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的吸湿速干整理yd18925
李春光,李玉华,贾文琴,闫英山,吕建品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256617)
投稿日期:2015-04-25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2014ZZCX09302)
作者简介:李春光(1972-),男,山东滨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染整工艺研发工作。
染整技术2015/10;20-22
【摘要】对棉织物进行树脂整理,降低棉纤维表面能、吸水性以及其吸水后膨胀程度;同时进行亲水整理,提高水滴在织物上的扩散速率及蒸发速率。使用树脂整理7636 40 g/L、亲水性柔软剂CGS-4 30 g/L、吸湿排汗整理剂HP 30 g/L、渗透剂NR 1 g/L对棉织物进行后整理,提高织物的吸湿速干.胜能。
【关键词】棉织物;树脂整理;吸湿速干
【中图分类号】TS 1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15)10-0020-03
织物的湿透通性是服装的重要性能之一。人体皮肤出汗经服装传导至外界空间的湿通道主要有3种类型: (1)汗液在微气候区中蒸发成水汽,气态水经织物中纱线间和纤维间的缝隙孔洞扩散运移到外层空间; (2)汗液在微气候区蒸发成水汽后,气态水在织物内表面纤维孔洞和纤维表面凝结成液态水,经纤维内孔洞或纤维间空隙毛细运输到织物外表面,再重新蒸发成水汽扩散运移到外空间; (3)汗液通过直接接触以液态水形式进入织物内表面,通过织物中纱线和纤维间的缝隙、纤维间的孔洞毛细运输到织物外表面,再蒸发成水汽扩散运移到外空间。人体在无感出汗时以第一类兼及第二类为主,在有感出汗时以第三类兼及第二类为主,即织物以毛细管作用传递液态水为主。
棉织物的吸湿性能好,穿着舒适,但当人的出汗量稍大时,棉纤维会因吸湿而膨胀, 阻塞气孔,妨碍了皮肤与服装间的微气候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和湿交换,使汗液、汗汽很难通透,令人有闷热感。对棉织物采用传统的轧-烘-焙树脂整理工艺,降低织物的表面能,使织物的吸水性降低,减轻纤维吸湿膨胀的程度,并选择特定的渗透剂和吸湿排汗整理剂,达到吸湿速干的目的,从而提高服装穿着的舒适性。
1 试验
1.1 材料及设备
织物:14.6 tex×19.4 tex 590/10 cmX425/10 dm160 cm 2/1斜纹/织物(丝光后半成品)。
助剂:树脂整理剂7636(亨斯迈) ,吸湿排汗整理剂HP、渗透剂NR(拓纳),柔软剂CGS-4(扬州晨化),柔软剂3302、柔软剂LS-06(联胜),强力保护剂HLC(欧诺法)。
设备:Rapid小轧车,烘箱。
1.2 吸湿速干整理工艺
浸轧工作液(两浸两轧,轧余率60%~65%)→烘干(90℃ )→焙烘(150℃,3 min)。
1.3 性能测试
毛细管效应:参考FZ/T01071-2008《纺织品毛细管效应测试方法》测定。
润湿性(水滴铺展时间):取一块半径为10 cm大小的圆形试样,正面向上,平放在镂空的物体上。在温度(20±1)℃、相对湿度(65±2)% 的环境下,将1滴水珠在距离布面2 cm处滴下,记录织物上水珠从珠状到平铺的时间(s)。测试5个不同位置,取平均值。
快干性:采用测试织物的散湿率来表征织物的快干性。取2.0 em×2.0 em的试样3块,试样表面必须平整,经纬纱线不能扭曲,置于温度(20±1)℃、相对湿度(65±2)% 的环境下平衡24 h,称量m0;以滴定管口距离试样表面2 cm的高处,滴0.05 mL水于试样表面,称量m1 ,30 min后称量m2 ;计算,散湿率(快干性)=(m2 –m0)/(m1-m0)×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树脂整理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工艺配方:1#,丝光后半成品;2#,树脂整理7636 2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3#,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4#,树脂整理7636 60 dE,强力保护剂HLC 30 g/L;5#,树脂整理7636 8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树脂整理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
|
从表1中可以看出,树脂整理后织物的毛效、润湿性均有所下降,散湿速率有所提升。树脂整理后棉织物亲水基被部分封闭,降低了棉纤维的亲水性,织物的毛效降低。织物的亲水性降低,水滴铺展时问增加。树脂整理降低了棉纤维的表面张力,棉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的吸水性下降,织物的蒸发速率提高。但随着树脂用量的增加,织物的亲水性降低,水滴的扩散速率、干燥速率有所下降。树脂用量在40 g/L时,效果最好。
2.2 柔软剂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工艺配方:l#,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2#,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柔软剂CGS-4 30 g/L;3#,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柔软剂LS-6 30 g/L;4#,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柔软剂3302 30 g/L。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柔软剂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
|
从表2中可以看出,柔软剂COS-4的亲水性最好,树脂整理中加入亲水性柔软剂使水滴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减小,织物的毛效提高,润湿性提高,水在织物中的扩散速率加快,织物的干燥速率加快。柔软剂LS-6和柔软剂3302加入后,织物的的毛效略有降低,水滴铺展时间延长,水滴在织物上的扩散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织物的散湿率。
2.3 吸湿排汗整理剂HP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工艺配方: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 柔软齐0 CGS-4 30 g/L;1#、2}}、3#、4#、5#分别再添加吸湿排汗整理剂HP 0 g/L、10 g/L、20 g/L、30 g/L、40 g/L。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吸湿排汗整理剂HP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
|
从表3中可以看出,树脂整理中加入吸湿排汗整理剂HP使水滴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进一步减小,织物的毛效、润湿性、干燥速率指标均有所提升。吸湿排汗整理剂HP用量在超过30 g/L时,织物的毛效、润湿性、干燥速率指标不再提升。选择吸湿排汗整理剂HP用量30g/L。
2.4 渗透剂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工艺配方:树脂整理7636 40g/L,强力保护剂HLC 30g/L,柔软剂CGS-4 30g/L,吸湿排汗整理剂HP30g/L;;l#、2#、3#、4#分别再添加渗透剂NR:0g/L.1/L、2 g/L、3 g/L,测试结果见表4
表4渗透剂对吸湿速干的影响 |
|
从表4中可以看出,加入渗透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织物的毛细管效应和润湿性,对织物的干燥速率影响不大,渗透剂NR用量lg/L即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继续增加渗透剂对毛细管效应及润湿性影响不大:
2.5 生产实践
2.5.1 工艺配方
配方:树脂整理7636 40 g/L,强力保护剂HLC 30 g/L,柔软剂CGs-4 30 g/L。吸湿排汗整理剂HP 30g/L,渗透剂NR l g/L。烘干温度I00℃.焙烘温度160 ℃,时间2 min。
2.5.2 成品指标
测试成品指标结果:毛细管效应13.2 cm,润湿性1.0 s,散湿率66%。
3 结束语
树脂整理降低了棉纤维的表面张力.棉纤维表面和纤维内部的吸水性下降,对织物空隙的堵塞程度下降,提高了织物的蒸发速率。树脂整理中加入亲水性柔软剂、渗透剂和吸湿排汗整理剂。使水滴与织物表面的接触角减小,织物的毛细管效应提高,润湿性提高。树脂整理后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提高,在大量出汗的环境下穿着更加舒适。
参考文献:
[1]施楣梧,陈运能,姚穆.织物湿传导理论与实际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15(2):l-8
[2]张旭东,施楣梧,肖红,树脂整理对含棉织物吸湿速干性能的影响[J],印染,2012(1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