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养蚕yd17221

记者探访莱西养蚕人的收获季——

image002.jpg

新闻核心

    蚕宝宝,脱衣裳,脱一件,变个样,脱了四件旧衣裳,变成一个茧姑娘……这首大家熟悉的儿歌,唱出了蚕茧整个生长过程。前昨两天,记者在莱西多个乡镇采访发现,忙碌了近一个月的养蚕人到了收获季,看着蚕宝宝从吐丝到结茧,是蚕农最高兴的时候。据介绍,莱西养蚕人主要分布在200多个村庄,产量和品质在整个山东省排在前列。

image004.jpg

不到一天功夫,蚕茧就结满了。

喂养:

一日三餐伺候蚕宝宝

    “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因为这些蚕宝宝需要精细的照顾。”前天上午,莱西市河头店镇大岚村蚕农王仁波和妻子一大早就赶到自家的桑树园,开始采摘桑叶。老王说,要让蚕宝宝吃上最新鲜的桑叶,这样才能保证蚕宝宝按时吐丝结茧。

    在老王的养蚕大棚里,挂着一个温度计,上面的温度显示25℃。老王介绍说,蚕宝宝最适合在这样的温度下生长,一旦温度过高或过低,就会影响蚕宝宝的生长速度。如果到了天热的时候,他就会把大棚的所有透风窗全部打开;而到了温度较低时,就要在大棚里生起炉子,为蚕宝宝取暖。

    王仁波和妻子熟练地把新鲜的桑叶放在一张蚕板上,不一会,许多已经成长的蚕宝宝便爬到了桑叶上,开始吃起来,由于大棚里的蚕宝宝足有数万只多,所以蚕宝宝吃桑叶时会发出沙沙声。就这样,从幼苗到成虫,老王和妻子每天都会呆在大棚里,看着蚕定宅宝宝一天天长大。

惊喜:

一个茧最长抽丝15公里

    “你看,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了。"昨天上午,在莱西姜山镇姜山二村苏广芝的养殖大棚内,许多蚕宝宝已经爬上了一张张带着小方格的木板上,开始吐丝结茧。苏广芝介绍说,蚕宝宝吃桑叶后身体慢慢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便开始脱皮,脱皮约需要一天的时间,期间不吃也不动,叫“休眠”。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4次,在成为大虫后一周时间,开始吐丝结茧。

    苏广芝小心地将一张张蚕茧板挂到空中,这样便于蚕吐丝结茧。而有的蚕结得快,有的则结得慢,快的已经将自己包在了一层白色的蚕茧里面,而慢的还在寻找吐丝的地方。老苏说,蚕宝宝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做茧的丝最长可以抽到15公里长。蚕宝宝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10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雌蛾花4-5个小时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慢慢死去。

收获:

  送往工厂抽丝做衣

  “莱西蚕农产出的蚕茧,都送到了烟台、威海等地的工厂抽丝加工。"莱西丝绸公司经理孙智良介绍,菜西养蚕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河头店、姜山和夏格庄等乡镇,目前约200多个村庄有蚕农。“养蚕的单位按张计算,一张蚕上大约有25万只蚕,形成蚕茧后,大约能收获百余斤。”莱西姜山镇蚕茧站站长李作旭介绍,蚕茧一年中有春、夏、秋中和秋后四次收获季,按目前蚕茧每斤25元左右的价格算,每张蚕能收入2500多元,一个大棚里最多有4张蚕,一季收获就过万元,一年能赚4万元左右。

image006.jpg

蚕农魏之卿在大棚里照顾蚕宝宝

 

image008.jpg

image009.jpg

姜山镇蚕茧站站长李作旭对蚕农进行技术指导

结出雪白的蚕茧

青岛早报2014-6-12/19记者 康晓欢 通讯员 吕文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