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和性能yd18435
李强林1,2 ,黄方千1 ,蒋学军1 ,郑雄1 ,蒋禹旭1 ,佘诚1 1.纺织品生态染整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成都611731;2.先进功能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收稿日期:2014-02-21
基金项目: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2012HH0010);先进功能材料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FKT201205);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2ZA005)
作者简介:李强林(1975-),男,四川通江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
原载:印染助剂2015/4;19-22
【摘要】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400DS(HLB=7)和A105(HLB=6.5)对Ⅱ型聚磷酸铵(APP)颗粒进行微胶囊化改性.经过包覆处理后的APP水溶性降低了10倍,难溶于水,几乎不吸潮;粒径改变小,膜壁厚度小于380 nm;阳燃膨胀性能提高了47%;与有机物的相容性也显著提高,克服了常规聚磷酸铵易吸潮、相容性差、阻燃耐久性差等缺点.
【关键词】 微胶囊化;聚磷酸铵;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阻燃剂;吸潮性
【中图分类号】TQ314.24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39(2015)04-0019-04
聚磷酸铵(APP)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剂,广泛用于塑料、纤维、纸张、橡胶、木材等阻燃,并可用于配制防火涂料,有良好的阻燃效果.APP中磷、氮含量高,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小,近于中性,同时,APP分散性良好,比重小,毒性低,价格低廉,无卤无醛无重金属污染.但APP属于无机高分子阻燃剂,存在与有机高分子相容性差,有明显的吸潮性,耐水洗性欠佳,材料力学性能偏低等缺点.
许多学者用不同材料对APP进行包覆改性,采用不同囊壁材料和操作方法,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包覆方法,主要有“物理壳状”包覆和“反应型”包覆2种[1].如用聚烯烃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App[2-4]均属于“物理壳状”包覆,包覆后,材料和囊壁膜之间存在 分子键作用力而无化学键合力,囊壁膜容易被破坏,但包覆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满足大多数不需要长时间高温加工的阻燃处理工艺.“反应型”包覆是依靠囊壁材料与核材之间局部或全部发生化学反应[5-8],以共价键或离子键形式结合,核壳之间作用力强,包覆膜不易被破坏,如用活性有机硅化合物处理APP颗粒表面[9-10];但包覆工艺复杂,往往需要高温反应,且包覆后粒径增大,包覆率低.目前报道的微胶囊化APP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获得了一定的改善,较易在材料中分散,但其吸湿性、水溶性和抗水解性还不足以满足要求.
本文采用HLB值为6~7的油酸酯P400DS和脂肪酸酯A-105对Ⅱ型APP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处理,并测试了经处理后0一APP的水溶性、吸潮性、相容性、粒径、阻燃膨胀性能及热性能.
1 试验
1.1 试剂
油酸酯P4OODS(HLB值为7,固体)、脂肪酸酯A105(HLB值为6.5,淡黄色油状物)、工业乙醇、季戊四醇、三聚氰胺均为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工试剂厂),使用前未经纯化处理;11一APP(化学纯,600-1 400目,什邡太丰阻燃剂公司).
1.2 醇酸酯包覆APP
将包覆膜材料油酸酯P400DS或脂肪酸酯A105分别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5%、1.0%、2.0%、5.0%的乙醇溶液,在搅拌下缓慢加入APP颗粒,搅拌30 rain后,浸泡12 h,过滤后100 ℃烘干,即得到包覆APP阻燃剂(0-APP),产率97%~99%.包覆工艺如图1所示.
|
图1 包覆APP工艺流程图 |
1.3 测试
1.3.1 吸潮性 1.3.4 激光粒度
吸潮性是以阻燃剂因吸潮而增加的质量与其干燥时的质量比表示.将10 g APP或10 g改性并干燥处理后的APP放人f50±2)℃的烘箱中干燥处理4 h后,取l叶J立即称量(m。),精确至0.01 g,然后将样品放在温度f40+2)℃ 、相对湿度f80±5)%的恒温恒湿箱中,24、48、72 h后取 称量m ),按下式计算吸潮率,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作为样品的吸潮率(△G).
△G= |
mx- mo |
×100% |
mo |
1.3.2 溶解性
将10 g APP样品悬浮于100 mL的蒸馏水中,分别在25 和60℃下恒温搅拌60 rain,然后用离心机离心20 rain,使未溶解的APP样品沉降于底部.将上层清液转入已知质量的蒸发肌中,液体质量为m ,在120℃下干燥,称重残留物质量(m )_由下式计算改性后APP在水中的溶解度(S).
S(g)= |
m 2 |
×100 |
m 1- m2 |
1.3.3 相容分散性
相容分散性是以改性APP在溶剂中的分散情况来表示,取1 g APP加入100 mL蒸馏水、100 mL DMF、100 mL无水乙醇、100 mL丙酮、100 mL三氯甲烷、100 mL石油醚中,分别记录加入时、加入后搅拌30 min再静置60 min的分散情况.
1.3.4 激光粒度
采用jL-9000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以纯净水为分散剂,先进行背景扫描,再加入适量分散好的粉末进行测试,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得到颗粒体积分布和颗粒个数分布图.
