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输油管线爆燃yd16516

习近平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

image002.gif

image004.jpg

   112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山东青岛,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这是习近平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看望慰问伤员。新华社发

11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山东青岛,考察黄岛经济开发区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爆燃事故抢险工作。这是习近平看望遇难者家属。    

新华社发

 

image006.jpg

    早报讯  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山东考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下午专程到青岛,考察黄潍输油管线事故抢险工作。他强调,这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王勇随同考察。

    1122日上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泄漏引发重大爆燃事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习近平得知消息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山东省和有关部门、企业组织力量排除险情,千方百计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并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措施,坚决杜绝此类事故,并要求国务院立即派出领导前往指导抢险搜救工作。

    两天来,习近平一直关注着事故抢险工作,惦记着在事故中受到损失的群众。24日下午,习近平抵达青岛,就在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陪同下,来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分院。看望慰问伤员、医护人员和遇难者家属。他走进病房,先后来到受伤群众姜瑞芬、薛淑美、徐之泰、孙桂山病床前,同他们亲切握手,仔细查看伤情,鼓励他们配合治疗、安心养病。习近平同医疗专家代表一一握手,肯定他们关键时刻迅速行动、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救死扶伤精神,希望他们劳逸结合、科学调度、再接再厉,确保每个伤员都得到精心治疗。习近平在看望遇难者家属时,对他们亲属的不幸遇难表示哀悼,希望他们节哀制痛、树立生活信心,表示党和政府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安排好大家工作生活。他要求有关部门要一家一家把善后工作做细做实。

    随后,习近平主持召开会议,听取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事故现场总指挥部总指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的汇报。

    听取汇报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这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令人痛心。目前,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山东省委和省政府、青岛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事故处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尽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遇难者后事,安慰好家属,安置好群众生活。对这次事故要抓紧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习近平强调,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中央企业要带好头做表率。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管严抓。

  习近平指出,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习近平指出,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

    习近平最后指出,冬季已经来临,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高发期。希望大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丁薛祥、肖亚庆、黄明、翟青、徐科、黄淑和、孙华山、陈建安,省市领导李群、雷建国、张新起等参加活动。

——一位中石化幸存者的口述

    新华社青岛1124日电  24日,记者从中石化集团公司了解到,两天前“中石化黄潍管线爆燃事故”发生时。现场共有中石化施工人员21人。其中,除1人站位较远外,9人遇难,8入失踪,3人受伤。

    在爆燃前约五分钟,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副处长邢玉庆因处置海边溢油,离开了输油管道漏油点,侥幸逃过一劫,也成为目前能够找到的最接近首发爆燃点的幸存者之一。

    他的回忆为人们了解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提供了参考。

    以下是他的口述——

    早晨520分左右。我在山东潍坊家中接到运销调度科周科长的电话,说青岛黄岛区有原油泄漏,相关科室已经赶往现场.我们青岛输油站站长在指挥。我意识到,这意味着应急预案已经启动。

    随后,我又接到上级指示。让我尽快赶到青岛漏油现场.支援抢险。

    6点时.青岛输油站站长又打来电话说,海面上开始见油,地方安监和环保部门的人员已在现场。我620分出发,路上雾很大,到青岛下高速时约820分。

    8点半前后,我赶到漏油现场看到。有十几个施工人员,一旁公路上还有社会车辆往来穿行。我感觉交通秩序有点乱,需要实行交通管制,就让公司公安科长黄岱打110报警,希望警方增加警力。

    当时.漏油点路面已经挖开了一个近3米长、2米宽、2米深的作业坑,路面上的油污已基本清理干净。

    有一个4人的抢修队在现场,还有管道科三四个人,青岛站站长和管道工都在,还有一些公司内部的消防员。后来得知,我们系统一共有21个人在现场。

    这时,我接到安全科长的一个电话说,海边溢油现象严重。因此,我立即赶往海边参加处置。到海边大约840分,看见地方相关部门的人员也陆续前来,包括安监、环保、海事和市政的人,穿着样式不同的服装。

    1010分,我又赶回漏油点查看情况。当时现场基本没有作业,因为这个点的漏油处置已基本结束。

    青岛输油站站长告诉我,现场已清理干净,现在确实没有油了,漏的油从输油管下面的地下排污暗渠流走了。我下到坑底看了一下,漏油的位置在输油管下部,有一个约两个巴掌大小的洞。从当时的情况看。处置这样的问题需要换掉一截管道,这不是我们自己能办到的,需要报告上级。

    从坑里上来,我又返回海边继续处置溢油。我一边打电话一边离开了漏油点,当时看到结束作业的工友们都站在一旁,后来知道他们所站位置正处在发生爆燃的暗渠顶上。这些人大部分我再也没有见到。

    1020分左右,我站在海边,突然听见两声爆燃,前后间隔三五秒钟,方向就是我刚刚离开的丽东化工厂附近。第一爆燃点离海边排污口只有几百米,十几秒之后,海边排污口出现明火。

    我赶紧给公司输油处处长打电话报警,时间在1023分至24分。随后,又给110打电话报警。时间在1026分至27分之间。

青岛早报2013-11-25/1,2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