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及孕期防辐射服装yd17606
刘舒婷,马玉儒,李敏 东华大学,上海200051
收稿日期:2013-05-05
作者简介:刘舒婷(1990-),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
原载:山东纺织科技,2014/4;45-47
【摘要】文章通过对孕期防辐射服装的原理、标准、材料、结构、品牌等各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得出以银系纤维为主的孕期防辐射服装是目前市场热点,网络平台是防辐射服装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未来孕期防辐射服装将在新材料和新技术助力下兼具功效和舒适性等结论。
【关键词】电磁辐射;孕期防辐射服装;防辐射纤维;防辐射织物;孕装品牌
【中图分类号】TS10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3028(2014)04-0045-03
1 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具有波的一般特征。是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之后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第四大污染源,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大量应用,其威胁将会日益严重。
人类进化过程已适应了自然界的电磁场。通常我们所说的电磁辐射,指人工电磁波辐射。比如人工制造的高压系统、电子设备等,像空调、电脑、微波炉、手机、X光放射线发生器等,在正常工作时均产生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热效应指体内水分子受到电磁辐射后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非热效应指人体器官和组织内电磁场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稳定有序状态遭到破坏,继而引起体内损伤。累积效应指前两者对人体的再伤害和多次累计伤害。
其中,电磁辐射对胎儿影响最为严重,在孕期的三个阶段,都可能对胎儿智力、免疫力造成损伤,多为流产、畸胎的诱发因素。因此,孕期女性多为防辐射服装的民用受众。
2 孕期防辐射服装
2.1 屏蔽机理
孕期防辐射服装通过织物达到防辐射目的,而目前织物的屏蔽原理,不管是涂层类还是纤维混纺类,其实质均为采用低电阻的导体材料,利用电磁波在屏蔽导体的表面反射、内部吸收及传输过程损耗而使电磁波能量传递受阻,以达屏蔽作用。
通常屏蔽材料对空间某点的屏蔽效果用屏蔽效能SE进行定量评价,SE越大,表明屏蔽效果越好,计算公式[1]如下:
SE = A + R+ B (1)
也可用反射率、吸收率、透过率[2]分别进行表示:
A =100 - T - R (2)
式中:A 为吸收损耗量;R为反射衰减量;B多次反射衰减量;T 为透过量。
对于不同的电磁波,其电磁防护的着重点各不相同,一般低频取决于反射,高频取决于吸收,利用材料的导电性,增加对电磁波的反射率;利用材料的磁性,提高对电磁波的吸收率。此外,织物的厚度,紧度,组织结构等也是屏蔽性能的影响因子[3]。
2.2 标准制定
中国防辐射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CPPA)于2013年12月12日网上公布的信息显示,历时三年的防辐射服装标准有望出台,国标《防辐射服装电磁辐射效率的测试方法》已进入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阶段。
而此前,国内外对屏蔽织物屏蔽效能的测试主要有远场法、近场法和屏蔽室测试法3大类[4];测试标准主要有《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1988)、《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BG10436-1989)或根据ASTM 规定测试。
对于大多数辐射源的电磁辐射,其电磁频率一般在30~1000 MHz,在此范围内,屏蔽效能SE至少要达到35 db,才能做到有效屏蔽。屏蔽效能小于30 db为差,30~60 db为中,60~90 db为良好,90 db以上为优[5]。
2.3 材料发展
2.3.1 纤维开发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导电纤维均可用于防辐射纤维的开发。不锈钢、铜、铝、镍等电导率高的金属纤维是传统的屏蔽材料,仍以涂层、镀层、交织等方式出现在防辐射面料中[6]。
银纤维是目前市场上的热门品种,常用的金属元素按电导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银、铜、金、铝、钠、钼、钨、锌、镍、铁,而银是金属元素中导电性最好的材料。此外银具有最有效抗微生物的性能,可以贴身穿着并且对人体有益。
目前通过纳米技术,在一个基础纤维(一般选用锦纶纤维)表面镀银,这种银锦纶纤维牢度强,同时保有原丝的可织造性,是目前防辐射纤维开发的重点[7]。
2.3.2 织物进展
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织物的可分为三类[8]:
(1)防辐射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或交织物
防电磁辐射纤维与普通纤维混纺或交织,然后通过机织或者针织织造工艺生产而成。这样织物兼具普通纤维的服用性能和防辐射纤维的屏蔽能力,在市场上颇受喜爱。目前,防电磁辐射的纤维有很多:金属纤维,如由不锈钢、铅、铝等材料制成的纤维,常见的以超细不锈钢纤维为原料的混纺面料,不锈钢纤维含量约为20%,电磁屏蔽效果十分理想。朱正锋等人[9]采用不锈钢纤维条与