1.3.5 阻燃膨胀性
将包覆膜材料P400DS或A105分别包覆的APP与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按质量比2:1:1混合均匀,并量出体积(V0 )后,平铺于石棉网上5 cmx5 cm的方框内,再将石棉网放于电炉上加热,使之脱水碳化、发泡膨胀至体积不再变大、无烟产生为止.再测 膨胀碳层的体积(V1 ),膨胀体积倍数(n)计算公式如下:
N= |
V1 |
V0 |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潮性
由表1可以看出,当改性剂用量为0.5%和l%时,其吸潮率高于改性剂用量为2%和5%包覆的APP.原因是改性剂用量小于2%时,包覆率和包覆效率较低,大于2%时,包覆率和包覆效率较好,经P400DS或A105改性的APP都几乎不吸潮.而未改性APP的吸潮率随时问延长显著增大,72 h后超过2.5%,这是由于未改性APP容易在吸潮后进一步水解,使吸潮达不到饱和,且未改性APP的吸潮性是加速的.
表1 不同用量P400DS改性APP后的吸潮性 |
|
注:未改性APP的吸潮率为:24h 1.01%,48h 1.52%,72h 2.53% |
2.2 相容分散性
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见表2.
表2 APP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 |
|
注:改性剂用量为2%. |
由表2可知,改性APP在水中不能被分散,溶剂几乎透明,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而未改性APP加入到水中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而在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溶剂中,情况恰好相反,未改性APP在石油醚中完全不能被分散,搅拌后也不溶解,溶液清澈透明,具有优良的疏油性;而改性APP加入到石油醚中则立即被分散,溶液立刻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底部仅有少量固体物.改性APP加入到无水乙醇、丙酮、DMF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中也可立即被分散,溶液变浑浊,搅拌静置后,浑浊溶液几乎不变澄清.说明改性APP与有机物的相容性良好.
2.3 溶解性
由表3可以看出,改性APP在25℃时的溶解度均降低8~12倍,在60℃时的溶解度均降低7~20倍,其水溶性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另外,A105包覆的APP水溶性(25 oc时降低12倍,60℃降低20倍)优P400DS(25℃时降低7倍,60℃降低8倍)
表3 改性后APP的溶解性变化 |
|
注:未改性APP的溶解度:25 时为2.42 g,60 时为6.24 g. |
2.4 粒度
由图2可知,A105包覆改性前APP的平均粒径为8.76 µm,改性后为8.98 µm;改性前d50为8.21 µm,改性后为8.52 µrn;改性前d50为13.91 µm,改性后为13.98µm,说明经过包覆后的APP粒径有稍微增加的趋势,但增幅微小,膜壁厚度小于380 nm.
|
包覆前体积分布 包覆后体积分布 包覆前个数分布 包覆后个数分布 |
图2 A105改性前后APP的激光粒度图 |
2.5 阻燃膨胀性
APP是一种优秀的膨胀型阻燃剂,测试其催化脱水成炭、阻燃膨胀性能对判定其阻燃效果十分重要.由表4可以看出,未改性APP的阻燃膨胀性较好,体积增大I1.1倍,而改性后,其阻燃膨胀性有明显的提高,且改性剂用量越大,阻燃膨胀性越好.可能原因是改性剂也是一种良好的炭源,增加了成炭量,同时能提高APP对炭源的催化脱水成炭效率.
表4 改性后APP的阻燃膨胀性变化 |
|
注:未改性APP的阻燃膨长倍数为11.1倍 |
3 结论
经过包覆处理后的APP难溶于水,水溶性降低了7~20倍,儿乎小吸潮,粒径改变较小,膜壁厚度小于380 nm,阻燃膨胀性能提高了47%,与有机物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克服了常规聚磷酸铵易吸潮、相容性差、阻燃耐久性差等缺点.在防火涂料、涂层阻燃、塑料和橡胶等阻燃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骆介禹.骆希明.结晶I型和II型聚磷酸铵的性能差异(下)[J].阻燃材料与技术,2005(6):12-14
[2] FUKUMURA C.IWATA M,NAR1TA N.et a1.Process filr producing a melamine-coated aiilnlnnitlm polyphosphate:美国,553429I[P].1996-07-09.
[3] FUKUMURA C,IWA'I’A M,NARITA N.et el.Melamine-coated ammonium polyphosphate:美国,5599626[P].1997-02-04.
[4] IWATA M,SEKI M,INOUE K,el n .Water~insolut)le anlnlonil/m polyphosphate particles:美国,5700575[P].1997-12-23.
[5] Sq、AENI)EKE H.MICHE1 S E.Hydrolysis-stable flame-retardanl agent based on ammonium ployphosphoate:欧洲,0180790[P].1 986-06-14.
[6J CIPOLLI R,ORIANI R,MASARAT1 E,et a1.Ammonium polyphosphate with amino-plastie resins:美网.557639I[P]l996-11-19.
[7]冯西宁,莪厅千,李强林.金属离子改性聚磷酸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104l31463A[P].2014-07-18.
[8]1WATA M,SEK1 M,INOUE K.el a1.Flame-retardant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ion,water insoluble ammonium potyphosphate partieles and method for producceing the patticles:美国.5945467[P].1999-08-31.
[9]CHAKRABARTl P M,SIENKOWSKI K J.Silicone surface-modified ammonium polyphosphate:世界,1 992008758[P].1992-05-29.
[10]李强林.黄方千.有机硅接枝改性不溶性聚磷酸铵的方法和用途:中国,103694742A[P].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