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或医学奖yd20032

image002.jpg

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成就,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image004.jpg

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路透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O3日电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3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在细胞自噬机制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按惯例,揭晓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布会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举行。当地时间1130(北京时间1730)许,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和获奖原因。

细胞自噬是近年来热门研究领域。“自噬”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

“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了细胞这种降解自身成分的现象,但有关机制一直不为人知。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大隅良典通过利用常见的酵母进行一系列实验后,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评选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在适应饥饿或应对感染等许多生理进程中,细胞自噬机制都有重要意义,大隅良典的发现为理解这些意义开辟了道路。此外,细胞自噬基因的突变会引发疾病,因此干扰自噬过程可以用于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治疗。

佩尔曼在宣布现场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在该奖确定后已第一时间联系了大隅良典本人,获奖者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惊讶,“显然也相当高兴”。

大隅良典生于1945年,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分子细胞生物学家。他将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

近年来,大隅良典凭借其在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一直是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2013年,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当年获得诺贝尔奖呼声较高的28人候选名单中,大隅良典就因细胞自噬作用研究而入选。

此外,2012年大隅良典因在阐明细胞适应环境的机制、细胞自噬作用原理及其生理意义方面的重大贡献,获得了当年京都奖中的基础科学奖。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从198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有“日本的诺贝尔奖”之称。

科技前沿  为对抗衰老带来新希望

    凭借细胞自噬机制研究成就而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近几年来一直是诺奖的热门人选。那么,细胞自噬是什么?细胞自噬对人体有哪些作用?研究细胞自噬能为人类带来什么福音?

细胞自噬,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并回收利用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

“自噬”概念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当时研究人员就发现,细胞能够将自身成分用膜包起来.形成囊泡并运送到溶酶体(细胞中的小隔间。可以降解细胞成分),从而将其降解。但有关机理一直不为人知。大隅良典的重要成就是利用酵母开展实验,发现了对细胞自噬机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因。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随后又阐明了自噬机制的原理,并证明人类细胞也拥有相同的自噬机制。

细胞自噬近年来受到热捧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与疾病相关,能用于抗衰老方面的研究。细胞中的受损蛋白质积累是生物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细胞自噬可以担任一个合格的“质检员”,消灭受损的蛋白质,以对抗衰老带来的负面影响。大隅良典的研究成果让人们明白了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和运作机制,有助于人类更好了解细胞如何实现自身的循环利用,从而找到抗衰老的办法。

    细胞自噬对肌体健康的意义很大。细胞自噬过程能快速提供能量,为细胞成分更新提供原材料,因此在细胞应对饥饿或其他挑战时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果发生了感染,细胞自噬还能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胚胎发育和细胞分化也都离不开细胞自噬。

而如果细胞自噬基因发生突变,那么身体也会“亮红灯”。现有研究表明,细胞自噬突变与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等有关联。细胞自噬突变还会引发一些基因疾病以及癌症。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借助大隅良典的成果,研究出可干扰细胞自噬的药物,是治疗上述疾病的一个新思路。    据新华社

新闻延伸

日本人连续两年获此奖项

大隅良典现年71岁,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然后前往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留学。

得知自己获奖,大隅感到意外和荣幸。他在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室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对于我这样从事生物学这类基础科学研究的人而言,获得这样的评价是光荣。”“我的信念是做别人不做的事.”他在日本广播协会电视节目中说。

大隅良典获奖标志着日本学者连续第三年在诺贝尔奖中榜上有名,也是第二年斩获医学或生理学奖。去年,橇田隆章和大村智分获物理学奖和医学或生理学奖。包括大隅良典在内,已经有25名日本或日本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包括11项物理奖、7项化学奖和4项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岛早报2016-10-4/16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