量

起毛剂用量过高,滑度就会变大,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相互间产生滑动,又由于涤纶织物的强力相对较大,很容易造成起毛时产生抽伸现象,致使绒面不平整,绒毛长短不齐,尺寸不稳定,收缩率大;用量过低,手感偏硬,没有弹性,毛感差。根据织物的厚薄选择起毛剂用量可为20-30g/l。实验结果见表1

1  起毛剂用量对起毛效果的影响

试样序号

1

2

3

4

5

6

温度(℃)

190

190

190

190

190

190

起毛剂(g/l

0

10

20

30

40

50

手感

偏硬

较软

太软

起毛效果

起毛很差似擦伤

有少量绒毛

起毛效果可以

起毛效果好

长毛太多

脱针严重露底明显

4.2起毛布速及张力的大小对起毛效果的影响

起毛辊包括顺毛辊和逆毛辊。顺毛辊和逆毛辊的转速、布速是很重要的工艺参数,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较高的顺毛辊速度与较低的逆毛辊速度产生长绒效果。当顺毛辊速度过高时,进入进布辊的织物张力增大,离开出布辊的织物张力减小,因而易造成机前撕布和横条。较高的逆毛辊速度与较低的顺毛辊速度产生短绒效果。但当逆毛辊速度过高时,进入进布辊的织物张力减小,而离开出布辊前织物张力增大,因而易造成机后撕布和拉毛阴条。经过试验,布速为10-15m/min为宜,顺毛辊、逆毛辊速度适中,以保持适中的张力,确保绒面质量。张力过大时,针刺入织物内层,纤维拉断率高,门幅一次性收缩率较大,易撕布,同时加重了起毛辊的负荷,针布易松散;张力过小时,针刺只作用于表层,易造成露底和横条。张力大小应以起毛效果要求来确定。

织物起毛绒面的好坏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纤维的类型、纱线的规格、织物的组织、针背垫纱移针距的大小、织造密度等。不同的织物品种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用途。

4.3定型温度的影响

织物经过高温染色后,有一定的回缩率,大约在2%3%,由于织物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的位移,柔软整理后需再次定型,使结构稳定,便于起绒。定型温度低,长毛多;温度高,起毛效果好,但绒毛偏短。一般选择190-200的定型温度。其结果见表2

2  定型温度对起毛质量的影响

试样序号

1

2

3

4

5

6

定型温度(℃)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起毛剂(g/l

30

30

30

30

30

30

起毛效果

有部分长毛

有少量长毛

起毛效果好

起毛效果好

起毛效果好

绒毛偏短

5、经编织物起毛剂的选择

起毛剂应选择使整理后的织物柔软,而滑度不能太好的类型。好的起毛剂用量少,织物柔软,有一定的滑度, 起毛时摩擦力适当,易于起毛。差的起毛剂,用量少时,不柔软,用量大时滑度增加,钢针与织物的摩擦力减小,造成脱针,起毛效率低或起不出毛。目前传化起毛油TF-415为起毛剂的原料,可以以任意比例化稀,单独使用可用在仿棉绒的起毛,麂皮绒上起毛等,也能与TF-408D或软片TF-443BTF-442以不同比例复配,用在涤纶经编布起毛、纬编布起毛、摇粒绒起毛、珊瑚绒反面起毛等等。在经编布、纬编布上起毛短、密、均匀,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珊瑚绒反面起毛,起出的毛均匀、密实,长度适中,手感丰满。

6TF-415工厂应用实例

6.1织物名称:涤纶经编织物

纱支       克重(g/m2  密度    幅宽(cm

105D*150D     170         178+105    150

6.2起毛设备:TRL224/424型起绒机   PPS-32抛光-剪毛联合机 

染色设备: 溢流染色机

6.3工艺流程

练染同浴染色→起毛剂整理→起绒整理→剪绒

6.3.1 练染同浴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              X%(o.w.f)

匀染去油剂TF-129D    0.5-1g/l

浴比                  110

工艺条件              130 保温40min

6.3.2起毛剂整理:

在高温定型机上浸轧进行。定型时,横向张力要小,当横向张力扩大时线圈结构将重新排列,呈毛圈状 延展线被拉直,因而织物就失去了圈绒风格。而纵向则需要圈套的张力,一般宜采用负超喂,使毛圈状更明显。具体工艺如下:

TF-41517化稀搅匀后使用。

用量TF-41517        25-30 g/l

一浸一轧(轧余率)          70%

定型幅宽                  150cm

定型温度           前室 170 后室190

车速               35-40m/min

超喂               -5%

6.3.3起绒是在TRL224/424型起绒机上进行。一般选择三道起毛,第一道起毛量为10-20%,主要任务是把毛圈刷松,第二道起绒量为50-60%,第三道起绒量为90-100%

选择工艺参数为:

项目

工艺参数

第一道

第二道

第三道

布速(rpm)

300

300

300

张力(kg/m

2.5

2.5

2.5

逆针辊转速(rpm

500

500

600

顺针辊转速(rpm

300

350

300

起毛量

10%左右

50-60%

90-100%

6.3.4剪毛

 剪毛在PPS-32型毛绒抛光-剪毛联合机上进行。其目的是剪去那些被拉断的纤维,将布剪平。主要的工艺参数:布速10m/min,滚刀速度1000r/min。剪毛深度是由起毛后的绒面效应决定的,绒头短而均匀时可以少剪一些,长而不匀时则多剪一些,以成品布面平整,无杂乱绒毛为原则。TF-415起毛效果短、密、均匀,失重率约在5%以内。

注意:剪毛时刀速不能过高,过高时滚刀易发热,最终导致滚刀损坏,刀速过低时,布面杂毛多,有时会出现横条。在剪毛过程中要保持适中的进布张力和较大的出布张力,以免因进布张力过大造成布面杂毛增多,或进布张力过小造成织物被滚刀割断,甚至损坏滚刀和底刀。出布张力过小会产生刀痕。

7、结论

TF-415不但可用在涤纶经编布上起毛、而且还可以用在涤纶纬编布上起毛,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软片复配使用。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将TF-415分别与TF-443BTF-442TF-408D进行复配,能达到不同的手感要求,不同的起毛风格及理想的成本控制。总之,TF-415使用范围广,性能好,复配性强,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