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针织布抗紫外光整理qq64
蔡海燕 吴金 广州锦兴纺织漂染有限公司
原载: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008.12);363-366
【摘要】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日益受到破坏,大量紫外线辐射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希望拥有抗紫外线防晒功能类的日用品,以做防护之用。因此,纺织品是否具有抗紫外功能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卖点。
(因为本司的主要产品是全棉针织物,因此,本实验完全是针对全棉针织物而言,不涉及其它种类的纺织品,下文所提及的“织物”一词均指“全棉针织物”。)在实验之前,我们首先来认识几个概念:
一、紫外线
紫外线是波长为100-400nm的电磁波,它又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其中波长为290nm以下的部分称为超短紫外线UVC,能量最大,称“杀菌区”,这种强烈的紫外线能被距地面lO
远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nm),虽然也会被臭氧层吸收。但仍有一部分到达地面,
夏季的阳光中含有很多的紫外线UVB,人体长时间照射后皮肤会变红,出现皮炎、红斑,是毛细管扩张的结果。它呈红色,再严重一些就会出现水泡,称“红斑区”,会在皮肤中形成黑色素,这些都发生在皮肤表层。
紫外线UVA(波长320-400nm)能深入皮肤内部,会马上使皮肤晒黑,称“晒黑区”,它会逐渐破坏弹力纤维,使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若紫外线照射量过多,还会容易引起皮肤癌(皮肤癌的患处大多受日光照射的部位)。
二、UPF值
织物抗紫外光的能力如何,行内一般用UPF值来表示。
何为UPF值?
UPF是英文“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简称,即紫外线防护系数。
根据国家标准中的定义,UPF指的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这个定义很抽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UPF的物理意义:UPF值为50,就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越高,就说明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但国家标准中纺织品的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也就是UPF>50。因为UPF大于50以后,对人体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织物的UPF值大于30就属于具有较好的抗紫外光功能了。
三、抗紫外光助剂
市场上抗紫外光助剂的种类较多,如果按使用方法来分的话,一般可分为:
A、浸染型的助剂
这类助剂是在染缸中上染的,上染的过程与染料上染相似,可与染色同浴,也可单独上染:例如clariant公司的Rayosan c paste属这一类,其上染工艺为:
如果是与染色同浴处理,则Rayosan C与染料同浴加入即可。
这类助剂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规避颜色的变化。
B、浸轧型的助剂
这类助剂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简单,主要注意浸轧时同浴整理剂的离子性问题就可以了,因为抗紫外光助剂一般都是阴离子型的产品,千万不可与阳离子型的产品同浴整理。
如HUNTSMAN公司的TINOFAST CUT-01就属于这类产品,其浸轧工艺为:
X g/L TINOFAST CUT-O1(X=30-50)
pick up约70-80%
150
这类助剂可与树脂同浴,但千万不能同阳离子软油同浴。
影响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因素探讨
影响全棉针织物抗紫外效果的因素很多,而最主要的因素包括有布身的厚薄,颜色的深浅及抗紫外光助剂性能的优劣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此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织物厚薄对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选择两种厚薄不同的布种,但颜色及染色,后整定型工艺完全一样。比较不同厚薄织物对抗紫外的影响。
实验布类:分别是32s/1精棉双面布和50s/1精棉双面布。
实验助剂:Clariant公司的Rayosan c paste,用量6%(owf)
实验设备:负载为
工艺流程:
l、将32s/l精棉双面坯布按本厂正常工艺做半漂处理:
2、将此半漂布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做抗紫外光处理,另一半则不做抗紫外光处理:(抗紫外光处理工艺参照前Rayosan C的浸染工艺:)
3、做抗紫外光处理和不做抗紫外光处理的二块布合在一起做如下工艺:正常脱水,干布,定型,条件完全一样。
4、剪板送公正行做UPF值测试
5、将50s/1精棉双面坯布同样用上述流程做处理,也剪板送公正行做UPF值测试:
实验结果见下列附表:
编号 |
布类 |
颜色 |
