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服务yd16734
|
改革路线图明确:2020年在全国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新闻提示 16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意味着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进程开始提速。此次会议由财政部主办。财政部副部长刘昆在会上说。2014年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将在全国全面推广,力争“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统一有效的购买服务平台和工作机制,2020年在全国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方向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国办指导意见发布后,财政部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研究,积极推进地方和中央部门开展工作,各地也建章立制,部署新一年试点,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对于下一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此次会议提出,关键要解决好“买什么”、“谁来买”、“向谁买”、“怎么买”和如何“买得值”等问题。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改革意识,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等工作,发挥好财政牵头作用。
此外,要增强规则意识,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形成中央与地方衔接配套、操作规范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体系。同时,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样化的模式和路径。加强宣传培训和调查研究,确保购买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
利好 政府购买服务 民企将获巨大订单
有业内人士指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提速有望撬动巨大市场订单,在服务业领域加快“去行政化”,通过简政放权引入民间资本,在缓解政府投资压力的同时将释放巨大的市场需求,激活服务业大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并为社会组织带来发展的“春天”。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打破行政垄断等体制性障碍,推动市场化改革,可以有力促进我国服务业开放,催生大量社会组织等市场主体,助推服务业发展,吸纳更多社会就业。”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说。
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的“短板”。也是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潜力所在。当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层次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特别是关系民生的养老、家政、社区服务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滞后。
“社会组织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说,当前,我国社会组织总体规模仍偏小,政府“放权”将为其带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9.2万个,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3.7个,尽管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早在201O年,法国每万人拥有11O个社会组织,日本97个,美国57个,新加坡14.5个,巴西13个。 此外,按照国际平均水平,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约占整个经济活动人口的4.4%,目前我国这一比重还不到1%,如果国内社会组织发展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则至少可以增加3000万个就业岗位。 |
释疑 “买什么”?“向谁买”?财政部详解政府购买服务路线图 |
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政府购买服务无疑是一项重要举措。16日召开的全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会议勾勒了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的改革路线图。今后政府可买哪些服务、谁来购买服务、谁来提供服务……针对改革关注的五大热点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进行了解读。 |
“买什么”:需合理确定购买范围和目录
明确哪些服务可以买、哪些不能买,是顺利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政府购买服务实践的难点所在。
对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向社会购买。而财政部已初步确定将农业部、教育部等19个中央部门纳入2014年度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计划,涉及艾滋病防治、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等近30个项目。
刘昆说,解决好“买什么”问题,需合理确定购买范围并明确购买目录。
他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发展转型关键期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各地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同时应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并采用先易后难、逐步扩围的原则逐步增加购买内容。 “谁来买”:需准确把握购买主体 厘清各方关系
政府购买服务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谁来购买,即明确购买服务的主体。刘昆表示,购买主体要严格按照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规定,即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也可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向谁买”:应规范市场准入 培育市场主体
刘昆指出,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包括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同时,鼓励事业单位参与提供公共服务。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力量相对薄弱,急需支持和培育。刘昆说,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社会组织不可或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刘昆表示,在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过程中,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和财政支持力度。 “怎么买”:健全购买机制 完善购实程序
“怎么买”问题是关系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能否推得下去、取得实效的关键。刘昆指出,首先要明确资金来源。应明确政府购买服务只是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改进,不是新增一块财政资金要在既有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
为确保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不走偏、不变样、可持续,购买流程科学合理,应坚持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从购买主体部门预算安排中解决的原则,根据批准的部门预算,由各部门安排购买服务计划,并报财政部门后实施。这样,既不改变现有预算体系,也不会增加预算审核难度,干扰预算正常编制,还可以有效打消一些部门以为新增资金的“误解”。
同时,与传统政府采购不同,政府购买服务今后受益范围将多为人民群众,应适当放宽条件,创新购买方式:在购买方式上给地方、部门和市场主体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 如何“买得值":加强绩效管理和监督
政府购买服务涉及国家治理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和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的变革,是对我国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度调整和革命。在推进中,要解决好“买得值”问题,亟须加强监督和管理。刘昆提出,信息公开是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必须坚持的原则。要抓紧建立健全购买服务信息平台,无论购买什么,采取什么方式购买,都尽可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采购网站等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平等参与竞争,严禁转包行为和暗箱操作。
同时,大力推进购买服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对购买服务项目数量、质量等进行考核评价,确保购买服务效果。此外,要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全过程监督。 |
青岛早报2014-1-17/35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