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ersol YC (艾尔素)前处理应用探究9-7

丁贤国  姜永  刘龙春     烟台源明化工有限公司

原载:第九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36-38

 

摘要:介绍素产品用于前处理大生产的情况,并对比讨论前处理后的性能。

关键词尔素前处理。

 

1  Atoersol YC (艾尔素)产品简介

Atoersol YC(艾尔素)分为两个组份,由进口特殊界面活性剂、改性酶、天然油脂等组成,是我公司和国外公司倾力研发的最新环保型多功能前处理剂。该产品主要应用于长车全棉或涤棉染色织物的前处理过程。实现短流程前处理,节能降耗,处理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和超过传统工艺水平,并且可以大幅度降低COD的排放指标。

针对目前企业坯布大量存在的“蜡丝”情况,该产品可以彻底去除“蜡丝”,无需使用除蜡剂一类产品。白度指标可以达到80~85%,毛效指标达到10~15cm/30min退浆率达到7~8级,并且均匀,这为后道染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素产品属于低泡型产品,方便企业的使用。

Atoersol YC(艾尔素)A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力精练、强力退浆,兼有合分散以及稳定双氧水作用。

Atoersol YC(艾尔素)B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力渗透、精练效果,稳定双氧水,以及合分散,防止硅垢的产生。

2  Atoersol YC (艾尔素)技术指标

Atoersol YC(艾尔素)A     Atoersol YC(艾尔素)B

  观:白色至淡黄色可流动固体        白色可流动固体

PH  值:11.5-12.51%水溶液)10.5-11.51%水溶液)

离子性:阴离子型                    阴离子型 

溶解性: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环保性:均不含任何APEO AOX等违禁成份

3  Atoersol YC (艾尔素)使用方法

先将Atoersol YC(艾尔素)用水充分搅拌分散溶解均匀,再根据所需要的浓度加入水及双氧水等配置工作液。高位槽的全部助剂配好后,应及时使用,防止双氧水的无效分解,影响使用效果。

4  具体推荐工艺比较

4.1  对于纯棉,涤棉低档粗厚织物

4.1.1  冷堆——水洗——复漂——水洗工艺

工序

助剂名称

传统工艺g/l

尔素工艺g/l

冷堆

100%烧碱

35~45

15~20

有硅或非硅稳定剂

10~15

/

精练剂

10~15

/

络合剂

2

/

Atoersol YC-A

/

15~20

100%双氧水

16~18

5~6

复漂

100%烧碱

1~3

/

有硅或非硅稳定剂

5~6

/

精练剂

3~5

/

络合剂

1~2

/

Atoersol YC-B

/

20~30

100%双氧水

4~5

5~6

工艺上车堆置时间,温度同传统工艺。

以上尔素工艺在文登万得印染,滨州祥和家纺等运行2年,实践表明,产品质量比传统工艺要好,表现在淀粉退浆率7~8级,布面均匀,毛效白度更好。布面更加厚实丰满,布的克重比传统工艺稍高,产品适应范围广,布面没有蜡丝。彻底消灭布面“氧化洞”风险。用料数量少,化料方便,容易操作,清洁生产。烧碱用量降低,污水COD值降低。

4.1.2  碱煮汽蒸——水洗——复漂——水洗工艺

工序

助剂名称

传统工艺g/l

尔素工艺g/l

碱煮

100%烧碱

45~60

20~30

精练剂

10~15

/

络合剂

2

/

Atoersol YC-A

/

15~20

亚硫酸钠

2~5

2~5

复漂

100%烧碱

1~3

/

有硅或非硅稳定剂

5~6

/

精练剂

3~5

/

络合剂

1~2

/

Atoersol YC-B

/

20~30

100%双氧水

5~6

5~6

工艺上车汽蒸时间,温度,流程同传统工艺。

以上尔素工艺在滨州华纺股份等运行2年,实践表明,产品质量比传统工艺要好,表现在淀粉退浆率7~8级,布面均匀,毛效白度更好。布面更加厚实丰满,布的克重比传统工艺稍高,产品适应范围广,布面没有蜡丝。彻底消灭布面“氧化洞”风险。用料数量少,化料方便,容易操作,清洁生产。烧碱用量降低,污水COD值降低。

4.2  对于涤棉高档(高支棉)织物,推荐采用尔素步法工艺

4.2.1  具体流程为:烧毛——34格开水洗涤——高给液轧料汽蒸60分钟——5~6格水洗。

4.2.2  工艺处方:Atoersol YC-B       20~30/升;

                100%双氧水        8~11/升。

以上尔素工艺在文登万得印染,滨州祥和家纺等T/C布运行2年,由于工艺简洁方便,处理布面质量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5  结果讨论

5.1  彻底杜绝布面“氧化洞”的产生。

5.2  实现短流程前处理,节能降耗,处理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和超过传统工艺水平,并且可以降低COD的排放指标。

5.3  针对目前企业坯布大量存在的“蜡丝”情况,可以彻底去除“蜡丝”,无需使用除蜡剂一类产品。

5.4  白度指标可以达到80~85%,毛效指标达到10~15cm/30min,退浆指标达到6~8级,并且均匀,这为后道染色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

5.5  化料操作简单,工艺成熟,前处理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