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将投入使用yd19401

image002.jpg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体验中心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

   早报讯  被动房体验中心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新建道路5年内不开挖解决“拉链”问题;建设微公交体系步行5分钟可达公交站。昨日,记者从西海岸新区中德馥恣园获悉,园区将坚持绿色低碳的城市规划发展理念,加大投入推进节能城市与海绵城市建设。

image004.jpg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体验中心主体完工,今年6月将投入使用。

被动房6月投入使用

    昨日下午,记者在中德生态园被动房体验中心施工现场看到,项目主体已经完工,计划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严格遵照被动房研究院对被动式建筑的各项指标要求,力求打造中国乃至世界被动房建筑的标杆性项目。被动房冬天不用开暖气,夏天不用开空调,而屋子里却能一直保持在20-26℃,人们在房子里活动产生的热量能被房子‘吸收',然后再释放出来。”昨日,中德生态园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于正杰说,“被动房”主要是通过超强的保温性能和极好的密闭性来实现的,被动房体验中心建成后,每年节约能源27万千瓦时,降低运行费2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5吨。

    下一步,中德生态园将在园区内规模化推广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被动房示范建筑,减少碳排放约1300吨;2020年底前,开工建设30万平方米被动房示范社区,减少碳排放约7600吨;2030年底前,开工建设1OO万平方米被动房示范城区,减少碳排放约25000吨。参与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耗绿色建筑技术标准拟定,计划2016年形成青岛地区技术标准。

建泛能网利用清洁能源   

 随后,记者来到中德生态园2号泛能子站探访,这里将为德国企业中心提供冷、热及部分电力能源供应,与传统能源系统相比,这处泛能站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综合能源利用率达到80%以上.能源生产和利用清洁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相关规划,中德生态园建设园区泛能网,实现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2(018年底前,计划再完成区域泛能总站和三个子站建设,总投资约6.4亿元。目前,已建成能源运营管理中心、^1#泛能站和德国中心泛能子站.具备运行条件,实现全国首例园区型泛能网络化运营,供能面积60万平方米。经测算,该能源系统建成后,园区万元GDP能耗将达到O.23吨标煤/万元,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84.6%,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6%,综合节能率为50.7%,碳减排率为64.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建管廊解决“马路拉链”

    按照“示范试点,控制规模,因地制宜,山地特色”的总体思路,适度进行综合管廊建设,2018年底前计划建设长度1O.2公里的综合管廊,总投资约2.5亿元。因地制宜,在商务组团和居住组团优先考虑,规划设计约3公里综合管廊,燃气分室、弱电、给水、中水、部分强电合室布置,雨污水采用传统地埋方式。在关键点例如与铁路交叉点、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点等部分,分布式设置综合管廊,预留管道空间,解决“马路拉链”问题,避免后期反复开挖,造成投资浪费。

园区内建微公交体系

    大力发展园区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园区外青连、胶黄铁路,青兰、沈海、胶州湾、疏港高速,M6R12轨道交通等贯穿或经过园区,园区内建设微公交体系,公交站点步行5分钟可达性100%,新能源公交车比例100%,实现各种交通形式之间实现无缝衔接。

    同时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慢行交通系统,充分利用自行车出行。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系统能耗;实现慢行方式为主导的出行结构;确立公共交通在机动化出行中的主导地位,2018年底前,绿色出行设施总投资约13.2亿元;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

    目前,已设置12个港湾车站,设置微公交站点15个;设置公共租赁自行车280辆。

青岛早报2016-4-8/3 记者 刘海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