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错觉在女式职业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yd17713

肖立志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收稿日期:2013-07-29 修回日期:2014-03-03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项目(JBS14055)

作者简介:肖立志(1984-),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服装造型及结构设计等。E-mail176080684@qq.com

纺织学报2014/9127-130

 

摘要在分析视错觉原理与人体美感及服装造型关联性的基础上,以具体的设计案例,应用不同的视错觉设计方式对女式职业装肩部和胸腰部的美感进行视觉修正和装饰。通过案例类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在不同服装局部造型中适用的视错觉设计方式,即在肩宽的视觉压缩上应用长度错视和面积错视,在胸部的视觉扩张上应用面积错视和扭曲错视,以及将扭曲错视用于强化合体类女装S形造型特征。结果表明,将视错觉设计方法合理地应用到服装的造型设计中,可以对服装的美感和人体着装效果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结构设计上的不足。

关键词视错觉;服装;造型;设计;结构

中图分类号TS 94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475j.fzxb.201409012705

 

视错觉是指眼睛对形态的视觉把握和判断与其现实特征有误差的现象[1]。在艺术设计理论范畴内,视错觉主要有3种,即尺度错觉、形态错觉和反转错觉。它们所涉及到的研究案例主要是纯视觉美感的平面图例,以刺激性视觉趣味为设计目的,已具有系统的理论研究。

目前视错觉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侧重于图案与色彩方面,在意大利米兰的高级成衣设计领域,部分设计师于2012年提出并总结了色彩视错觉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规律,通过众多具体的设计案例,将色彩冷暖关系形成的图案效果设置在服装不同的部位,较好地将色彩与形态错觉、反转错觉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各种视觉趣味的设计目的;在国内服装设计理论研究中涉及到的视错觉设计方式主要侧重于各种条纹、方格及圆点波谱图案的应用,从图案本身形成的尺度与形态视错觉效果,作用于服装在整体视觉上的横向或纵向压缩与扩张,这种设计方式对于着装者整体体形美感的修饰有较直接的作用,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成衣的设计当中。目前关于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还停留在以填充的方式将色彩与图案的视错觉效果套在服装的整体外观上,其本质仍属于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在服装设计上的简单应用。本文通过若干女式职业装造型设计案例,将服装结构、人体局部形态特征与尺度错觉和形态错觉相结合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将视错觉设计规律细化到服装的造型和结构设计中的

目的。

1   视错觉与服装造型设计的关系

广义的服装造型设计指的是服装外观效果的设计,而服装从平面效果图到成衣的实践过程中特指的造型设计是除去颜色因素后的服装整体轮廓和局部细节形态的设计,是先于平面制版或成衣立体裁剪的服装款式设计阶段,即服装的造型设计是服装设计体系的源头[1]。服装造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服饰流行现状和人体微妙形态的审美取向,视错觉形式规律可以被很巧妙地应用到服装的造型设计中,通过以服装的轮廓造型或局部造型为视觉诱因,使穿着者的体态美感产生一定程度的视错觉,从而达到对整体着装效果进行修饰的设计目的。

1.1  视错觉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辅助作用

服装造型设计的目的是体现和修饰人体本身的美感,当人体的形态和比例较为理想时,服装造型设计只需将人体理想的体态美感真实地反映出来,并借助各种局部造型对人体进行装饰或点缀;当人体本身的体态美感欠佳时,便可利用视错觉设计规律对人体的比例和局部形态进行掩盖和修饰,以达到视觉美感的弥补作用[2]。在服装心里学的研究中,服装造型与人体体态美感的关系是影响服装消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大部份女性消费者来说,即使人体本身的体态已接近较为理想的程度,通过服装的造型来修饰其体态美感仍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体态美感明显欠佳的人来说,服装的视错觉设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3]

1.2  与服装造型关联性较高的视错觉类型

在视错觉的3种类型中,尺度错觉与形态错觉的设计规律与服装造型设计关联度较高,可被细化应用到服装造型设计案例中,反转错觉更多强调的是纯画面形式的视觉趣味,一般只被以图案的形式应用到服装的面料设计中[4],它的设计形式仍属于平面性的视觉传达范畴,与服装的造型设计没有明显的交集,因此,在本文的研究案例中主要是针对尺度错觉和形态错觉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尺度错觉就是视觉对形的尺度判断与真实尺度不符的现象,尺度错觉在服装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长度错觉和面积错觉。

