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精纺面料后整理工艺探讨qq50
赵先丽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原载: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008.12);292-294
【摘要】由于使用原料不同及纺纱方式不同,半精纺面料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特点,半精纺面料的后整理工艺也不同于精纺面料,本文对半精纺面料后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如折痕问题、起毛起球问题、色牢度问题、耐磨性问题等等。
【关键词】半精纺 后整理
近年来,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已经由保暖性转向为轻薄型和舒适性,已经由单一的原料组份转向为多种组份,半精纺就是为了适应这些转变而产生出来的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介于精纺和粗纺之间的一种纺纱方式,半精纺纱线比精纺纱蓬松、柔软,比粗纺纱条干均匀、光洁。目前,我国生产的各种半精纺纱主要用于针织类产品,而我们阳光集团公司则利用我们特有的优势开发了大量的半精纺机织面料。
1、风格特点:
半精纺面料与精纺面料的风格差异很大,首先,半精纺面料一般都是采用多种原料混纺,所以半精纺面料具有多种纤维的优点,如羊绒的滑糯、羊毛的蓬松性、绢丝的光泽和滑度、棉纤维优良的柔软度和吸湿性、麻纤维的粗犷等等。其次,即使原料相同,由于纺纱方式不同,两者的风格差异也很大,比如精纺的纯羊绒面料远远不及半精纺纯羊绒面料丰厚柔软,这主要由于半精纺纺纱采用的是皮板牵伸,而精纺纺纱采用的是针板牵伸,所以半精纺的纤维受到的力较小,伸直度小,相应卷曲度高,面料丰厚度好,另外,半精纺纺纱要求的纤维长度比精纺的短,长度短的羊绒细度相应细,所以面料的柔软度就好。
我公司使用的半精纺纱原料主要有各种羊绒、驼绒、开松毛、绢丝、亚麻、苎麻、棉纤维、天丝、粘胶、锦纶等。面料品种有纯羊绒、羊毛/棉、羊绒/绢丝、羊毛/麻、羊毛/天丝、羊绒/绢丝/天丝、羊绒/棉灯芯绒等,原料成份不同,最终成品面料的风格要求就不同,后整理工艺也不同,合理的后整理工艺更能体现出半精纺面料的绒面、柔软度、悬垂性、活络性、身骨等。当然面料的风格特点与设计参数有很大关系。
2、纤维前处理
半精纺面料中用到了大量的棉纤维、麻纤维及绢丝,这些纤维虽然具有优良的品质,但是都必须经过前处理才能使其品质发挥出来。如棉纤维的表面含有大量的果胶,蜡质及棉籽壳,这些东西严重影响着棉纤维的毛效、染色性、手感和外观,所以棉纤维要经过精练、漂白,以去除棉籽壳,提高毛效,充分发挥出棉纤维的优点,同样麻纤维也要经过脱胶、精练,绢丝要经过脱胶前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前处理都要在这些纤维混入羊毛(羊绒)纤维之前单独进行,因为这里精练用到的碱都是强碱,精练浴的PH值很高,羊毛(羊绒)纤维经受不住,所以一旦这些纤维与羊毛(羊绒)纤维混纺之后,就不能再进行精练前处理。
3、后整理工艺流程:
虽然半精纺面料的品种很多,后整理具体工艺也不尽相同,但是总的工艺流程基本如下:
烧毛→坯布湿定型→烘干→生修→洗呢→(缩呢)→(煮呢)→烘干→中检→熟修→刷剪→柔软→蒸呢→(电压→吸湿→蒸呢)→预缩→成品。
4、关键问题的控制
4.1 各道折痕问题
由于棉纤维、麻纤维、绢丝这些原料的干湿态弹性都较差,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各道工序都要注重折痕问题,首先是下织机后的坯布,不能堆置在一起防止形成死折而无法消除,所以织造下机布我们采用卷布辊直接先送往染整车间进行平幅定型,烘干后再送往生修车间修布,其次是洗缩过程中容易出现折痕,若用传统的压辊洗呢车来洗呢或用传统的缩呢车缩呢,都很容易产生死折痕,绢丝产品还易产生灰伤,所以含有这几类纤维的半精纺面料,若织物结构本身较松,一般不用绳状洗呢,只用平幅洗就可以了,若织物结构较紧密,一定要通过绳状洗才能洗出手感的及一些要求绒面的产品,也只能用气流洗缩机来洗呢和缩呢,防止折痕和灰伤,且最好是采用干态撞击,常用的气流洗缩机有ROTORMAT和ZONCO,车速可开到600-800m/min,撞击时间要根据织物结构和手感要求来定,撞击时间短手感出不来,撞击时间太长呢面发毛。撞击温度一般控制在40℃左右。
