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青岛开放30年yd17001
|
|
市档案馆举办《见证青岛开放30年》展览活动4天时间接待700多名参观者 |
|
|
市民参观市档案馆《见证青岛开放30年》展览。 通讯员周兆利摄 |
早报讯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正式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30年来青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纪念这一影响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进程的伟大决策,市档案局(馆)、市政协文史委联合青岛日报、青岛早报等主流媒体举办《见证青岛开放30年》大型展览活动,并向市民免费开放。记者昨日了解到,该展览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4天来接待参观者达700人次,通过图片、实物的展出,让市民真切感受30年来身边生活的变化。 市民争相入馆参观
昨天是5月4日,恰好是青岛被列入第一批沿海城市30年的日子。一清早还没开馆,市档案馆门前就聚集了不少前来参观《见证青岛开放30年》大型展览的市民,他们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随后还有不少市民络绎不绝地赶来。实事上,像这样的参观热情,从5月1日正式展出以来就在持续发酵中。
在展览现场,记者注意到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同时也有年轻的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他们有人不时拿出手机来拍照,而且不时听到人们的惊呼声。“快来看,这件蝙蝠衫,我也有过一件。"市民秦女士兴奋地说,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不久,人们的穿着发生了很大变化,什么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等都是那个时代非常红火的服饰,而展出中的假领子也是那个时代生活还不富裕特有的服饰,看了展览后,勾起了她很多过去生活的回忆,感觉事情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引黄济青工程,我当年也参加过,看看照片里有没有我啊。”今年61岁的市民陈先生指着一张老照片说,至今他还能记起当年修水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他们推着小车拉土,虽然特别累,但想到能解决青岛的吃水问题也就不觉得苦了,一晃眼巳这么多年了。 30年身边事更有亲切感
市档案馆副馆长韩晓麟告诉记者,为了纪念青岛被列入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从今年年初开始,他们就开始筹备这次展览,通过媒体的支持和协助,向市民和社会征集了300多张照片:200多件实物等,再加上很多有价值的馆藏,选取了30年来影响岛城发展和体现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显著变化的30件大事,通过照片、实物和档案等方式,将30年来城市和市民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真实呈现在市民面前。“3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30年来青岛发生的巨变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这次展览贴近群众,因为展现的都是大家身边发生的事情,看了特别有亲切感和认同感。"韩晓麟说,展出4天来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市民、单位、团体等自发前来参观,接待人次达到700多,特别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很多大学生和游客都前来参观,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这30年来的变化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参与过或见证过,看到照片和实物感觉特别亲切,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让他们通过展览看到了过去到现在的变化,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 展览免费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首次展出了市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实物展品,包括市政府与国外缔结友好城市的协议书、友好城市赠送给岛城的珍贵礼品;北京奥运会向青岛赠送的奥运会服装、奥运火炬等展品;还有青岛最早生产的黑白电视机、录音机等家用电器,以及通过向市民征集的老物件和老照片,总共有300多张照片和200多件实物,展示了时代的变迁。从5月1日起,《见证青岛开放30周年》展览免费对市民开放,展出时间预计为3个月。期间:除周一闭馆外,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市民都可以前往参观,节假日不休。团体参观可拨打市档案馆电话85813375预约,展览地点在延吉路148号市档案馆展览中心。 |
|
青岛早报2014-5-5/5 记者 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