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店求变yd18621
|
线上商城普遍有价格优势 岛城众多企业寻求建立“双线”互利共赢模式 |
早报讯 线上商城的飞速发展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便捷和更多地选择,更低的价格,但对线下的实体店来说,首先感受到的无疑是巨大压力。同样是面对压力,在岛城有的线下店就此沉沦,或另寻出路或成为免费的线上体验店,但更多的企业积极地寻求变革,以差异化经营和统一定价等手段,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线共赢。 |
线下店主吐槽变体验店
门外骄阳似火,可家居市场的低迷却让李经理感受不到多少热乎劲。分析生意下滑的原因,同行增多,竞争日益激烈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在众多竞争者中,一个名叫“线上”的同行越来越让李经理感到头疼。“现在有的顾客来店里买东西,不光看外形和价格,还要用手机拍图、问编号,这些顾客心里想的是什么,其实我一清二楚。”李经理告诉记者,自己代理一家品牌家居产品,厂家同时也在线上商城销售,但因为代理费、房租等原因,实体店产品价格总要比线上高一些。前两年感觉还不是很明显,但最近一段时间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有的顾客上门单纯就是把他这里当成了“体验店”。不少消费者在记下产品的品牌和编号之后,对照着拍好的照片到线上购买。无形中充当线上商城的线下体验店,这让李经理损失了相当一部分客源。 线上商城有价格优势
感受到线上压力的远不止卖家居产品的李经理一位,在探访中记者发现,小到服装、鞋帽、日化用品,大到家具、家电……线上商城与线下实体店在定价上的差异,让双方的竞争从一开始便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某品牌电视柜为例,在华阳路某家居商场,其挂牌价格为1500元。在与经销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达成的议后价格为1300元,除此之外如果需要送货上门,买家还需要承担80至100元的运送费。
而同样是该品牌的电视柜,在线上商城的价格最低只要1000元,并且货物的运费由运营商承担。相比家居、家电这些传统大件商品,品牌服装等物品在线上线下的价格差异则更为明显,售价在千元以上的服装,线上与线下的价格差异通常可以达到200元,明显的价格差异让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年轻顾客将视线全都转移到线上。 实体店优势是体验感
与线上商城相比,较高的经营成本似乎成为线下实体店难以逆转的经营劣势,但与此同时,线下商店具备的优势也是目前线上商城难以比拟的。“成为线上商城免费的线下体验店。”这句吐槽最多的话也恰恰是许多实体经营者公认的优势所在。“一双鞋子,无论线上的图片配得多么精美,等到了脚上,一不合脚便毁所有,所有的消费兴趣都会在一次次地退换货途中被消磨殆尽。”代理某知名运动品牌的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产品也同时在线上和线下销售,但从去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线下的销售成绩还是要远优于线上的,体验感和售后服务被其认为是成功的关键。 差异化经营“双线”共赢
为抵御线上商城的冲击,岛城众多企业也在积极求变,寻找“双线”互利共赢模式。其中差异化的经营模式被许多实体经营者认可,这种经营模式在一些家电销售行业体现较为明显,为了避免线上和线下销售的冲突,家电销售商对线上与线下销售的产品进行区分,对在售产品采取了包销或者定制,即消费者只能在线上或者线下购买某款产品。同样的模式被移植到餐饮行业也有不错的效果,于是经常团购美食的消费者不难发现,对于热门的销售单品通常不会在团购菜单上出现.一些冷门的菜品反而通过线上取得不错的销售成绩,不仅没有因为线上压力而使利润空间被压缩,反而利用线上的推动,使冷门菜品也实现了可观的收益。 线上线下可统一定价 除了差异化经营之外,有的企业则索性反其道而行之,彻底打破线上线下的概念,使用统一的定价和服务,从而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统一。苏宁云商集团青岛大区相关负责人董经理表示,从多年前他们便开始实行“6个统一”的战略方针,让线上线下加速融合,齐头并进,如今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网上订购到实体店取货,还能在店内通过苏宁易购网站下单。速普商城CEO陈誉仁认为,过于区分线上与线。下,将两者单纯置于一个对立面其实是不合适的,在快消品等产品的消费上和实际消费体验方面,实体店有着线上商城难以比拟的优势,而在受众面和产品种类方面,线上商城也有着自身的优势,从这两方面看两者不仅没有不可调和的冲突,反而是可以通过融合来实现互利共赢的。 |
青岛早报2015-8-13/18 记者 王晓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