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订中职学生yd16527
|
|
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前两三年到中职学校“预订"学生采取订单式培养或冠名班的形式 |
|
临近年末。明年毕业的大学生又要迎来就业季,相比于本科生的就业难.中职学生则轻松很多.绝大部分学生甚至刚进校门就已经被企业预订。不少企业纷纷通过“冠名班”的形式进学校抢人。 |
|
|
|
学校课堂接近实践 |
电子学校的企业冠名班学生在上课 |
近九成学生被预订
近日在山东轻工工程学校的冠名班签约仪式上,26个班级被企业冠名,冠名班共有学生1020人,占到年级学生总数的86%。学校副校长孙焕利告诉记者,其实打算冠名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企业更多,但学校考虑到为学生将来的就业质量把关,选择的都是发展有前景、安全有保障的企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到校签约的基本上都是大中型企业,除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青岛中集冷箱制造有限公司等大型名优企业之外,今年该校冠名班企业行列中还将有方正模塑、华仁药业、海立美达股份等企业。
冠名班联合办学的方式,将实行订单式培养,第一年在学校进行理论及专业知识学习,第二年由学校和企业双方进行实践教学培养,第三年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在冠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冠名班授牌后,校企双方就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校企一体化培养人才、冠名班培养、顶岗实习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校服务蓝色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对接。
据介绍,从2007年开始,山轻工就开始与企业通过“冠名班"的形式联合培养学生,冠名班里60%左右的学生到冠名企业工作,“毕业时企业和毕业生可以双向选择,没有到冠名企业工作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被工资更高的.中小企业吸引走。”孙焕利说。 |
|
学生上课像上班
记者调查发现,青岛职业技术教育订单式培养、企业冠名班是从2007年前后兴起的,几年下来。冠名班几乎在每所中职和技工学校里都有,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目前正在运行的企业冠名班在青岛足有三四百个,学生数量上多的四五十名,少的也有十几名,而今年已经毕业的冠名班有近百个,绝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了下订单的企业去工作。
记者了解到,订单式培养最早开始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科类,比如数控、模具、机械、焊接、工程设计、电子等,原因是这些专业的操作性强,需要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实习设备,学校需要借助企业来完成教学。青岛电子学校副校长陈伟告诉记者,企业在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教学计划的调整、车间内先进设备的实习,以及学校为鼓励学生而设的各类奖学金,都有利于学生成为优秀技工,而为了留住人才,有的企业直接把学生的在校时间也计算进了工龄,这样上课就相当于上班了。此外,企业每周都派车间的工程师及培训部门负责人来授课,将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带进学校,不但提高了学生水平,也让教学队伍的层次获得不小提升。
不过记者了解到,随着订单式培养的深入,冠名班早已经不限于工科类专业,不少服务类专业企业也开始进入学校联合举办冠名班。青岛均豪物业公司在青岛城管学校设立了冠名班,目前这个班还没有毕业生,总经理孙信雪告诉记者,现在物业公司招聘属于比较低端的,公司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所以尝试与学校联合培养人才。
孙信雪说,包括他自己在内,公司的一些专业人员都会定期到学校里给学生上课,灌输一下企业文化,帮助学生做一些职业生涯的规划,同时也邀请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对企业形成一个忠诚度,这样毕业之后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会比较高,工作起来比较稳定。“这样的学生肯定比直接从招聘会上招聘的员工更好用。”孙信雪说,在城管学校的冠名班是个尝试,效果好的话会加大冠名班的规模,或者跟更多的学校联合进行人才培养 |
|
人才短缺逼企业早出手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我市目前高技能人才缺口多达1O万。严重阻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以及技能大赛成为快速培养适用人才的主要模式,企业对“金蓝领"的需求不停扩大,却一直招不齐所需人才,而订单式培养、冠名班等联合办学形式的出现,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招工难,“基本上可以提前一两年锁定一批员工。”一名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表示,尽管五六十人的冠名班根本无法满足企业上百人或者数百人的用工需求,但起码可以找到一批骨干力量,据介绍,冠名班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大都是技术骨干,有这些撑起来之后企业的生产局面就可以打开了。
“公司给我的任务就是招聘,不然就没法完全开工,人手不足影响生产对每个企业都是巨大的影响。”岛城一家模具生产企业的招聘负责人表示,他们想招的“金蓝领”.一方面要具备合格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必须有足够高的操作技术,只有两方面都强的才能在工作中解决层出不穷的难题,冠名班和订单式培养,也正是在这种人才竞争中应运而生的。 |
|
毕业到就业 角色转换快
陈子飞是山东轻工工程学校2011届毕业生,从2010年到上汽通用五菱顶岗实习至今,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年多的时间。“上学的时候我所在的汽修班就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冠名班。”陈子飞说,在学校期间他就接触过上汽通用五菱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到学校给学生做过介绍,当时他就对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他更是觉得在这家公司就业比较有发展前途。
陈子飞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从老家北川来青岛复课的学生,他学习非常刻苦,利用仅有的三个寒暑假,先后参加钳工、汽车二级维护等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钳工组第一名,汽车二级维护第二名的优异成绩。陈子飞目前在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发动机总厂装配车间负责生产线上发动机的调试与检验,工作三年中,先后被评为发动机总厂优秀实习生。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优秀实习生,毕业后成为上汽通用五菱公司定点培养的潜力人才。
陈子飞告诉记者,因为在学校阶段接触过上汽通用五菱的企业文化,因此到了企业之后很快就能融入到企业中去,现在陈子飞每月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后是3000元左右,除了工资以外,企业在节假日和厂庆日时会发放奖金。一年下来也能发1万元左右,跟其他同学相比。陈子飞目前的收入不算高,但他自己比较满意。“从我进单位以来每年都会涨工资。估计下个月又要涨了,这次涨15%左右。”陈子飞说在这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去年他代表上汽通甩五菱青岛分公司参加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发动机装配调试项目比赛,取得全市前十名的优异成绩。 |
|
青岛早报20131120/11 本组撰稿摄影 记者 臧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