长度错觉即长度相等的线段,由于所处环境的差异或诱导因素不同,使视觉辨识产生错觉,感觉它们并不相等。图l示出一个长度视错觉的实例。图中AB的实际长度与BC相等,但在视觉上的错觉是AB的长度小于BC,产生这种长度错觉主要是因为它们的视觉诱导因素不同导致的,AB 2点分别处于2个三角形的外角,由于这2个三角形另外2个角的位置处于AB长度中点的纵向附近,从而使AB2点的距离产生了向中间压缩的视错觉;而c点所在三角形另外2个角的位置朝向正好与4点所在三角形的情况相反,从而使BC 2点的距离产生了向外扩张的视错觉。在服装的造型设计中,一些局部造型点或线条也可以成为人体局部形态的视觉诱因,使人体的局部形态产生长度视错觉。

image002.gif

1 长度视错觉

面积错觉即面积相同的图形,由于图底关系不同或周围形成的诱导因素不同而产生面积上不相等的视觉感受,另外,因某l点集中的线形成潜在的透视结构,由于受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影响,使得同等大的图形因为不同的空间位置而产生视觉上大小不一的错觉[5]。图2示出一个面积视错觉的实例。左右2个外正方形与内正方形的实际面积是相等的,但由于黑白产生的图底关系,左边的小正方形处于大正方形的上方,即透视关系中凸起的一端,而右边的小正方形则处于透视关系中向下凹的一端,由于视觉距离的远近,而产生了左边小正方形大于右边的视错觉。在服装的造型设计中,由于服装局部造型面积大小的变化,也会使原本处于主设计元素的造型变为辅设计元素,产生图底反转的面积错觉。

image004.gif

2 面积视错觉

2  服装造型视错觉设计案例分析

21  肩宽视错觉分析

    存女职业装造型中,肩宽是影响造型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索。结构设计中的肩宽指的是肩线靠外两端的距离,在常规性的结构没计思维中,结构数据上的肩宽与人体实际的肩宽相等,即结构反映人体的实际状况[8],从而达到合体的要求。然而,因时尚潮流的变化,服装肩宽与人体的实际肩宽匹配度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并且.在风格上循环往复。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式职业装大都在肩部装上很厚的垫肩,将肩部的整体面积夸大,形成男性化的造型风格。到了 21 世纪初期,女式职业装的肩宽大都反映实际的人体肩宽,服装的整体造型呈中性化的风格[9]。但在近5年来,许多时尚女式职业装的肩部造型出现了极具戏剧化的变化趋势。一方面,在结构设汁上,肩线逐渐变短,使得肩宽在视觉上产生缩短的错觉,体现女性娇小柔美的着装效果;另一方面,耸肩设计又轮回出现,但不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肩部造型,它在结构上的肩宽反映人体实际的肩宽,耸肩造型在体现中性化干练气质的同时,又起到了女性化的装饰作用,使得服装的整体造型显得更为精致。

人体肩宽在视觉效果上的大小可借助长度视错觉原理,将服装肩部造型中的某些点或线段作为视觉诱因,来产生肩宽扩大或缩小的视错觉,图3示出肩宽视错觉案例1。图3(a)(b)(c)所示3款服装的人体肩宽是相同的,但因服装肩部造型的不同,形成了人体肩宽大小差异化的视错觉。图3(a)所示服装反映了人体实际的肩宽,肩线的外端正好是人体肩峰的位置。图3(b)所示服装2个耸肩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与图3(a)款的肩宽相等,但在服装的肩线长度上图3(b)款小于图3(a)款,这就形成了一个视觉诱因,产生了图3(b)款人体肩宽小于图3(a)款的长度视错觉。图3(c)款是一插肩袖的结构,实际的肩宽最外点距离与图3(a)款肩宽相同,但因图3(c)款耸肩的尖点偏向人体的颈部方向,2个耸肩尖点之间的长度小于图3(a)款服装2个肩点之间的长度,且图3(c)款耸肩尖点是其肩部造型中最为凸显的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视觉诱因,产生图3(c)款人体肩宽小于图3(a)款的视错觉。另外,图3(c)款与图3(b)款相比,由于图3(c)款的肩部是一个小三面体的局部造型,加上插肩袖的结构,使得图3(c)款的肩线长度被模糊化,在视觉上肩线长度仪为人体肩宽的一半,明显小于图3(b)款服装的肩线长度,这是其中一个视觉诱因,而另一个视觉诱因同样是服装肩部的最凸点,图3(c)款肩部最凸点之间的长度小于人体的肩宽,而图3(b)款服装肩部最凸点之间的长度大于人体的肩宽,这2个视觉诱因加在一起,形成了图3(c)款人体肩宽明显小于图3(a)款的视错觉。因此,借助服装肩部造型可以很灵活地在视错觉上改变人体的肩宽,而服装肩线的长短和肩部的特殊造型是形成这种长度视错觉的关键诱因。

