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方式对纯棉色织面料折皱回复角和平整度的影响yd19336

张建祥,刘淑云,耿彩花,崔金德,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255100

投稿日期:2015-08-08

作者简介:张建祥(1968-),男,山东滨州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公司技术研发、品质管理等工作。

原载:染整技术2016/114-16

 

【摘要】对纯棉色织面料进行不同整理方式的整理,分别测试各种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外观平整度。结果表明,液氨整理、树脂整理均能提高面料的抗皱性能;液氨潮交联整理的面料折皱回复角、洗后外观平整度最好;面料的折皱回复角和洗后外观平整度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纯棉色织面料;整理方式;折皱回复角;平整度

【中图分类号】TS 1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6)01-0014-03

 

织物在使用中如果产生折皱就会影响其外观性能。抗折皱是指织物在使用中抵抗起皱以及折皱容易恢复的性能[1]。通常用折皱回复角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而洗后外观平整度能从感官上评价织物穿着服用过程中的起皱程度。将面料按不同方式进行整理,分别测试折皱回复角、平整度,分析各种整理方式对折皱回复角、平整度的影响。

1  试验

1.1  面料

平纹、牛津纺、斜纹各选一个经蓝纬白色、经纬全白色色织面料,均为精梳纯棉纱线织造。

面料1:经向100s/2×纬向l00 s/2×经密144/英寸×纬密76/英寸,蓝色平纹。

面料2:经向50 s/1×纬向50 s/1×经密l44/英寸×纬密80/英寸,白色平纹。

面料3:经向80 s/2 X纬向80 s/2×经密160/英寸X纬密72/英寸,蓝色牛津纺。

面料4:经向40 s/1 x纬向80 s/2×经密160/英寸X纬密72/英寸,白色牛津纺。

面料5:经向50 s/1× 纬向50 s/1×经密150/英寸X纬密90/英寸,蓝色斜纹。

面料6:经向80 s/2 X纬向80 s/2 X经密130/英寸X纬密90/英寸,白色斜纹。

1.2  整理工艺

1.1中的6种面料分别取15 m,按不同整理方式整理。普通柔软工艺:烧退丝光柔软拉幅预缩;普通免烫工艺:烧退丝光轧树脂拉幅预缩;液氨柔软工艺:烧退丝光液氨柔软拉幅预缩;液氨免烫工艺:烧退丝光液氨轧树脂拉幅预缩;液氨潮交联工艺:烧退丝光液氨潮交联拉幅预缩。

所有整理工艺的面料烧退、丝光工艺相同;液氨柔软工艺比普通柔软多加工液氨工序,柔软拉幅、预缩相同;普通免烫工艺与液氨免烫工艺轧树脂、焙烘是同工艺、同时整理的。

1.2.1  柔软工艺

柔软剂DTS 20 g/L;二浸二轧整理液后烘干。

1.2.2  免烫助剂及工艺

树脂整理剂554 100 g/L,催化剂590 33 g/L,纤维保护剂DL 20 g/L,柔软剂DTS 20 g/L,二浸二轧整理液(轧余率67)烘干(90℃,30 s)(150℃,3 min)

1.2.3  潮交联工艺

树脂整理剂CMC 210 g/L,催化剂CTM 1 10 g/L,纤维保护剂DL 30 g/L,柔软剂DTS 20 g/L;二浸二轧树脂整理液(含湿率6.5) 保温堆置(30 35℃,16-24 h) 水洗。

1.3  设备

WHIRLPOOL自动洗衣机、烘干机,AATCC评级观测板,Shirley型褶皱恢复仪。

1.4  测试

平整度按AATCC 124-2014测定,5次洗涤烘干循环;折皱回复角按AATCC 66-2008测试,按经向与纬向之和表示。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

其中,X为折皱回复角,y为外观平整度。

2  试验结果

2.1  折皱回复角(经向与纬向之和)测试

结果见表1

1 不同整理方式整理的面料折皱回复角测试结果 (°)

