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缠枝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Yd19012

夏伶俐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收稿日期:2O15 O4 2O

作者简介:夏伶俐(1986-),女,河南商丘人,助教。

原载:山东纺织科技 2015/436-38

 

摘要文章介绍缠枝纹在明代纺织服装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法则,

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明代;缠枝纹;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028(2015)04003603

 

缠枝纹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如古代希腊罗马的科林斯式建筑上用缠枝纹来装饰,西方巴洛克时期的建筑装饰、瓷器以及纺织品上也出现很多缠枝纹装饰图案,阿拉伯国家将缠枝纹做成规则的四方连续装饰在清真寺屋顶上。在中国,缠枝纹起源于忍冬纹,起初是佛教的装饰纹样,东汉时期随着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在我国流传中不断融入本土文化。很多缠枝纹不以某一具体的植物为原型,而是概括凝练了大部分植物的枝叶特点,如同我国的龙凤一样,集合了多种花草的特征为一身,这种盘旋环绕的花枝叶蔓,得祥云之神气,取佛物之情态。

缠枝纹作为我国典型的传统纹样,以植物的枝叶为原型,骨骼呈波浪形卷曲,优雅并具有形式美,明代缠枝纹被广泛应用于瓷器、家具、玉器等器具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特征,对现代服装设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1  缠枝纹饰

中国的传统纹样在各个朝代都表现各异,有着独特的特征。明代农业和经济都得到繁荣和发展,人类对生命有了一定的掌控能力,装饰纹样也从早期的图腾崇拜逐渐转变成更直观的吉祥寓意,早期的饕餮猛兽和几何纹样被象征祥瑞的花草取代。

缠枝纹又称卷草纹、蔓草纹,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主要样式之一。常见的缠枝纹造型一般有几个典型特征:环绕的植物茎蔓构成图案骨骼,骨骼结构多为S形、回旋形、涡旋形等具有韵律动感的形式;规则而又疏密得当的叶子是装饰的关键要素,叶子形状大小错落有致;花果、动物、文字等一般较为突出醒目,作为装饰主题;缠枝纹的枝叶和花果可以是来自一种植物,也可是多种植物的组合或是一种概括的形象。在明代缠枝纹的造型题材中,吉祥寓意的装饰元素得到广泛运用,从天然植物花草到宗教符号,无论是植物类还是不同种类的题材元素,缠枝纹都能很好地进行组合[1]

2  缠枝纹在明代纺织服装中的应用

明代纺织手工业兴盛,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工艺精美,如丝织工艺、缂丝工艺、麻织工艺、毛织工艺、棉织工艺以及刺绣和印染工艺等,明代丝织工艺产生了千百种华美的图案,其中以写生式散花和各式缠枝花最多[2]。明代缠枝纹样和唐、宋、元等朝代的缠枝纹相比较,唐代崇尚浓墨重彩,色彩丰满浓郁但不够典雅;宋代纹样雅致但略为拘谨;元代富丽却流于艳俗。明代缠枝纹在造型、配色和骨骼造型上都超越前人,造型严谨而流畅,色彩明朗而和谐。

缠枝纹的装饰适应性较强,在纺织服装中可与多种纹样结合使用,如植物、动物、文字等。缠枝纹和花卉纹样搭配是使用最多的式样,寓意花开富贵,很多以多种代表吉祥寓意的花卉、果实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符号为题材,使其在同一藤蔓或枝茎上共生,共同组合成极具表现力和包容性的缠枝纹样[3],如明代织锦中的缠枝牡丹莲菊海棠纹织金绸、缠枝菊花牡丹纹锦、缠枝四季花卉纹妆花缎等[4]明代的石刻曾多次运用缠菊凤纹,在明清两代以及民国时期的云锦上,凤鸟缠枝纹曾被大量运用;人们还把喜、寿等文字穿插在缠枝纹的骨骼中,寓意吉祥长寿。

3  缠枝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缠枝纹应用形式多样,可二方连续左右排列,也可四方连续延伸,还可根据空间需求设计成单独纹样或不规则纹样。缠枝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法则:

