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识经济大会yd17527
|
|||
首届全球知识经济大会昨揭幕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建议青岛进军高科技领域 |
|||
昨天,2014首届全球知识经济大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共有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会,包括两名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此外还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投资家、金融家和知名企业高管等。本届大会到9月23日结束。 |
|||
|
首届全球知识经济大会开幕,一名参会代表在现场拍照片。 |
||
|
|||
举办如此规模的知识经济大会在青岛乃至山东尚属首次,堪称知识经济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大会以“转型、创新、跨越”为主题,采取多个论坛同时进行的方式举办。
大会形式丰富,亮点众多。主旨会议为“财富经济论坛”,另外还设有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创新运营商和企业集群、科技与教育创新、新材料和创新生物医药和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服务业及新模式商务发展、创新金融和投资、文化创意产业与遗产保护、高端旅游业、智能交通与运输、中小企业的驱动力等10个平行论坛,以及低碳地球峰会等5个配套会议。同期还将举办智慧城市研讨会、创新型国际大都市研讨会、与创新导师面对面等相关活动。我市相关高校、机构和企业的代表也参加会议并参与对接交流。
会议指出,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青岛高度重视知识引领和创新驱动。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够达成更多的合作意向,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专家表示,在能源日益枯竭、传统经济亟须向新兴经济转型的今天,知识经济作为新兴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以其创新速度快、覆盖面广、专业渗透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体现一个国家新兴经济创新能力的新兴产业。本次会议在青举办,将在我市更好地了解当前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汲取国际先进理念和智慧,借鉴前沿创新成果,吸引业界精英到青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
|||
诺奖得主看中国 |
|||
|
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服务业将成中国主要产业
在昨天的主题论坛中.2010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发表了《中国与欧洲经济的增长与转型》演讲。他表示,中国3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改革。二是农村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红利.使中国的商品在国际上较有竞争力。从短期来看,中国依然有人口红利,但从长期看,随着 |
||
工资福利的增长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减少。这些优势将逐渐消失。克里斯托弗预测,下一个10年,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中,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的主要产业,成为吸引就业的主力。同时,他也看好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克里斯托弗还指出,在支柱产业的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速或许有一定下降,失业等情况也将不可避免,政府应提前采取措施应对。
克里斯托弗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因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而获得诺奖。 |
|||
|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建议青岛进军高科技领域
“我对青岛的发展提出三条建议。”在主题论坛上,2004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表示,希望青岛进军高科技领域,建立一流的科研机构,并实施人才战略。
爱德华演讲的主题是《崛起的东方还能挺多久》,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相当乐观。他表示,只要中国不断完善经济制 |
||
度.尤其是法律和监管方面的制度.中国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并会成为一个富有的先进工业化国家。
“在外贸和投资方面.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另外东方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而人均所得仅为西方国家的20%,因此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等东方国家更有发展的空间。”爱德华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是美国的“损失”,而将让全世界受益。在爱德华眼中,好的经济政策要鼓励多元、要开放。“开放会带来竞争,竞争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他说。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因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而获得诺奖。 |
|||
青岛早报2014-9-22/13记者刘汉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