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yd20626
|
每两年组织1次评选活动每次20人 养老护理员还享入职年限补贴和岗位津贴 |
早报讯 昨日,青岛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董新民做客“网络在线问政”。就“养老服务工作”与网民进行交流。据悉,为缓解养老护理员招聘难,我市建立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并在住房和落户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等措施.并且从2017年开始,获评“青岛敬老使者”的护理员,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1000元。 |
困难老人居家养老全覆盖
董新民在网谈中介绍,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8.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3%高出全国4.6个百分点,我市将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保障能力,更好地为老年群体服务。
目前,我市困难老人居家养老实现全覆盖。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按城镇每小时20元、农村每小时15元的标准,为本市户籍6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对半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45小时,对失能老年人每月服务时间不少于60小时。
建立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市、区(市)政府出资,为全市城乡所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20元。政府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1家保险经纪公司和4家保险公司作为服务主体。、2016年12月1日前满60周岁的青岛户籍老人一旦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时。拨打“4006266110”服务热线申请理赔。
医养结合服务走在全国前列。我市从1999年开始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全国最早开始实施医养结合服务的城市,2016年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青岛市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30条扶持措施。目前全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80家。在全国率先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全市有38家具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机构开展了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服务失能老人近4000人。 养老护理员成特别紧缺工种
网友提出,目前养老护理员招聘难,如何缓解这一问题。董新民表示,我市通过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规范技能资格鉴定、提高工资待遇等手段,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免费培训养老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1000多名。建立了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并在住房和落户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养老机构一线岗位上实际工作每满5年,给予最高3万元的一次性入职年限补贴;对养老护理人员,按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不同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120元、140元、160元的岗位津贴。尤其值得欣喜的是,从2017年开始,每2年组织1次“青岛敬老使者”评选活动,每次20人,评选结果有效期为4年,期间每人每月享受市政府津贴1000元。同时将养老机构护理员作为特别紧缺工种,增加20分落户导向分:老护理员(含外地户籍)在本市养老机构累积服务时间满3年,并获得初级养老护理员以上证书的,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纳入享受范围。 扶持社会力量建养老机构
有网友提出建议,为单身人士、“丁克”族、“残独”“失独”家庭。设立专门的养老院,安置这些群体。董新民说,2014年,青岛市、区(市)政府投资建成并运营了9个社会福利中心,每个床位在800张以上。可以收住困难老人和社会老人,至此每区市都已建有公办福利机构。且目前公办机构和全市养老机构入住率整体不高,都有部分床位空余。“丁克”等老人和其他老人入住的养老机构,在硬件设施上比较类似,主要是服务方面需有所不同。针对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机构入住情况。我市计划近期学习北京等地做法,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符合较多老年人需求的特色养老机构,或者充分利用现有养老设施、选择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设专门区域,根据入住老人需求不同等提供专业服务。 |
青岛早报2017-5-13/8 记者 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