4.2 缩呢工艺的控制:
一般要求有绒面的半精纺面料多数都是羊绒面料,在半精纺纱中纤维短,且伸直度不够,所以半精纺面料很容易缩出绒面,可以根据要求在国产缩呢车上轻缩,也可以在高速气流洗缩机上缩呢。半精纺面料缩呢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经常查看绒面,因为有些松结构品种最后多缩一分钟绒面都有可能缩过头。我们用的缩呢助剂是中性洗缩剂毛能净,用它缩出的手感丰满、滑糯,缩呢温度为40℃左右。
4.3 煮呢的PH值问题:
为了保证色光和色牢度,精纺的全毛或毛/涤面料在煮呢时一般都要加醋酸,将PH值调至5-6,而纤维素纤维不耐酸,在酸性条件下葡萄糖苷键要发生降解,使纤维脆化,所以含有纤维素纤维的半精纺面料不能加酸煮呢。为此这类面料一般都仅做一遍平幅洗煮,不做双煮。
4.4 蒸呢工艺对风格的影响:
在毛织物的整理过程中,蒸呢工序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呢面平整度和光泽,改善手感及稳定缩率。为了保证半精纺面料的丰厚度和柔软度,一定要减轻蒸呢压力和进布张力。同时蒸呢后要求预缩,提高丰厚度。
4.5 起毛起球问题的控制:
半精纺面料的纤维较短,在穿着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起毛起球现象,这是人们最关注的一个服用性问题。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试用了多种方法,首先是用抗起毛起球剂处理,所用的抗起毛起球剂有聚丙烯酸类树脂和聚氨基甲酸脂类产品,处理后抗起毛起球效果一般可以提高0.5级,但是助剂对面料的颜色和手感影响较大,会抹杀半精纺面料本身的优点,所以尽量不要用助剂处理。其次是从设计上考虑,合理地选择捻系数,通常,半精纺面料纱线的捻系数一般要比精纺面料纱线的捻系数高,捻度高不仅可以改善起毛起球效果,还可以改善半精纺面料的落毛问题。最后就是后道反复刷毛剪毛,严格控制剪毛刀隔距,毛脚长度要一致,在半精纺面料的生产过程中刷毛剪毛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为半精纺纱中纤维伸直度不够,经过洗缩后,呢面上很容易形成一团团的纤维簇,好象苍蝇脚一样,非常难看,所以我们要反复刷毛剪毛,让呢面上的毛脚短而齐,减少呢面上的长纤维,使其在穿着过程中表面上的纤维不会相互纠缠,从而改善起毛起球性能。
4.6 耐磨性问题:
半精纺面料的纤维较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相对较差,所以半精纺面料的耐磨性比精纺面料的要差。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是与客户沟通,让客户确认耐磨性指标,另一方面,就是采用少量的树脂进行处理,一般可提高约5000-7000次,但对手感稍有影响。
4.7 各项色牢度问题:
一般来说羊毛纤维的各项色牢度是较好的,因为羊毛纤维的染座较多,染料和纤维之间以盐式键或化学键结合,而其它纤维如绢丝、棉等的色牢度相对毛纤维来说要差一些,而目前我们又都是用《精梳毛织品》的标准来要求半精纺面料,所以我们在生产半精纺面料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色牢度问题,如蒸呢时绢丝的变色问题,绢丝的日晒牢度问题,纤维素纤维的耐洗牢度,摩擦牢度等。在解决色牢度问题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选择色牢度好的染料、二是加强染色工艺后处理,如选择好的固色剂和浮色清洗剂进行固色和浮色清洗,三是减轻后整理蒸呢工艺的强度,四是选择牢度改进剂进行后处理,如采用摩擦牢度增进剂来改善摩擦牢度,采用紫外线吸收剂来改善日晒牢度等。但是对于有些品种,即使我们每种方法都用到,也很难达到《精梳毛织品》的标准,所以我们行业急切需要制订半精纺面料的标准来指导我们正确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