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盹yd18620

image002.jpg

 

▲惬意!惬意!在这树荫下,进入梦乡。

 

image004.jpg

image006.jpg

image008.jpg

责编:张建华 孙启孟

美编:王 

审读:赵仿严

▲爸妈的肩头.是小伙伴们

最好的枕头。

▲大姐,报纸我随便拿了。

 

image010.jpg

image012.jpg

◆瞧这睡姿.适合当试睡员。

image014.jpg

◆这个大哥的功夫了不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反映了不同季节人体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夏打盹”是最常见的,夏天日长夜短,人们通常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较少,因此白天容易犯困。夏天的午后,随时随地“打盹”一下,之后会有“倍爽”的感觉。

    多数人有打盹的身体诉求,盹得厉害时,甚至站着都能迷糊一会儿,这也是平常说的“不是你想打盹就能打上盹”。各种睡姿的人出现在公交车上、公园里、海滩上、办公桌前、路边的座椅,甚至树荫下席地而睡。有坐着就能睡的“文艺睡姿”,也有霸占整个座椅的“豪放睡姿”,虽然后者有些不雅观,但他们睡得一样很香。

    专家建议,午后“打盹”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即可。白天睡的时间过长,晚上就会睡不着,造成不良循环,影响健康。民警也提醒,随时随地“打盹”要注意安全防范,别让小偷趁机盗窃。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梦在花丛中。

▲梦见席梦思。

青岛早报2015-8-17/13 记者 孙启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