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奖yd20026
|
|
瑞典文学院13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音乐人兼作家鲍勃·迪伦。给予鲍勃·迪伦的授奖辞为“他在伟大的美式歌谣的传统下,创造了全新的诗意表达”。除了音乐人和诗人的身份,鲍勃·迪伦还出版过一本自传;中文译名为《像一块滚石》。 |
|
|
2011年8月。由诗人周公度翻译的鲍勃·迪伦诗选在《诗林》双月号上发表,这是鲍勃·迪伦的诗歌首次在中国刊物上发表,共有《给伍迪的歌》《谈谈纽约》《它让许多人笑起来,它也让一火车的人哭》《我们之中早晚有人会明白》等27首诗。 (左图:鲍勃·迪伦) |
|
|
已经“陪跑”20年 很多人听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结果,第一反应是疑惑,文学奖不是颁给文学的吗,为什么会颁给一个歌手。其实鲍勃·迪伦首次作为诗人的身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是1996年8月——戈登·鲍尔代表竞选委员会为鲍勃·迪伦正式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开始,鲍勃·迪伦已经陪跑了20年;远超“千年第二”村上春树,后者才陪跑了7年。 首先将诺贝尔与鲍勃·迪伦联系起来的是艾伦·金斯堡,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诗人,他对于鲍勃·迪伦非常赞赏,金斯堡为迪伦写了一封推荐信,后来由戈登·鲍尔拿着去代表竞选委员会正式为鲍勃·迪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鲍尔向媒体宣读的金斯堡的推荐信:“虽然他(迪伦)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在诺贝尔文学奖这场小说家、剧作家、诗人的竞争中,鲍勃·迪伦的出征身份是诗人。 |
|
|
|
变民谣为抗议诗和寓言诗 鲍勃·迪伦(Bob Dylan),生于1941年5月24日,原名罗伯特·艾俭·齐默曼(Robret
A11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成名于上世纪60年代,并被广泛认为是美国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1owing in The Wind)(或译为《随风而飘》),成为在反战抗议和民权运动中被广泛传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响力非常受欢迎的艺人之一。他的歌词包含了政治抗议、社会评论、哲学和诗歌。除了在音乐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继承了美国传统的民谣、摇滚乐、乡村和蓝调音乐,甚至包括爵士和摇摆乐。 21岁时,迪伦写下《答案在风中飘》,接连问出12个永恒之问:“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真正称作是一个人?炮弹要飞行多少次才能永远被禁止?一座山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冲进海洋?一个民族要生存多久才能获得自由?一个人要抬多少次头才能看清天空?一个人要长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从此,迪伦把民谣变为犀利的抗议诗和揭示现实的寓言诗,开启了新的诗篇时代。 1963年5月,鲍勃·迪伦专辑《放任自流的迪伦》上市。3个月后,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了几十万人的民权大游行,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撼动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迪伦和多位著名歌手在现场一起大合唱了《随风而逝》,这首歌成了民权运动的代表歌曲。 迪伦写下《暴雨将至》时,古巴导弹危机迫在眉睫。尽管当时大规模反战运动尚未开始,迪伦却已写下20世纪后半页最响亮的反战歌曲。艾伦·金斯堡说,迪伦是最棒的诗人。“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感动人心。” 鲍勃·迪伦本次获诺奖的结果尽管意外,但不乏支持的言论,书评人王淼向记者表示,鲍勃·迪伦的意义远超娱乐圈,他完全配得上诺奖,资深媒体人刘晓晕也认为:“他对文学界的影响超过不少诺奖作家,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公开表示,迪伦的歌在他iPad上播放率极高。 |
|
自传记录辉煌与消沉 鲍勃·迪伦不仅写歌,他也出版过图书—一《歌词:1962-2001》和自传《像一块滚石》。《像一块滚石》是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手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回亿录,记录的不仅是作者灵感迸发的辉煌时刻,还有那些意气消沉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曾经想退却,不想努力乃至失败,以及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 迪伦毫不讳言,没有人期待他会如此开诚布公。他的书登上《纽约时报》年度榜之被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7年,普利策奖颁发特殊贡献奖献给他—一“迪伦不需要普利策,是普利策需要他”。在今天套用这句话,或许可以说是“迪伦不需要诺贝尔,而诺贝尔需要迪伦。” |
|
诗人鲍勃·迪伦是位大情圣 在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里,我们可以看到年轻迪伦的爱与时光。 1962年,21岁的鲍勃·迪伦给当时的初恋女友Suze Rotolo写了一首诗。大约半个世纪后,Suze将这首诗原封不动地放进了她的自传《放任自流的时光》。这本书用大半篇幅讲述与迪伦的恋爱日常,美好而琐碎,着实堪称和鲍勃·迪伦在一起的时光”。
迪伦在自己的自传《像一块滚石》中,是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Suze的情景的:“空气中突然充满了香蕉叶子的味道。我们开始交谈,我的头开始晕眩。丘比特的箭以前曾在我耳畔呼啸而过;但是这一次它射中了我的心脏…”“遇见她就像是走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她的微笑能照亮一整条人潮拥挤的街,她极其活泼,艳丽不可方物——仿佛是罗丹的雕塑活了过来。她让我想到了自由不羁的女主人公。她就是我想要的那种姑娘。”迪伦有足够的才华将他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他最大的魅力之一。 除了Suze之外,迪伦的情史一直星光熠熠:民谣皇后Joan Baez、”工厂”明星Edie_Sedgwick,缪斯女神Nieo…她们每一个都对他用情很深。其中,Suze Joan Baez还有他第一任妻子Sara被认为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他毫不吝惜对她们的赞美。 |
|
青岛早报2016-10-14/28 根据多家媒体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