粘胶纤维复合混并条等纺纱工艺,研制出质量分数从1~40 %的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在防辐射领域的应用相当可观。
(2)防辐射涂层织物
采用导电磁性物质或者含电磁波吸收剂的涂层剂对织物进行涂层,使其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此类防电磁辐射纺织材料具有一定的功效,且加工简便,但由于涂层易脱落,经不起洗涤,使其屏蔽性能不能持久,而且手感差,不透气,目前市场前景暗淡。
(3)防辐射镀层织物
将铜、镍、银等金属采用溅射、真空金属镀膜等技术牢固均匀地敷在织物表面,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导电膜,这样的织物具备抗电磁辐射功能,附着力较涂层强,但耐久性较差。不过,镀镍致癌;镀铜易氧化,且不耐腐蚀;镀银虽然成本高,但其金属用量较少,重量最轻,在服用性能上与普通纺织品非常接近。因而以银系纤维为主的防辐射服装是目前市场热点。
2.4 结构处理要点
孕期防辐射服装的结构设计自然要符合孕妇装的结构设计特点,服装款式应简洁、大方、舒适、安全及易于穿脱,多以H 型和A型为主,以前面穿脱或宽领套头类服装较为适宜[10]。
但作为功能性服装,必须兼顾屏蔽效能,则要考虑到服装中缝隙和孔洞开口等对屏蔽效能的影响。避免缝隙和孔洞的天线效应造成服装本身成为电磁波辐射器。当然,这与波长和缝隙、孔洞大小有关,较为复杂,但对于人体的电磁辐射防护,服装自然不能成为完整的屏蔽体,因此,还是从“大肚”着眼,织物跟进,对于低频磁场,可利用多
层服装达到最优的屏蔽效应。
2.5 孕期防辐射服装品牌市场研究
防辐射服装品牌是随着孕妇装的不断发展创新而逐步显现并且专一化的。分析我国市场上的防辐射服装品牌,从营销特点上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以“优加”“婧麒”为代表的注重科技含量,科技创新的前沿派,优加是国内银纤维面料革命的发起者与领跑者。新研发出的“彩色银纤维系列”,解决了银纤维氧化后穿着效果差的技术难题,新研发的“桑蚕丝银纤维系列”,是当前顶级防辐射服面料,为Burberry等大牌所用。
二是以“添香”“爱家”为代表的老牌防辐射厂商,认知度高,覆盖面大,品质扎实优良。
三是以“奇妮”“十月妈咪”为代表的中高端时尚派,设计团队强劲,追逐时尚潮流。奇妮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孕装品牌,其在防辐射服装的市场上也占得先机,连带效应颇为显著。“十月妈咪”高薪聘请小S代言,颇受年轻辣妈关注。
四是以“富逸”“婧麒”“家家乐”为代表的电商主体网络营销派,网络平台推广手段多样而有效。
3 防辐射装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的电磁辐射防护服比较雷同,处于同质化竞争的状态。应着眼于更合理的结构设计,使之兼顾多方面的功能,兼顾功效性和舒适性;此外,应设计不同屏蔽效能等级的电磁辐射防护服,以适应根据现场电磁场强度和暴露限值标准所确定的不同大小的屏蔽效能要求。
4 结论
本文就原理,标准,材料,结构,品牌等各方面对孕期防辐射服装做了文献及市场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孕期防辐射服装通过混纺、涂有或镀有低电阻导电材料的织物达到屏蔽电磁波的目的。(2)以银系纤维为主的孕期防辐射服装是目前市场热点。(3)网络平台是防辐射服装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4)未来孕期防辐射服装将在新材料和新技术助力下兼具功效和舒适性。
参考文献:
[1] 钱照明,程肇基.电磁兼容设计基础及干扰抑制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2] Renata Redondo Bonaldi,Elias Siores,Tahir Shah.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characterisation of several conductive fabrics for medical applicati0ns[J].Journal of Fiber Bio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2010,2(4):237-245.
[3] 潘颖,朱平,董朝红.电磁防护纺织品的研究开发[J].染整技术,2007,29(3):4-7.
[4] 张丽娟,李瑞洲,邢国江.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屏蔽效能测试与研究口].上海纺织科技,2010,38(2):17-19.
[5] 程岳超,赵晓明,王瑞.电磁屏蔽织物发展现状及其屏蔽效能评价[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2):58-60.
[6] 施楣梧.防辐射纤维及其纺织品研究[J].纺织导报,2013,(5):90-93.
[7] 刘梅城.银系纤维性能及应用[J].棉纺织技术,2013,4(4):266-269.
[8] 郝秀阳,云高杰.防电磁辐射纺织品的种类及其产品标准[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4(2):42-43.
[9] 朱正锋,王军华.不锈钢纤维及混纺纱性能探讨[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8(4):22-24.
[10] 文妙.孕妇体形与孕妇装结构的设计关系[J].艺术与设计,2008,(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