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峰会达成许多重要共识yd19902
|
|
|
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闭幕后,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会见中外记者。 |
习近平介绍了在峰会闭幕式上总结的本次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即各方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决心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决心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决心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决心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让二十国集团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习近平指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恰逢世界经济增长和二十国集团转型的关键节点,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也承载了各方高度期待。各成员、嘉宾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峰会主题,就重点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世界经济增长与合作大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预期目标。峰会之后,各方将继续共同努力,积极落实和推进杭州峰会各项成果,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习近平最后感谢二十国集团成员、佳宾国、国际组织为杭州峰会成功所作的重要贡献,感谢工商、智库、劳动、妇女、青年、民间社会等各界为峰会成功和二十集团发展贡献的智慧,感谢各国媒体对中国举办杭州峰会的支持。 |
[观察] G20峰会折射的势与变 |
在中国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全球瞩目。峰会的一举一动,折射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大势,凸显理念的变化。 西子湖畔的聚会,若是放在几十年前,甚或20年前,几乎不可想象。
G20的成员覆盖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重要经济体。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短短几年内,G20由崭露头角到当仁不让地成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主要平台以及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政策协调平台.这一演变反映出全球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
整个20世纪下半叶,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平台一直是七国集团或 八国集团峰会。世界经济话语权垄断在少数发达经济体手中。 在实际经济决策中,发达经济体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让许多发展中经济体倍感挫败和不适,一些“并不合脚”的政策建议更让发展中经济体遍体鳞伤。
显而易见.与过去的政策协调平台相比,G20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能够促进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和平衡,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和诉求得到更多的尊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在G20这一平台上.众多新兴经济体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使得G20代表了新世纪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念的根本变化——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合作意愿更加强烈。发展中经济体能够从国际经济合作中获益,而发达经济体也可以通过与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合作.获得价值链延伸和市场拓展带来的收益。 G20杭州峰会的办会理念体现出中国海纳百川的胸怀。通过令本次峰会聚焦发展议题并扩大国际合作,中国致力于让全球经济体系所有参与者共赢。通过推动创新和绿色发展,中国致力于为全球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化出现了一些倒退的暗流和逆流,其原因是全球化的收益并没有惠及这一进程的所有参与者,一部分国家被排除在外,一些群体被排除在外。因此,中国提出的促进开放包容发展,切中要害,有利于引领全球化继续向前。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G20体现的趋势变化给人启迪:摒弃过时的零和博弈思维,寻求互利共赢合作,携手致力于世界经济的开放、包容与联动发展。只有契合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只有紧跟合作共赢的大潮,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
青岛早报6-2016-9-6/2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