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yd18817

image002.jpg

表彰他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image004.jpg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12日电 瑞典皇家科学院12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发表声明说,为了设计出能够促进福利和减少贫困的经济政策,需先了解个人的消费选择,迪顿的研究强化了这一认识,他的研究改变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声明说,迪顿的研究横跨了消费的许多不同领域,主要解答了消费者如何对不同物品分配开支、社会收入及其留存比例,以及如何最好地衡量和分析福利与贫困等问题。

    迪顿1945年生于英国爱丁堡,1974年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拥有英国和美国国籍。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经济学奖是今年揭晓的最后一个诺贝尔奖项。

青岛晚报2015-10-13

说法

“他对贫苦测量有重要贡献”

    “我一直预测安格斯·迪顿能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我对他所做的工作很熟悉。”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告诉记者。

  甘犁说,安格斯·迪顿用微观家庭的数据研究家庭的经济行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家庭消费和储蓄行为,“所以,他对贫苦测量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比如,对于一个三口之家,用人均收入来衡量家庭是否贫苦是不合理的。”甘犁分析说,“事实上,三口之家的人均消费比只有一口人的家庭的花费少,因为三口之家可以共享吃、穿、住等消费。因此在测量时候,需要根据家庭的规模、年龄的不同,而做出有区别的评估。而安格斯·迪顿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的工作对衡量贫苦的标准提供了一个重要指标。”

    “安格斯·迪顿还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他的研究对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微观数据采集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甘犁说,这也是他一直预测安格斯·迪顿能得到诺贝尔奖的原因。”

    甘犁说,安格斯·迪顿的研究,对中国而言也是具有一定意义,“尽管他没有直接针对中国做研究;但他对消费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中国的家庭储蓄和消费问题,应该说这对中国而言也是有间接的意义的。

“他获奖的原因并非是基于他创立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而是基于他的一系列的研究,从而使得他在家庭消费方面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他也把发展经济学学科带入了微观领域,用微观家庭数据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甘犁评论说。

链接

经济学奖:为纪念诺贝尔设立

    诺贝尔奖目前分为6个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文学奖、和平奖以及经济学奖。其中,前5个是根据诺贝尔遗嘱创立的.于1901年开始颁发。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建行300周年时.为了纪念诺贝尔才出资增设经济学奖,次年开始颁发。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1213(北京时间1219)举行。

青岛早报2015-10-13/24本组据新华社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