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毛巾织物染整工艺9-51
刘昭雪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原载:第九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410-413
【摘要】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采用多功能精练剂TF-120E,以代替烧碱、螯合分散剂和氧漂稳定剂,其半成品毛效与传统工艺相当,白度值略高。采用该工艺前处理后需及时进行除氧,以减少强损;染色时采用TF-221B以代替烧碱,用量为纯碱的1/10~1/8;对色牢度有较高要求的产品,可使用高牢度固色剂;低黄变软膏TF-440E可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且亲水,不易黄变。
【关键词】染整;毛圈织物;棉纤维
目前,纯棉毛巾织物的常规染整工艺流程为:称重配缸→碱氧练漂→除氧→(抛光)→染色→ 皂洗→柔软→脱水→烘干。在练漂和染色过程中,使用大量烧碱、纯碱等碱剂,以获得所需的效果,但这样不仅对棉纤维造成损伤,还会使蜡状物质过度流失,失重率高,手感粗硬,还需依靠后续柔软整理加以弥补[1]。此外,该工艺废水pH 值高,污水处理负担较重。因此,有必要通过工艺优化或改进以减少碱用量,降低排放。
1 练漂工艺
1.1 传统练漂工艺
工艺处方/(g/L)
30% NaOH 5~8
27.5% H2O2 5~7
氧漂稳定剂或水玻璃 1
精练剂 1~2
去油剂 0~1
浴比 1∶10
温度/ 100
时间/min 40~60
1.2 新练漂工艺
练漂工艺处方/(g/L)
多功能精练剂TF-120E 2~3
27.5% H2O2 5~7
强力去油剂TF
浴比 1∶10
温度 / 100
时间/min 40~60
除氧抛光工艺/%(omf)
除氧抛光酶TF
pH 值 0.5~1.0
温度/ 40~50
时间/min 30
新练漂工艺中,多功能精练剂TF-120E 为三合一前处理剂,可代替烧碱、螯合分散剂和氧漂稳定剂,pH值为10.5~12.0(1‰溶液)。该产品具有低泡、低碱、低用量、低失重率、废水排放少和COD 值低等特点,且操作简便,劳动强度降低。生产实践表明,新练漂工艺处理织物后的毛效与传统工艺相当,白度值略高。
必须强调的是,新练漂工艺中,前处理后需及时采用除氧酶除去练漂中残余的双氧水,以减少强损。对织物表面光洁度有要求的,染色前还需采用纤维素酶抛光[1%~2%(omf)抛光酶TF-161B,pH 值5.0~5.5,(45~55)℃×30 min],以除去纤维表面微细末梢,获得光洁表面和柔软手感,且不损伤纤维强力;也可采用除氧抛光酶TF
2 染色工艺
2.1 传统染色工艺
B型活性染料/%(omf) x
螯合分散剂/(g/L) 1~2
匀染剂/(g/L) 1~2
元明粉/(g/L) 20~70
纯碱/(g/L) 15~20
浴比 1∶10
染色工艺曲线
2.2 新染色工艺
B型活性染料/%(omf) x
螯合分散剂TF-133B/(g/L) 1~2
匀染剂TF-210/(g/L) 1~2
元明粉/(g/L) 20~70
代用碱TF-221B/(g/L) 1~3
浴比 1∶10
染色工艺曲线
活性染料代用碱TF-221B 具有优良的缓染性、深染性及稳定性,用量仅为纯碱的1/10~1/8,可节省约30%~40% 生产成本.使用时要严格控制其浓度、浴比及染浴pH 值等参数,以获得较佳的染色重现性。TF-221B的使用方法与元明粉、纯碱相似,需分2~3次加入,避免因初始固色碱浓度过高,固色速率过快而产生色花。对于特深色品种,建议混合使用1/3纯碱与2/3代用碱,以提高染色深度。使用代碱剂固色时,打样过程也应使用代碱剂,尽量避免色光变化[2]。
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翠蓝、艳蓝染料分子较大,吸附、扩散速率较慢,移染性较差,达到染色平衡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容易染花[3,4]。加之由于活性翠蓝、艳蓝等染料对盐和碱较为敏感,即稳定性差,电解质浓度较高时染料溶解度会明显下降,造成染料凝聚而易形成表面染色,产生色花、色渍等。
因此,对于敏感色如翠蓝、艳蓝、草绿、咖啡、灰色等品种,可采用预加碱工艺,即预先加入0.3~0
发生反应,导致染料整体浓度和溶解度下降,避免上色过快,从而减少色花、色差。
2.3 固色工艺
由于活性染料固色率低,为了提高棉织物的染色牢度,需进行固色处理。如对皂洗牢度、高温耐水泡牢度有较高要求的,可选用棉用高牢度固色剂TF-234B浓(具有特殊反应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属高浓缩产品,具有较好的高温耐水泡牢度,用量为普通固色剂的1/3。为了不影响织物的亲水性,也可采用具有亲水性的亲水固色剂TF-235,其固色牢度与常规固色剂相当,固色后不影响织物亲水性能,可减轻后续柔软工序的负担。
固色处方/%(omf)
棉用高牢度固色剂TF-234B(浓) 0.5~1
(或亲水固色剂TF-235 2~3)
温度/ 40
时间/min 30
3 柔软整理
由于纯棉毛巾织物对手感、黄变、亲水性能等要求较高,一般柔软整理时使用较多的是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柔软剂。阳离子型软片或硅油手感好但黄变大、亲水性差;非离子型柔软剂黄变小,但手感差,亲水性一般。为平衡亲水性能、手感、黄变与加工稳定性等要求,可采用低黄变软膏TF-440E(弱阳/非离子型)2%~5%(omf),25~40℃处理20min。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可赋予织物柔软蓬松手感,且亲水,不易产生黄变和色变,缸中使用不会破乳,较为安全,并能提升产品品质。
参考文献:
[1]邹志奇,李洪源.棉针织一浴练染工艺[J].印染,2007,33(22):26-27.
[2]王海峰,李桂芳.代碱剂SM 在活性染色中的应用[J].印染,2010,36(16):21-23.
[3]刘昭雪,郑钧喜.T/R 针织布活性翠蓝色花的防止[J].印染,2008,34(16):24-26.
[4]何 鹰.活性翠蓝在棉针织物上的色花防止[J].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05,(1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