31  繁简结合适当取舍

简化的设计手法是将缠枝纹的骨骼、色彩最主要特征,通过归纳、概括、省略的设计手法,使纹样更单纯、更简洁,在变形的过程中做到删繁就简,突出整体的美感[5]。根据服装风格,把纹样打乱重组,进行删减、添加和重组的设计。简化设计是缠枝纹常用的设计方法之一。

服装不同的装饰部位对纹样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些装饰部位可以归纳为:衣边、衣领、衣袖、前后衣身等,衣边常以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衣领、衣袖、前后衣身等一般根据各自的形状和服装风格需求以适合纹样装饰,简化后缠枝纹也可以四方连续方式延展装饰。

32  骨骼和色彩多变灵活

传统缠枝纹骨骼变化相对保守,多为S形和旋转形,要把传统的纹样做出时尚的气息,可从一些现代设计中获得灵感。现代设计中有很多颇具随机性和自由性的设计,把一些人物头像、音乐符号、建筑图像等在一定的美学规律下叠加组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骨骼形式。传统色彩应用相对稳定,配色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在现代快节奏的流行趋势下,色彩的流行是服装的关键流行要素,因此色彩的设计应融人流行色,给缠枝纹以新的活力。

33  表现手法多样

传统缠枝纹多以刺绣、织锦、印染等表现手法,现代科技的发展、服装加工技术的创新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催生了多种图案表现手法,现代织造印染技术使缠枝纹从视觉和触觉上都脱离了传统的平面图案,呈现立体化和半立体化装饰,图案表现更加生动多样化,如纱搭配蕾丝纹样、现代贴布绣等还可配合人体彩绘等多种方式表现。

4  设计实例

缠枝纹服装设计思路是首先选择明代缠枝纹原型图案,根据原型提炼单元图案并做变形设计和色彩创新设计,再根据服装款式应用变化设计的缠枝纹样。文章根据福建缠枝纹天鹅绒(见图1)图案作为设计原型,首先进行单元纹样的提取,在提取的单元纹样基础上,在保留缠枝纹神韵的前提下做变形处理,图案骨骼不拘一格,并融入了现代化的配色方法,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见图2)

变化缠枝纹在服装设计中可以作为单独纹样使用,也可排列成同色的或多色的四方连续图案应用于服装中。根据服装款式需求和装饰的位置,缠枝纹可圆可方,可长可短,好的图案设计应与服装款式、材质搭配相得益彰,凸显服装的特色,甚至有些服装对款式变化较少,把服装图案作为重点设计。

image004.gif

image006.gif

image008.gif

image013.gif

图1福建缠枝纹天鹅绒

2 单元纹样的提取与变化

3斗篷外套

4缠枝纹打底裤

    如图3所示,斗篷外套袖子和衣身相连,款式简约洗练,图案设计成对称的适合纹样。图4所示为缠枝纹打底裤,款式简练,重点表现服装的图案,用了玫红、灰、黑、蓝、黄五套颜色,基础纹样虽比较接近,但色彩的变化同样使搭配丰富而有层次感。

5  总结

缠枝纹因其美好的寓意和独特形式美,在科技和美学都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从引进到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反映一个民族对外来艺术的开放胸怀。如今缠枝纹已成为中国传统纹样中的重要内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它的发展应用中应保持创新的活力。缠枝纹有着较强的设计适应性,这些象征着祥瑞的花草图案,承载着一个民族对追求美好寓意的固有情节,缠枝纹在其“神”的传承和“形”的创新中不断延展,对它的研究为服装设计带来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杨永波.论明代缠枝纹艺术形式与设计思想[J].艺术教育,2013(08)175

[2]王静.明代缠枝纹视觉形式语言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0

[3]万剑.青花瓷缠枝纹的骨骼构成形式探析[J].艺术百家,2012(7)261263

[4]李中华;王宏付.探析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寓意[J].服饰导刊,2014(9)6669

[5]余兰.中国传统缠枝纹初探及其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