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之巅yd18737

image002.jpg

    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昨晚在日本名古屋综合体育馆3:1力克日本队,以101负积30分的战绩夺得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奖杯。陈忠和率领的“黄金一代”曾在2003年夺

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并在随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实现了两连冠。11年之后,郎平率领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之巅。    新华社发

image004.jpg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1年,中国队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战胜东道主日本队.拿到了女排第一个世界冠军,那时,郎平是队内的绝对主力。34年后,中国队在第12届世界杯中同样击败了东道主日本队,拿到了中国女排的第四个世界杯冠军,这一次,郎平是主教练。此次夺魁是中国女排自2004雅典奥运会后的首个世界冠军,也是郎平执教20年来的首个世界冠军。

昨天是2015年女排世界杯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在本届比赛的最后一轮中,中国女排遭遇东道主日本的顽强抵抗,激战四局才以3:1力克对手。四局比分为25:1722:2525:2125:22。此役获胜后中国队101负斩获30分,以4分优势力压同胜场的塞尔维亚摘得冠军,同时携手塞队拿到首批里约奥运入场券。

一偿夙愿

郎平执教20年来首夺世界冠军

    “铁榔头”郎平是一个特殊的人物,球员时代她经历过四夺世界冠军的辉煌。但在教练生涯中,郎平还没有拿到过世界冠军。可以说,郎平对于冠军的渴望一点不比队员差。在老女排取得五连冠之后,中国女排一度陷入低谷。1994年,郎平临危受命成为中国女排主帅,但依旧无缘冠军教练的头衔。在世界排坛,郎平的执教能力一流,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造化弄人,无论是古巴女排还是巴西女排,都成了教练郎平的“拦路虎”。不过,在等待了20年后,在日本这个“铁榔头”梦开始的地方,她终于一偿夙愿。

    此次出征世界杯,郎平遭遇执教生涯最大考验。队内的三名主力队员陆续受伤,郎平赛前一个月根本无法安睡。在昨天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回首一路面对的困难,郎平声音沙哑哽咽,“赛前真的是一个打击接一个打击,但我的老教练袁伟民指导给了我很多鼓励,他告诉我所谓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话音至此,郎平已潸然落泪。

    在拿到冠军的同时,郎平也先人一步带领中国队拿到了里约奥运会门票,“备战里约奥运会要从零开始,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郎平表示。

接过郎平衣钵朱婷荣膺MVP

    昨天的比赛结束后,中国队员朱婷荣获了本届赛事的“最佳运动员”称号,成为继孙晋芳、郎平、杨锡兰和冯坤之后,第五位获得世界大赛最佳运动员奖的中国女排选手。在与俄罗斯、韩国等五场硬碰硬的对抗中,朱婷都拿下全队最高分,成为本届世界杯上“在强队身上刷数据”的第一人。

由于有伤在身,朱婷并没有在对秘鲁等弱旅的比赛中亮相,所出战的都是与强队的比赛。首战对塞尔维亚的比赛中,她独得24分成为得分王,进攻3117中;拦网得到6分,接了17个一传13次到位,只失误一次;对美国队的比赛中,朱婷得到17分依然是全场比赛的得分王,在美国队严密的拦防下她进攻3116中,7次防守起球全队并列第一;对韩国一战,她在第四局带伤请战,依然得到全队最高的16分,进攻35次得到15分,接一传16次到位9次。对俄罗斯队的生死战,她全场拿下29分,力压科舍列娃成为全场得分王,进攻37次得到21分,拦网独得7分,没有她在俄罗斯队高拦网面前霸气的进攻,中国队在网上很难和对手相抗衡。决赛中,她犹如重炮般不断轰炸着日本队的阵地以及在决胜局中一记惊艳的鱼跃救球,更是夯实了她MVP的位置。

    朱婷被看作是中国女排的天才选手。巧合的是,34年前,21岁的郎平在世界杯中以出色的发挥为中国女排夺冠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三大攻击手之一,从此有了“铁榔头”的称号。34年后,同样只有21岁的朱婷又以超强的攻击力为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夺世界冠军立下赫赫战功。2015年世界杯一战,朱婷也正式接过郎平的衣钵,成为又一位世界顶级攻击手。

她靠什么带领女排重回巅峰

image006.jpg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止步八强,彻底沦为世界二流,甚至连亚锦赛都只拿到第四,但这一切都在2013419日这一天发生了转折。那一天,郎平执掌中国女排教鞭,带领姑娘们一路披荆斩斩,重回世界之巅。那么,郎平究竟靠什么让中国女排迅速重新崛起?

起用新人增加厚度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女排都是几个主力队员在打球。郎平回归后在组队方面最大的改变就是组建大国家队,每次集训的名单都在0人以上,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年轻球员几乎都获得了到国家队一试身手的机会。以袁心玥为例,2013年时还是国家少年队队员的她得益于郎平的大国家队理念,有幸到国家队进行了一番历练,如今她已成为国家队不可或缺的一环。新人的迅速成熟,大大增加了中国女排的板凳厚度。

学习先进技术体系

    中国女排传统的风格是小快灵,但郎平并不满足于此,她在执教恒大女排的5年中不断引入欧美外援主攻和强力接应,

郎平()在颁奖仪式上庆祝(新华社发)

让联赛各队看到了立体进攻的效果和打法。如今,就连女排联赛的队伍也不再把后攻作为偶然的偷袭,而是把后攻作为战术体系的有机组合。目前中国女排的双主接应“立体三角”也已经初步建立。如果“立体三角”的速度起来了,加上后四以及副攻的后攻开发,那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将更加多元化。

改变老式训练理念

    2013年郎平执教国家队后立即引入了美国康复师和医生,组建起了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这是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的一次颠覆性改变。过去从国家队到地方队,男女排队员都特别喜欢蹲杠铃,很多队员因此腰部和膝关节受伤。郎平执教中国女排后,队员已经很少做这种高强度负重深蹲练习。率队去漳州集训之前,郎平要求医生和康复师对每一个队员的身体情况做细致的医学测试,然后“根据每个运动员的指标制订相关的训练计划。这种个人定制训练的理念和实践,在保障了队员健康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了队员的潜能。

打造个性化球员

    郎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美排球的不同,她特别谈到了中美两国球员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我们(中国)的球员很少问why(为什么),她们应有自己的观点。“在执教中国女排后,郎平将这些理念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了球员。比如在训练中,她不会大声斥责某一位球员,而是鼓励球员要勇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要让球员有个性,首先你就要尊重她。“比如到香港比赛之余,郎平会带着队员们到处购物,“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整天关住她们,除了排球就是排球这样不行,反正她们不会玩一整晚,累了自然会回来的。

    正是在郎平这种全方位创新的带队指导下,中国女排迅速完成了涅檠,重登世界之巅。

青岛早报2015-9-7/18  记者 李潇元

image008.jpg

青岛晚报2015-9-7/18  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