image006.gif

3  肩宽视错觉案例1

3案例主要应用了长度视错觉,而面积视错觉在服装的造型设计中亦可发挥极大的作用。图4示出肩部视错觉案例2。图4(a)(b)(c)所示3款服装的实际肩宽是相同的,但在视觉上产生了图4(a)>4(b)>4(()的视错觉。图4(a)款与图4(b)款的肩线与耸肩造型足相同的,它们同属于插肩袖式的连领结构,领与肩部形成了同一片的装饰造型,由于图4(b)款装饰领片的面积比图4(a)款小,肩部的三角耸肩面积与插肩的领片面积比例成为了一个视觉诱因,从而形成了图 4(b)款人体肩部的整体面积小于图4(a)款的视错觉;图4(c)款耸肩凸点之间的距离与图4(a)(b)款相同,虽然图4(c)款肩部的装饰性造型面积比图4(a)(b)2款大,但其肩部造型较为密集,所形成的面积仅被视为肩部的装饰造型,其在视觉上的独立视觉区域反而变小了,这就形成了人体肩部面积缩小的视觉诱因,从而产生图4(c)款的肩宽小于图4(a)(b)2款的视错觉。因此,借助与肩部视觉关联性较高的区域所产生的面积大小变化,可以形成人体肩宽和肩部整体面积扩大与缩小的视错觉。

image008.gif

4  肩宽视错觉案例2

22  胸腰部造型视错觉分析

    在女式职业装的造删设汁中,胸部造型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胸、腰围尺度和比例较为理想的人来说,服装的造型和结构仅需反映人体真实的状况,而对于偏胖或偏瘦的穿着者而苦,就需要借助视错觉设计手法朱修饰视觉上的着装效果。尺度错觉和形态错觉均可被灵活地应用剑胸腰部的造型没计中。尺度错觉中的面积错觉可以更加直观地使胸部产生向外扩张的视觉效果,图5示出一个胸部视错觉案例。图5(a)(b)(c)所示3款服裟除领部造型的差异外,它们在胸腰部的轮廓、袖子及其他局部造型都是相同的。正是由于在领部造型设计上应用了面积视错觉设计手法,使胸部造型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化视错觉。3款服装的实际胸宽是相同的,人体胸部的实际丰满程度亦是相同的,似在视觉上形成的胸部丰满程度是图5(a)<5(b)<5(c)款。图5(a)款的领部面积最小,从图5(b)款再到图5(c)款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领部整体面积的扩大,成了整体胸部造型中极为明显的视觉诱因,从而产生了人体胸部更为丰满的视错觉。

5案例中应用了面积视错觉进行胸部的造型分析,而在女性体态美感和服装造型关系中,胸与腰的美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之问的比例协调关系,它们之的美感程度是相互衬托、互为前提的,

image010.gif

5  胸宽视错觉案例

因此,胸部与腰部的造型与结构设计往往是相互联系的。在实际的体态美感中.胸与腰的围度数据决定了胸腰部的美感程度[10]。而在造型设汁中,可利用形状视错觉手法对胸腰进行视错觉修饰。

形状错视指的是视觉对形状特点的感知与真实状况不符的现象,形状错视大都由于相关因素的诱导、干扰、或是由于背景环境的影响,导致视觉映像发生变化,使形状发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现象。图6[5]示出一个扭曲视错觉的实例。图中的2个正方形原本是直的线段,因各自所处的环境诱导作用而产生了扭曲的视错觉,这种扭曲可被用于服装的胸腰造型设计中。

image012.gif

6  扭曲视错觉

对于大多数的女性来说,着装心理趋向于胸部更为丰满,腰部更为纤细,而这便可应用衣身部分的切割线或装饰线的弧度及其扭曲方向来对胸腰的造型进行装饰。图7示出了胸腰视错觉案例。

