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吨矿船yd18501

image004.gif

世界最大40万吨矿船靠泊董家口码头,青岛港筹建国内最大“矿石超市”

本报74日讯(记者 马正拓)74日上午,随着中国矿运旗下的40万吨“远卓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靠泊作业,青岛港成为国内首个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此次40万吨船舶的国内首航,标志着中国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为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又开辟了一条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并将对世界铁矿石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远卓海”轮是中国矿运在新加坡接收的巴西矿石贸易巨头——淡水河谷440万吨超大型矿石船之一。该船长360米、船宽65米,装载加斯巴粗粉351万吨。青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矿石进口接卸基地,每年铁矿石接卸量超过1亿吨,客户遍布国内100多家钢铁企业。

    青岛港投资几十亿,在董家口港区超前布局建设40万吨矿石码头。同时,董家口港区配套建设了400万平方米矿石堆场,一次性堆存能力5500万吨以上,均为国内港口之最。自运营以来,目前该码头已靠泊大船3595艘次,接卸铁矿石18200万吨,还创造和保持着世界铁矿石接卸最高效率,单船卸率达到10156吨/小时。

    青岛港将董家口港区定位为大宗散货物资集散中心,当前正在积极探索矿石交易新模式。筹建中国最大的“矿石超市”,即港口不仅可以接卸、堆存,更将成为贸易商就地选购交易的平台,为国内各大钢铁企业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物流通道。

    除了增加吞吐量外,还会增加作为干散货枢纽港的地位和话语权。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和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通过40万吨船舶和码头连接在一起,将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image004.jpg

74日,在青岛港董家口矿石码头,40万吨级矿石船“远卓海”轮等候卸铁矿石。新华社发

■新闻延伸

4个港口可泊4O万吨矿石船

    记者获悉,交通部、国家发改委72日发布通知,明确我国港口接靠40万吨矿石船相关政策,对现阶段40万吨矿石码头作出布局。通知确定。包括青岛港在内的全国4个港口的7个泊位可以接靠40万吨矿石船。

    青岛港是中国最重要的矿石进口接卸基地,每年铁矿石接卸量超过1亿吨,客户遍布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地的100多家钢铁企业。此次“远卓海”轮顺利靠泊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标志着中国港口散货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为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又开辟了一条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依据市场测算,利用40万吨大船运输,比传统的用30万吨以下船舶的运输模式,将为各大钢铁企业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5%以上。

    另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不断升温,贸易额从1979年的126亿美元跃升至2013年创纪录的26157亿美元,增长了近208倍。2014年以来,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拉美,成果之一就是中国航运企业与世界矿石巨头——淡水河谷签署超大型矿石船出售协议。据悉,中巴两国通过政府间,推广至铁矿石贸易的合作,中国可以保持充足的铁矿石供应,并提高在国际上的价格话语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铁矿石贸易的格局。本报记者式 马正拓

■链接

细数青岛港“几个最”

1、最大的铁矿石码头

    董家口港区除了拥有全球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之外,还拥有320万吨的转水散货泊位、115万吨散杂货泊位共5个泊位,最大水深-25米。

2、最大的堆场

    董家口港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域发展空间,铁矿石堆场面积近400万平方米,一次性堆存能力可达5500万吨以上。

3、最优设备配置

    董家口港区干散货作业所有配套设备都为目前世界上技术最前沿、性能最可靠的装卸机械。拥有31台世界领先的大型作业设备以及相配套的流动机械,能够保证每条抵港船舶的作业效率时刻保持全海区领先水平。

4、最智能化港区

    董家口港区以打造专业化、流程化、智能化为目标,实现生产指挥系统一体化运作,创新“库场管理、市提门禁、车辆计量、汽车过衡”等四大系统为一体的市提组织系统,建成集堆场、道路、地磅、卡口等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安保监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能耗、管理等信息化管理网络全覆盖。 

半岛都市报2015-7-5/A8 本报记者 周晋华 通讯员 杨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