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新》标准库》化学分析/烷基磷酸酯中单,双酯含量的测定 |
烷基磷酸酯中单、双酯含量的测定
1原理
采用电位滴定法。主要是利用磷酸的三步离解常数不同(正磷酸的离解常数pK1=2.1,pK2=7.1,pK3=12.3),它的中和滴定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次突跃,同样用碱(本法采用KOH)中和滴定磷酸酯时,也得到如图1所示的滴定曲线。
图1中,滴定量Va是磷酸单酯、双酯及正磷酸第一次解离所消耗KON毫升数;滴定量Vb是磷酸单酯、正磷酸第二次解离所消耗KOH毫升数;滴定量Vc是正磷酸第三次解离所消耗的KOH毫升数。
a、b、c与烷基磷酸酯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量值有以下关系:
c·Vc=[H3PO4]
c·Vb=[H3PO4]+ [ROPO3H2]
c·Va=[H3PO4]+
[ROPO3H2] + [(RO)2PO2H]
以上各式中,c是KOH溶液的量溶液。
2实验部分
2.1仪器和试剂
681型磁力搅拌器,PHS-3B精密酸度计,玻璃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碱式滴定管。
0.1mol/LKOH 标准溶液,1:1甲醇水溶液,10% CaCl2溶液,pH值为6.86的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0.1% 甲基红指示剂,1% 酚酞指示剂。
2.2测定方法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安装电极,调节零点。用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校正仪器,洗净电极。称取0.2g酸性磷酸酯样品(已水解)于100ml小烧杯中。以30ml1:1甲醇水溶液溶解试样,加入甲基红指示剂3-4滴,放入电极及磁芯搅拌棒,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1mol/LKOH标准溶液(设起始读数为0)滴定测量,并记录KOH标准溶液消耗数及相应的pH值。在pH为5.5-6.5时有第一次突跃,此时样品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黄色,KOH标准溶液读数记为V1,然后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继续滴定,在pH为9-9.5时有第二次突跃,样品溶液颜色由黄变为橙色,KOH标准溶液读数记为V2,然后再加入10ml10% CaCl2溶液,使烷基磷酸酯钾盐变为钙盐,溶液pH值由9-9.5下降到7左右,继续滴定到pH为7,KOH标准溶液读数记为V3,滴定完毕。
2.3结果计算
参照图1,并结合各组分关系式可知:
Va=V1,Vb=V2-V1,Vc=V3-V2
烷基磷酸酯中各组分含量为:
w(单酯)=(Vb-Vc)/Va×100%
=(V2-V1-V3+V2)/V1×100%
=(2V2-V1-V3)/V1×100%
w(双酯)=(Va-Vb)/Va
=(V1-V2+V1)/V1×100%
=(2V1-V2)/V1×100%
w(磷酸)=Vc/Va=(V3-V2)/V1×100%
根据以上比例关系也可求出各成分的绝对含量。
3说明
本法测得烷基磷酸酯中单、双酯含量只有在无其它混合物时才是准确的。由于磷酸酯生成物很复杂,有多磷酸酯的存在,只有经柱上层析法等将多磷酸酯分离,余下的物质用电位法测定单、双酯含量才可靠。在实际生产中,尤其是对合成中间过程的检测控制要求快速,因此该方法在未除去多磷酸酯情况下获得的数据是一种相对值,但用于测定计算单、双酯比例,还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原载《印染助剂》2000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