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氨纶及混纺织物三防整理工艺探讨qq65

邱萌新  常州国泰东南印染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18

原载: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008.12);367-370

 

【摘要】采用Oleophobol CO整理剂对棉氨纶及其混纺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并针对试验探讨了温度、整理剂用量、水洗次数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及整理前后织物强力变化,确定了Oleophobol CO 40-60g/L在棉氨纶及其混纺织物上处理后拒水拒油效果明显且耐久,进行大生产放样,其三防整理效果均达到或超过吊牌要求。

【关键词】Oleophobol CO整理剂   拒水  拒油  拒污  棉氨纶织物  混纺织物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整理工艺技术要向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原则。继洗可穿之后各种特殊整理不断出现,拒水、拒油、拒污整理纺织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采用三防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可保护使用者不受水、油、化学品和污物的溅附和侵害,具有防护性,可用于制作高品质的外衣、运动服、休闲服、保护性工作服等。

目前使用的整理剂多是含氟整理剂,含氟整理剂是一种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助剂,它能围绕纤维表面形成分子屏障,可阻止水、油、污渍沾附渗透,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利用氟化物表面的特点,在织物表面形成分子屏障,以阻止水及各种油渍、污物的润湿,即使有水或油污在织物表面滞留,也是呈液态,很容易去除。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1.1.1  织物

纯棉弹力府绸:50×50+40D/170×72

纯棉弹力卡其:32×16+70D/154×80

棉涤弹力府绸:40×75D+40D/133×72

纯棉弹力直贡:32×21+40D/180×84

1.1.2  试剂

Oleophobol  CO(汽巴精化)  冰醋酸(工业用60%) 柠檬酸(工业品)  

1.1.3  仪器、设备

     卧式小样轧机(台湾瑞比),YG026B型强力拉伸仪(常州二纺仪),家用洗衣机,101-A型烘箱(上海中南) 

2、  2、试验内容及方法

1.2.1 工艺处方

  Oleophobol  CO  40~80g/L

HAc             2 mL/L

pH值            4~5

1.2.2 工艺流程

1号方案:织物一浸一轧整理剂(轧余率70%,pH值4~5)→预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2号方案:织物浸轧柠檬酸5-10g/L(pH值5~7)→烘干(100℃烘干)→一浸一轧整理剂(轧余率70% ,pH值4~5)→预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

3、  1.3  小样试验

序号

织物规格

工艺方案

备注

1

50×50+40D/170×72

2号

CO 80g/L  pH 值4~5

2

50×50+40D/170×72

1号

CO 50g/L  pH 值6~7

3

32×16+70D/154×80

2号

CO 50g/L  pH 值4~5

4

40×75D+40D/133×72

2号

CO 50g/L  pH 值4~5

5

32×21+40D/180×84

1号

CO 40g/L  pH 值6~7

1.4  性能测试

1.4.1 拒水性能测试

使用淋水试验装置,在25~30秒内,将250mL水淋洒在被测的织物上,观察织物润湿状态,评定拒水性。

     100分:表面不润湿,水滴不沾附;

     90分: 表面不润湿,但有水滴沾附;

     80分: 表面有水滴状润湿;

     70分: 表面有相当部分润湿;

     50分: 表面几乎全部润湿;

0分:  正反面均润湿。

1.4.2 拒油性能测试

采用AATCC 118—2002测试方法:在一块铺开的织物上不相邻处轻轻的滴入一滴(约0.05mL)下表所表示的试液,静置30秒后,观察试液状况,以在30秒内不润湿织物试液的最大级别作为拒油度,结果详见下表(表1)。

1   拒油性能等级评定表

标准液体成分

AATCC拒油级别

白矿物油

一级

白矿物油︰正十六烷(65︰35)

二级

正十六烷

三级

正十四烷

四级

正十二烷

五级

正癸烷

六级

正辛烷

七级

正庚烷

八级

1.4.3 耐水洗性测试

采用JISL 0217—79 103水洗法:使用家用洗衣机(洗涤剂2g/L,浴比1:30,水温30℃,时间5min),流水清洗2次,每次2min,脱水,再在100℃干燥3min。

1.4.4 强力测试

    采用GB/T3923 1—1997标准,取坯布及最佳工艺整理后样布,沿经向、纬向剪成30cm×5cm的织物,在YG026B型电子强力拉伸仪上测试强力。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

