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织物碱性染色

彭勇刚, 纪俊玲, 汪缓  (江苏工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收稿日期: 2008-07-15

基金项目:江苏工业学院院基金资助( ZMP06020064)

作者简介:彭勇刚(1979-),,讲师,主要从事印染助剂和印染工艺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原载:印染 2008/24;27-28,37

网上来稿:zhanyizhen,rz090509-3

 

【摘要】 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控制染液pH,实现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碱性染色。结果表明,当染液pH值为8. 5左右时,染料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织物的K/S 值最高。碱性染色织物的色泽、匀染性、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与酸性染色相当,织物K/S值高于传统酸性条件染色。

【关键词】 碱性染色法; 分散染料; 织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

【中图分类号】 TS1931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17(2008)24-0027-02

 

  涤纶织物的传统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而其前处理各工序都在碱性介质中进行。若前处理后纤维上的碱剂未洗净,就会引起染浴pH值波动,从而造成染色质量不稳定。此外,涤纶织物在高温染色时析出的低聚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很低,易结晶析出并沉积在纤维表面,造成染色织物色点、色花、斑渍等疵病[1]。采取碱性染色工艺,可有效改善和解决以上问题。

在分散染料碱性染色研究中,重点是选择耐碱性的分散染料,其次是研制合适的碱性染色助剂。目前,国产和进口染料中的许多品种,都能满足碱性染色的生产需要。因此,选用合适的助剂及合理控制pH值范围,是该染色方法得以推广的关键。本试验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控制染液pH,以实现碱性染色。

1 试验

1. 1 材料与药品

材料 纯涤纶织物

药品 醋酸,磷酸二氢铵,N,N2二甲基甲酰胺,甘氨酸,氢氧化钠, 硼砂(以上均为分析纯),扩散剂NNO, C.I.分散黄54,C.I. 分散红60,C.I.分散蓝56(以上均为工业级)

1. 2 试验仪器

红外线试色机(Rapid公司),722S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公司),SF600X电脑测配色仪(美国Datacolor公司) , Y571A型摩擦色牢度测试仪, SW224A型耐洗色牢度仪。

1. 3 染色工艺处方及流程

(1)酸性染色工艺/(g/L)

分散染料/% (owf)        2

扩散剂NNO                      1

磷酸二氢铵                     2

pH(用醋酸调节) 45

浴比  501

(2)碱性染色工艺/(g/L)

分散染料/% (owf)               2

扩散剂NNO                      1

pH(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调节)  8.5

浴比  501

(3)皂洗配方/(g/L)

皂片                           2

碳酸钠                         2

浴比  30∶1

1. 4 测试

1. 4. 1 K /S

将染色织物折叠两次(四层) , 采用DatacolorSF600X电脑测色配色仪,测定λmax处染色织物的K /S,各试样测四次,取平均值。

1. 4. 2 表面色泽均匀性

染色后在同一块织物上任取8个点,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下的K /S,按式(1)计算标准偏差S[2]:

                        (1)

式中: n为测量点数。S值越小,色泽均匀度越好。

1. 4. 3 上染率

N,N2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残液和原液中的分散染料,定容后,在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染液的吸光度,按式(2)计算染料上染百分率[3]:

上染率= (1 A /A ) ×100% (2)

式中: A ———染色残液的吸光度;

A ———空白染液的吸光度;

1. 4. 4 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 按GB/T3920-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耐洗色牢度 按GB/T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试验1》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 1 pH值对上染百分率和K/S值的影响

为了确定分散染料碱性染色的最佳pH 值,挑选出耐碱性较好的低温三原色分散黄54,分散红60和分散蓝56,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调节染液pH值分别为7. 5, 8. 5, 9. 5和10. 5进行染色。测定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染色织物的K/S , 结果见图1和图2。

1 pH值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

2 pH值对K/S值的影响

从图1和图2可见,三种染料的上染率和染色织物K/S,均随pH值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当pH值为8. 5左右时,各染料的上染率及染色织物的K/S 值达最大。因此,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调节pH值进行碱性染色时,染浴pH值以控制在8. 5左右为宜。

2. 2 织物的色深和色光

为了研究碱性染色对染色织物颜色深度和色光的影响,分别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和磷酸二氢铵调节染液pH值进行染色,结果见表1。

1 碱性染色与传统酸性染色比较

染料

pH

K/S

L

C

a3

b3

分散黄54

4.5

14.9

69.562

71.978

5.62

71.81

8.5

15.0

70.861

72.653

6.97

73.32

分散红60

4.5

12.9

39.915

51.895

1.89

0.65

8.5

13.3

41.411

53.146

53.14

0.31

分散蓝56

4.5

13.2

33.673

37.682

37.68

-37.51

8.5

14.6

32.404

38.813

38.81

-38.48

  注:采用磷酸二氢铵和醋酸调节染液pH4. 5;采用甘氨酸与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控制染液pH8. 5,下同。从表1可见,三种分散染料碱性染色织物K/S 值略高于传统酸性条件染色,碱性染色织物的LCa3b3值与酸性染色织物相当,表明染色织物色泽、颜色鲜艳度与酸性染色相当。

2. 3 染色织物的色泽均匀度

为了比较三种染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匀染性,按1. 4. 2在染色织物上任取8个点,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下的织物K/S , 计算其标准偏差S , 结果见表2。

2 碱性染色与酸性染色织物S值比较

 

酸性染色(pH4.5)

碱性染色(pH8.5)

分散黄54

0.206

0.102

分散红60

0.198

0.188

分散蓝56

0.149

0.170

  从表2可见,分散黄54和分散红60碱性染色织物的S值小于酸性染色织物,而分散蓝56碱性染色织物S 值略大于酸性染色织物。这说明采用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控制染液pH值进行碱性染色时,分散黄54和分散红60的匀染性好于常规酸性染色,分散蓝56匀染性略差于酸性染色。

2. 4 织物的染色牢度

3 分散染料碱性染色与酸性染色色牢度比较

染料

pH

干摩擦牢度/

湿摩擦牢度/

皂洗牢度/

沾色褪色

分散黄54

4.5

45

45

34

45

8.5

45

45

34

45

分散红60

4.5

45

45

4

45

8.5

45

45

45

45

分散蓝56

4.5

45

45

34

45

8.5

45

45

4

45

  从表3可见,三种染料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进行碱性染色时,染色织物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可与传统酸性染色相媲美。

3 结语

采用甘氨酸2氢氧化钠缓冲溶液调节染浴pH值进行分散染料碱性染色,染浴pH值为8.5左右时,染料上染百分率和染色K/S 值高于传统酸性条件染色,染色织物色泽、颜色鲜艳度、匀染性、干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与酸性染色相当。

参考文献:

[1]赵涛. 染整工艺学教程(第二分册)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22-223

[2]许志忠,李晓春,刘二喜. 涤锦超细纤维碱性染色研究[J] 印染,2002,28(10): 4-7

[3]贺宝元,李从珍. 醋酯纤维分散染料染色工艺[J]印染,2005,31(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