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漾出土一绸片yd18428

image002.jpg

4200年前中国古人已养蚕织绸 再次印证“世界丝绸之源”源自东方

image004.jpg

绢片,约公元前2750年。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

    据新华社北京625日电 一片迄今已有4200多年、出土于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的淡褐色绸片,成为人类最早利用家蚕丝纺织的唯一现存实例,再次印证了“世界丝绸之源”源自东方。如今,来自钱山漾的当代丝绸精品,将随着“中国梦丝路梦”互联互通丝路行考察团亮相2015米兰世博会,再一次将东方丝绸的风采和技艺展现在世人面前。

    据专家介绍,钱山漾遗址位于湖外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人类丝绸文明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古文化遗址。1956年和1958年,原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专家们对遗址进行的两次发掘中,发现了绸片、丝带、丝线等。

    经当时的浙江丝绸工学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切片检测,其中的绸片和丝带被确认为人工饲养的家蚕丝织物。最终经碳十四测定,这批绢片距今已有42004400年。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至少在4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养蚕织丝技术。色泽淡褐、经纬细密、平整而有韧性。4000多年的岁月磨蚀了它曾经的璀璨光芒,但是历史和文明的印迹却被永远地保存下来。如今,从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这一绸片,静静地安躺在浙江省博物馆的展厅里。学术界对她的定论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类利用家蚕丝纺织的最早实例”。

青岛晚报2015-6-26/21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