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织物的拒水效果有显著影响,对拒油整理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能使整理剂很好的发生交联作用,使得整理剂与织物纤维不能有效的聚合成膜,可能会出现全氟烷基呈弯曲状不规则排列,致使某些亲水性基团暴露在外层,从而降低织物的拒水拒油效果,并影响织物拒水拒油的耐久性能。另外焙烘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还会使织物变黄、强力下降。 

2.2  Oleophobol CO 整理剂性能测试

采用Oleophobol CO 整理剂进行拒水、拒油、拒污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Oleophobol  CO整理性能测试 

织物

(序号)

拒水

拒油

拒污

1

100分

五级

2

100分

五级

3

100分

五级

4

100分

五级

5

100分

四级

较好

2.3  耐水洗性测试

采用Oleophobol CO整理剂按最佳工艺条件对织物进行整理后,按标准洗涤方法洗涤5次后,对织物的三防效果进行标准等级评定,其测试结果见表3。

3   水洗五次后性能测试

织物

(序号)

拒水

拒油

拒污

1

100分

五级

2

100分

五级

3

90分

五级

4

100分

五级

5

90分

三级

较好

经测试未经整理的织物拒水拒油性均为0。从试验结果看,在选择最佳的整理工艺条件整理后,织物可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即使水洗5次后拒水效果纯棉类仍可达到100分,棉涤也可达到100分,拒油效果纯棉类可达到五级,棉涤可达到三级。说明经过最佳工艺整理的织物,拒水、拒油性均有良好的耐水洗性。

2.4  强力变化分析

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对织物整理后,沿经向、纬向剪成30cm×5cm的织物,在YG026B型强力拉伸仪上测试织物的强力,其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整理前后强力测试

织物

整理前强力(N)

整理后强力(N)

经向

纬向

经向

纬向

1

645

219

600

192

2

789

235

758

208

3

945

336

870

308

4

712

348

662

311

5

1363

332

1263

302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最佳工艺整理后,织物的经向、纬向强力均有所下降,经向强力下降7%左右,纬向强力下降10%左右,明显纬向强力下降比经向要大,但整理后织物的强力仍能满足使用的要求。织物经过整理剂的作用,产生化学变性,使棉纤维中一些氢键结构遭到破坏,继而又形成新的对水不敏感的交键结构。但是,新形成的共价交键并不能完全抵消纤维素的氢键结构的变化,结果是材料强度下降。同时,较高的焙烘温度对纤维也有损伤,因此织物的强力下降。

采用Oleophobol  CO含氟整理剂对织物进行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纯棉及混纺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因此在工艺因素的探讨中将整理后织物的拒水、拒油性作为评价整理效果的主要指标,并根据试验结果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选用影响显著的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在三防整理中,整理剂的用量对拒水拒油性有显著影响,而且是否经过轧酸处理对于整理效果也是有影响的,从以上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轧酸后对织物进行整理要优于未轧酸就进行三防整理的整理效果。但是从工艺的简化程度来看不轧酸的要占有优势,其整理效果略次与轧酸的。

从测试效果及各方面因素考虑,我们认为以下工艺较为合理:

处方:  Oleophobol CO     40~60g/L

冰醋酸            2 mL/L

pH值              4~5

工艺流程:  织物一浸一轧整理剂(轧余率70%)→预烘(100℃烘干)→焙烘(180℃×40s)

4  大车生产及注意问题

4.1  织物    纯棉弹力直贡  32×21+40D/180×84

4.2  处方工艺流程    用以上优选方案。

4.3  质量指标(表5)

                       表5   整理、水洗后各项指标比较

类别

整理后

水洗后

吊牌标准

测试结果

吊牌标准

测试结果

拒水

90分

100分

80分

90分

拒油

5级

6级

4级

5级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理后的织物各项指标都要高于吊牌要求,且产品手感柔软,干爽无粗糙感,不影响透气性,无毒无公害,无致癌物质,不含氯等物质,不影响色光和色牢度,整理后不必回修,经检测合格,能使用Teflon三防吊牌。

4.4  注意事项

1) 加工织物的pH值略呈酸性,不要带碱,去杂要干净,不含残留润湿剂、浆料、柔软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

2) 织物染色后的水洗要加强,这样有利于织物的除杂。

3) 定型机的料桶和轧槽要冲洗干净,整理剂中不接触有机硅柔软剂。

注:以上试样的整理效果均经汽巴精化技术服务中心的检验。

参考文献:

[1]陆宁宁.拒水、拒油、拒污整理剂的测试和应用.

[2]染整技术,2001,23(5),37-38

[3]赵玉萍.拒水拒油整理剂AG-480在涤/棉织物上的应用.

[4]染整技术,2004,26(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