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的染整技术开发yd17018

郝丽红.李永伟      青岛华绵水洗制衣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200

收稿日期:2013514

作者简介:郝丽红(1969-),女,工程师,总经理。主要从事纺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

原载:针织工业,2014/150-51

 

摘要采用竹黏纤维棉混纺纱与涤纶纤维交织,开发了一种新型天鹅绒面料,介绍了该面料的特点。根据竹黏纤维的特性.改进了该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采取织布、抖布停放24 h130 环烘、剪毛、预定形、合缝、染色、脱水、整绒、烘干、二次剪毛和二次定形等工序,成功开发出了新型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关键词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竹黏纤维棉混纺纱;涤纶;染整技术

中图分类号TS 190.6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4033(2014)01-0050-02

 

1  面料开发

1.1  面料的组织结构

18 tex(32s )棉竹(3565)+8.3tex36 f(75 D36 f)涤纶天鹅绒面料。其中,含棉29.5,.55.0%,涤纶15.5 地纱为涤纶丝.圈纱为棉竹混纺纱

1.2  竹黏纤维的特点

我公司开发的这种天鹅绒面料所使用的竹纤维是竹黏纤维,是将竹打成浆后做成浆粕然后再纺丝而成,其加工方法与黏胶相似,所以具有黏胶的一些特性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加工方法,造成这种竹黏纤维和一般的竹纤维不同,纤维的断裂强度、弹性以及可染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给染整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这种竹黏纤维仍旧具有一般竹纤维的一些优点: 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放湿性和较强的耐磨性,纤维的悬垂感以及穿着舒适感比较好。同时具有抗菌保健功效。

1.3  面料的特点

这种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由于竹黏纤维的织入,赋予织物更多优良的功能:具有手感柔软、滑爽、有光泽,吸湿透气性好、悬垂性好等特性,比较普通的涤棉天鹅绒品种,其绒面给人一种丝绸般的感觉。

1.4 面料的加工技术

竹黏纤维棉混纺纱与涤纶的搭配给这种新型天鹅绒面料带来了特殊功能性,但同时给这种新型面料的染整工艺带来技术难题。公司对于传统涤棉交织的常规天鹅绒的染整工艺比较成熟,但是这种工艺用在竹黏纤维天鹅绒上不适合。由于竹黏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弹性下降,以及竹黏纤维不耐碱和氧化剂的特性,使面料的可染性有所降低,致使常规工艺加工出的面料绒面很不美观:面料绒面凌乱无规则,布面折痕严重,完全没有天鹅绒的风格。为此,公司针对这种面料的特点,从染料、助剂、工艺以及设备等方面人手,对旧工艺进行优化和开发创新,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解决了面料的质量问题,从而顺利地开发出了新型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

旧工艺流程:织布开幅环烘剪毛合缝染色脱水环烘二次剪毛定形。

新工艺流程:织布直接开幅卷筒抖布停放24 h130 环烘剪毛预定形合缝染色脱水整绒烘干二次剪毛二次定形。

1.4.1  织布

要求织布下机后直接开幅卷筒,避免毛坯布长期存放挤压造成线圈杂乱,减少布面折痕

1.4.2  毛坯抖布后停放24 h

毛坯抖开布筒后,让其在自然状态下停放24 h,使面料毛坯充分收缩均匀,确保毛坯在进行下工序前状态稳定均匀,减少坯布折痕、收缩性不均、克质量不均等质量问题。

1.4.3  130℃环烘

以前使用辊筒烘干机在毛坯剪毛前90 辊筒走一遍,生产效率非常低,并且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利用空气柔软机130环烘30 min,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并且现在改用130高温环烘,使地纱涤纶丝收缩抓紧圈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剪毛后圈纱的脱落掉毛问题。

1.4.4  毛坯剪毛

经过130环烘后的毛坯圈向一致并站立,利用剪毛机将线圈剪断,剪毛要充分,避免漏剪或者剪毛刀钝造成剪毛不平等问题 这一步很关键,直接决定最终的天鹅绒效果。

1.4.5  预定形

由于竹黏纤维弹性降低,在染色前需进行预定形,可尽量使竹黏纤维在染色前状态稳定 通过比较试验,预定形的布面效果要明显优于不预定形的,面料绒面光滑平整不凌乱。

具体工艺条件:

定形机    8

温度      190

车速      18m/min

风量      100%

超喂      20%

1.4.6  合缝

预定形后进行合缝,绒面朝内,这样能减少面料绒面在染色机内的摩擦以及染液对绒面的冲击。

1.4.7  染色

a.前处理工艺的改进

由于竹黏纤维不耐强碱以及氧化剂,将旧工艺采用烧碱和双氧水进行染色前氧漂,改为使用碱性很温和的纯碱和少量的双氧水对面料进行前处理:同时加入一种针对竹黏纤维的氧漂保护剂,降低了对竹黏纤维的损伤,避免破坏竹黏纤维,使面料更能体现出竹黏纤维的功能。

b.染色工艺的改进

由于棉纤维和竹黏纤维对活性染料的反应相差很大,两种纤维上染同步性和上染率存在差异,所以在选择活性染料时,要经过对比试验选择对两种纤维上染同步性和上染率差别不大的染料,这样最终面料整体颜色比较均匀美观 在涤纶分散染料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沾色较轻、各项牢度好、上染温度相对比较低(125)的染料,以减轻高温对竹黏纤维的损伤。

染色时采用大浴比,在染缸中加大高温和低温浴中柔软剂的用量,控制好染机辊筒转速和染色压力,使面料运行顺畅,减少了面料在染缸内的摩擦挤压。

1.4.8  柔软

使用吸水性好、不含脂肪酸的硅油,使面料手感蓬松柔软、滑爽、悬垂性良好,并且确保了面料的吸湿放湿功能,又能改善竹黏纤维的弹性,使其在染色过程中倒下的绒尽量弹起。

1.4.9  脱水

这种面料在湿状态下极易出现挤压痕,这些挤压痕在后面的定形整理过程中很难消除掉,所以应在染色出缸后第一时间安排脱水,减少一次脱水量,脱水后第一时间安排进行下道工序进行生产,减少面料的折痕等质量问题。

1.4.10  整绒和烘干

试验采用了一种新式的整绒烘干技术 传统的环烘技术不仅生产效率极低,生产成本高昂,职工劳动强度太大,而且在加工此面料时会产生严重的毛羽情况,新技术不但完全解决了以上问题,还赋予面料理想的光泽效果。

1.4.11  二次剪毛与定形

烘干后的面料需进行二次剪毛,剪掉绒表面在染色和烘干过程中造成的一些杂毛,使面料绒面更加光亮平整。

经过剪毛后的面料冉进行二次定形,使面料平整、形态稳定。具体工艺条件除定形温度为130 ,其他与预定形相同。

2  结束语

经过一系列染整工艺的开发创新,推出了新型竹黏纤维天鹅绒面料,该面料的绒面效果达到了以前涤棉天鹅绒的效果,并且面料更加柔软光亮,给人以丝绸般的感觉,且保持了竹黏纤维的特有功能,得到客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