7(a)款与图7(b)款的服装轮廓是完全相同的,其差别在于上身的切割线形状的不同,但由此便产生了图7(b)款的胸部丰满程度大于图7(a)款且图7(b)款的腰部小于图7(a)款的视错觉,这是由于图7(b)款上身的切割线在胸部位置向外扭曲,形成一个视觉诱导作用,使胸部产生向外膨胀的视错觉,而其线条在腰部是向内集中的状态,也形成另一个视觉诱导作用,产生了腰部向内收缩的视错觉。图7(b)款与图7(c)款相比,其服装的外轮廓仍是相同的,但产生了图7(b)款胸部比图7(c)款丰满,图7(c)款腰部比图7(b)款纤细的视错觉。

7(c)款的上身切割线与图7(b)款相似,但其向外抛出的弧度小于图7(b)款,使得图7(c)款在胸部的视觉诱因弱于图7(b)款,从而产生图7(c)款胸部丰满程度在视觉上弱于图7(b)款的视错觉。图7(c)款的腰部比图7(b)款多了2组向内集中的线条,与其胸腰部的线条一起形成了一组向腰部汇集的线条组合,这种线条组合在腰部产生的视觉诱因明显强于图7(b)款,从而产生图7(c)款的腰部比图7(b)款纤细的视错觉。

image014.gif

7 胸腰视错觉案例

3  结论

受穿着场合与服装功能属性的限制,女式职业装的造型设计往往不能过于夸张,局部的造型元素大都须体现端庄与干练的风格,由于服装的整体轮廓较为贴近人体真实的轮廓,因此,局部的造型设计在保证服装风格协调性的同时,还需巧妙地对穿着者的体型美感进行修饰。如设计案例应用了尺度错觉和形态错觉对女式职业装的局部造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具体的结论如下:

1)在肩部造型设计中,以服装的肩线长短为视觉诱因时,服装肩线向内缩小,便会产生人体肩宽向内缩小的视错觉;以服装肩部装饰性造型所形成的面积大小为视觉诱因时,服装肩部装饰性造型所形成的视觉区域面积的缩小,同样会产生人体肩宽向内缩小的视错觉。

2)在胸腰部造型设计中,服装胸部轮廓和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以领部造型为视觉诱因时,领部造型面积的扩大,会产生人体胸部向外扩张的视错觉;除以领部造型为参照对象外,其他处于胸部视觉区域内的装饰性造型同样也可以成为产生胸部视错觉的视觉诱因;在胸腰部造型设计中应用扭曲视错觉原理时,从肩部到腰部之间的弧形切割线组合可以成为产生胸部视错觉的诱因,当切割线的弧度越往胸部外轮廓靠拢,所产生的胸部向外扩张的视错觉越为明显;当以腰部为中心形成向肩部、服装侧缝及下摆发散的曲线组合时,便会产生腰部造型向内压缩、变得更为纤细的视错觉,线条组合越为集中,所产生的向内压缩视错觉就越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SIMONE GuereiniIntesrating design and fashion marketing}J]Journal of Global Fashion Marketing20123(1)l-4

[2]赵孟超.徐旭兵.不对称悬垂摺服装的造型特征及没计方法[J].纺织学报,201233(7)106-110

[3]ABBAS A KhorasaniJAVAD S FadardiMABZIYEH S Fadardiet a1Effect of praetice Versus information on the visual illusion [J] Neuroseience Bulletin2007(1)32-36

[4]肖立志.女装造型设计元索的延续性研究[J].装饰.2013(1)116-117

[5]蓝先琳.平面构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3-28

[6]BATIHA KhaleSALAIMEH Safwan Al BESOUL Khaldoun A ADigital art and design[J]Journal of Sciences2006(3)52-56

[7]PATRICK FrankDa hip6tcse do design[J]REVERRevista de Estudos da Religiao2007 C2)37-43

[8]肖立志.女装领部的刨意式结构研究[J] 纺织学报.201334(11)124-130

[9]ANDY PenalunaKATHRYN Penaluna. Assessing creativitydraw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Ks creative design educators[J]Education+Training2009(8)718

[10]DRAPER N RPUKELSHEIM F  An overview of design of experiments[J]Statistical Papers. 2008(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