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yd18720
|
|
郎平讲述世界杯上的那些事 展望里约奥运还需提高硬实力 |
|
再见郎平,距离中国女排从世界杯凯旋已经过去了十多天。在国家体育总局排球馆,年轻的女排姑娘们在郎平的带领下训练,跟过去两年多一样。不同的是,仍然略显青涩的她们已经拥有了世界冠军的头衔。郎平说,回来之后没怎么庆祝,除了汪嘉伟(前中国男排主帅)来一起吃了顿饭。在锁定前往里约奥运会的门票之后,再次冲击巅峰的征程已经展开。在训练馆外的座椅上,郎平平静地诉说着世界杯上的那些故事,仿佛这一切都很寻常。 |
|
边调边战终夺冠 记者:这次世界杯您印象最深刻的比赛是哪一场?
郎平:其实每场比赛都有不一样的意义,总的感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松本,一直是在调整状态。突然缺了小惠(惠若琪)之后,整个在场上的配合,后排保障环节的缺失,都需要调整。像朱婷以前身边一直有小惠可以依靠,包括小惠给了她很多语言上的鼓励和沟通。突然换张常宁,是新队员,自己还顾不过来呢。朱婷不但不能依靠(张常宁),反而得多发挥作用、多承担。大家角色突然不一样了,不像刚开始我们准备时那么平静。所以,其实第一站我们教练一直在寻求一种平衡,寻求不同的阵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什么样的牌。这些掺杂在一起,第一阶段是最艰难的阶段。 第二阶段反而好些,一是第一阶段终于走过来了,该赢的赢了。第二阶段3个队相对弱一些,我们只要不“犯晕”应该没什么问题。状态也调整到自己的节奏上,感觉比之前要打得舒服一些,也知道阵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第三阶段是“血拼"了,大家都知道,3场球拼下来才有希望夺冠。这3场球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尤其是打多米尼加,俄罗斯也是。第三场对日本,并不是准备不充分,而是大家心里小算盘多一些,心情更复杂——想赢怕输,特别想早日实现冠军梦等。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这场球并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水平。 输美国队不遗憾
记者:这次世界杯唯一的一场失利是输给美国队。第一局19:17领先之后我们连丢4分.当时发生了什么?。
郎平:回看录像时,当时4分球,包括自己的失误、张常宁连续被拦。那场球主要的压力都在两个主攻身上。张常宁那么年轻,让她全挑起来不可能:朱婷挑起来了,但是曾春蕾的那个角也没开,3个支撑点断了一个半,而美国队仨都打开了。
记者:遗憾吗?
郎平:输球并不遗憾,因为当时我们不在状态。后来我们总结为什么输成这样,因为对困难准备不足。
记者:有心理的原因吗?
郎平:有啊。我们做了那么多工作,但是队员觉得今年赢过美国,跟她们平起平坐。她们又刚输了,情况不咋地。但是打起来(发现)不是自己最好状态,又扭不过来,顶不住,不够凶狠,想赢怕输,弄一起了。
记者:是不是做队员的思想工作特别伤脑筋?
郎平:哎哟喂,天天开会,天天说她们。但是,就像小孩摔跤一样,摔完才知道疼。让她们摔?哪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所以尽可能不让她们走弯路,但是很多时候需要运动员自己体会。 我的使命是传承
记者:您当年决定重新出山之前“拉了一夜的抽屉”,当时想过现在的剧情吗?
郎平:没想过这剧情。当时想着,别纠结了,要干就干。我的目标很坚定——为中国队培养新人、培养教练。我跟袁头(袁伟民)也说,我应该是老女排最后一个拿过世界冠军或参与过的。我就是要为中国女排传承一点东西,留下一点东西,不希望女排就这样沦落下去。
记者:这两年多以来,中国女排高大化的方向没有变,但是后排技术、小球串联、一传、防守明显提升,您是怎么做到的?
郎平:就是花时间、花精力,就是难啊、累啊、苦啊。我们花了50%的精力在后排(技术),其实前排(技术)还可以更好。但是一传很重要,如果没有一传你会死得很快。
记者:谁都知道一传重要,您的练法不一样吧?
郎平:都一样那就不用我了,对不对?(笑) 里约之路更艰险
记者:这次世界杯拿了冠军,明年几名重要的球员会重新归队,里约奥运会前景如何?
郎平:我感觉里约竞争肯定会更激烈,特别是我们这么多年没赢过巴西,因为她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赢别人都是在细节上,这弄一点那弄一点,积小胜为大胜。巴西也是积小胜为大胜,而且比你更精,高度还不比你低。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飞跃,包括在细节上、快速多变上等方面,因为巴西和美国都是快速多变,而且巴西比美国的后排控制球还要好。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上要有突破才行,要不然我们的竞争力很小。
还是得提高硬实力,碰大运可碰不来,因为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
|
青岛早报2015-9-21/20 欣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