抗紫外剂 %(owf) |
定前规格* |
定后规格* |
UPF值 洗前 |
UPF值 洗后 |
1 |
3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0 |
67X230 |
77X195 |
14 |
28 |
2 |
32S/l精棉双面 |
半漂 |
6% |
“ |
“ |
45 |
50+ |
3 |
50S/1精棉双面 |
半漂 |
O |
60X210 |
70X180 |
8 |
17 |
4 |
50S/l精棉双面 |
半漂 |
6% |
“ |
“ |
31 |
45 |
注:*织物规格:吋×g/m2,下同
由此可得结论:
A、同等情况下,加抗紫外剂后织物的UPF值有显着提升;
B、同等情况下,布越厚,UPF值越大,抗紫外效果越好;
C、同一块布,洗水后的UPF值比洗水前要好,主要因素是洗水后织物变得更厚;
二、织物颜色对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选用同一种布,一个染任意浅色,一个染任意深色,染色、后整定型等工艺完全一样,比较颜色深浅对防紫外的影响。
实验布类:分别是32s/1精棉双面布和50s/l精棉双面布。
实验助剂:Clariant公司的Rayosan C paste,用量6%(owf)
实验设备:负载为
工艺流程:
l、将32s/1精棉双面坯布按本厂正常工艺染宝蓝色:
染料配方Bipoactive Yellow 3RS 0.5%
Sunmafix Red F2B O.8%
Sunmafix N.Blue BF 2.9%
染色时有一缸同浴做抗紫外光处理,另一缸则不做抗紫外光处理:
2、做抗紫外光处理和不做抗紫外光处理的二缸布合在一起做如下工艺:
正常脱水,干布,定型,条件完全一样
3、剪板送公正行做UPF值测试
4、将50s/1精棉双面坯布同样用上述流程做处理,也剪板送公正行做UPF值测试:
实验结果见下列附表:
编号 |
布类 |
颜色 |
抗紫外剂 %(owf) |
定前规格* |
定后规格* |
UPF值 洗前 |
UPF值 洗后 |
L |
3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0 |
67×230 |
77×195 |
14 |
28 |
2 |
32S/l精棉双面 |
半漂 |
6% |
“ |
“ |
45 |
50+ |
3 |
32S/1精棉双面 |
宝蓝 |
O |
“ |
“ |
50+ |
50+ |
4 |
32S/1精棉双面 |
宝蓝 |
6% |
“ |
“ |
50+ |
50+ |
5 |
50S/1精棉双面 |
半漂 |
O |
60×210 |
70×180 |
8 |
17 |
6 |
50S/1精棉双面 |
半漂 |
6% |
“ |
“ |
31 |
45 |
7 |
50S/1精棉双面 |
宝蓝 |
0 |
“ |
“ |
50+ |
50+ |
8 |
50S/1精棉双面 |
宝蓝 |
6% |
“ |
“ |
50+ |
50+ |
由此可见,同等情况下,织物的颜色越深,UPF值越大,织物抗紫外光功能越好:
三、定型规格对抗紫外效果的影响
选用同一种布,染相同颜色,其中定型时一块做合理规格,一块拉大布重,一块拉轻布重。比较三块布板的’UPF值。
实验布类:54s/1精棉双面布。(为了规避两家助剂公司的比较,特选不同的布做该实验)
实验助剂:HUNTSMAN公司的TINOFAST CUI-01,用量
实验设备:香港立信Mongfong’s定型机
工艺流程:
1、将准备好的双面坯布按本厂正常工艺做半漂处理:
2、正常脱水,干布,条件完全一样
3、定型时一分为三:
其一块:规格做布封56吋×合理布重
其二块:规格做布封62吋×合理布重
其三块:规格做布封56吋×拉轻布重
三块布的其它定型条件完全一样
pick up 80%
4、按规格“布封56吋×合理布重”,做一块不加抗紫外助剂的做空白板:
5、剪板送公正行做UPF值测试
实验结果如下:
编号 |
布类 |
颜色 |
抗紫外剂 g/L |
定前规格* |
定后规格* |
UPF值 洗前 |
UPF值 洗后 |
1 |
5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0 |
50X180 |
56x137 |
6 |
30 |
2 |
5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40 |
50X180 |
56x137 |
48 |
50+ |
3 |
5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40 |
50X180 |
6lXl35 |
43 |
50+ |
4 |
52S/1精棉双面 |
半漂 |
40 |
50X180 |
56x125 |
30 |
50+ |
由此可见:
同等情况下,定型时的布封越大,布克重越轻,都会导致UPF值变小,抗紫外功能下降:
因此,做抗紫外光整理时,定型规格在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偏窄偏重做;
实验结论
l、抗紫外光助剂对棉针织物抵抗紫外光的能力有显著的提升,效果明显:
2、在助剂的选择上,浸染型助剂可克服颜色的变化问题,浸轧型助剂则操作工艺简便;不同助剂公司产品的性能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价格也可能差异很大,这些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
3、棉针织物抵抗紫外光的能力除选择有效的助剂以外,还同织物本身的规格,厚薄,颜色的深浅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依照这些规律决定加或不加或少加助剂来达到织物抗紫外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