由表1可以看出,面料经免烫后折皱回复角平均提高46°,提高40%,液氨免烫则比液氨柔软平均提高24°,提高14%。液氨柔软与普通柔软相比,折皱回复角平均提高50°,提高43%,比普通免烫效果略好。避免了免烫整理存在手感差、降强、释放甲醛等缺陷且只需液氨,不用添加其他助剂。因为液氨是一种弱碱,不会对织物有任何损伤,重要的是氨可以做到接近百分之百(98)回收再利用,是一种“绿色”的整理技术[2]

液氨潮交联面料折皱回复角最高,比普通柔软平均提高131°,提高110%;比液氨柔软提高80°;比液氨免烫的提高57°。折皱回复角受纱支密度影响较大,如面料1和面料2,均为平纹组织,除液氨潮交联整理外,面料2其他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较面料1偏高。

综合来看,液氨工序可提高折皱回复角50°;免烫工序对普通面料提高46°,在液氨工序基础上提高24°;潮交联工序提高折皱回复角高达80°

2.2  5次洗涤循环后外观平整度测试结果见表2

2 不同整理方式整理的面料洗后外观平整度测试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面料经免烫后,洗后外观平 整库平均提高0.6级,液氨免烫则比液氨柔软提高0.4级。液氨柔软与普通柔软相比,洗后外观平整度平均提高0.5级,比普通免烫效果略差。

液氨潮交联面料洗后外观平整度最高,比普通柔软平均提高1.2级;比液氨柔软提高0.7级;比液氨免烫的提高0.3级。

综合来看,液氨T序可提高平整度0.5级;免烫工序比普通柔软提高0.6级,在液氨工序基础上提高0.4级;潮交联丁序提高免烫性高达0.7级。

另外,洗后外观平整度受颜色影响稍大,蓝色面料135比同组织的白色面料246平整度稍高。面料2比面料1折皱回复角平均20多度,但平整度平均低0.2级;面料6和面料5的折皱回复角差别不大,但平整度平均低0.1级。

2.3  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性分析

分别按1.4中的公式,表1、表2中的测试结果,计算6种面料折皱回复角和平整度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

3  5种整理方式整理的面料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系数

由表3呵知,如面料15种整理方式,X分别为111°161°152°183°245° X170.4°Y分别为2.2级、3.0级、2.8级、3.2级、3.4级,Y2.92级,相关系数r计算结果为0.922。同种面料不同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性都在0.90以上,正相关性较强。

影响相关性的主要原因是液氨柔软整理、免烫整理。液氨柔软的折皱回复角比免烫的稍高,但洗后外观平整度稍低,图1、图2的图形区别可明显看出 .

1  5种整理方式整理的面料折皱回复角对比

 

2  5种整理方式整理的面料洗后外观平整度对比

普通柔软、液氨免烫、液氨潮交联3种整理方式的面料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性见表4

4  3种整理方式的面料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系数

如面料1 3种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同平整度相关性按1.4中的公式及表1、表2中的数据进行计算,X 分别为111°l83°245°X179.7。;y分别为2.2级、3.2级、3.4级,Y2.93级,相关系数r计算结果为0.948。由表4可知,3种整理方式的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相关性都在0.93以上,正相关性较强。

3  结论

(1)液氨整理、树脂整理均能提高纯棉色织面料的折皱回复性能和洗后外观平整度,尤其在液氨的基础上进行潮交联整理更能使纯棉色织面料的抗皱性达到最佳。

(2)液氨柔软整理同普通免烫整理的抗皱效果差别不大,但能避免免烫整理的一些品质缺陷,成本较免烫整理低。

(3)面料折皱回复角同洗后外观平整度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

(4)折皱回复角受面料组织规格的影响较大,面料颜色对洗后外观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l]盛爱军,张建祥,耿彩花.折皱回复角测试方法[Jl.印染 2007(15)38-41.

[2]张建祥,李勇,耿彩花.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持续发展[C].2007年全国牛仔布行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