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亿保障房专项资金被挪用yd16203
|
|
审计署:10佘万户家庭违规享受保障住房或补贴 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 |
|
审计署9日发布的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除了上述专项资金挪用的问题外,公告指出,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另有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 此外.34个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1.83万套.另有5333套住房被有关单位、个人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出租等。45个项目未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手续用地1433.16亩。12个项目将建设用地601.53亩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 |
|
|
|
公告指出,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督促相关单位积极整改,截至2013年6月工资7日,有关单位已取消不符合条件保障对象资格5.27万户,追回违规领取补贴4431.15万元,收回或清理被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98万套,追回被挪用的资金40.63亿元,已补办19个项目1235亩用地批准等手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和规范529个。下一步,审计署将继续跟踪整改情况,适时公布整改结果。
此外,审计向相关部门移送违纪违规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26起,涉案金额2487.17万元,涉案人员55人,相关部门正在依法查处。
审计署表示,由于涉及项目、单位和人员等具体情况较为繁杂,已将问题和整改情况编表列示,可在审计署网站查询。 |
|
揭秘 |
|
近58亿元保障房专项资金被挪用.一些资金甚至被用于投资理财、发放工资、缴纳罚款等;600余亩保障房用地被违规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近2.4万套保障房被违规出售或挪作他用;近12万户家庭违规享受保障房……审计署9日公布的一份审计清单,捅出了保障房在资金、土地、分配、使用等各环节存在重重挪用“黑洞”。
这份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结果显示.贵州、湖南、甘肃等27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城市存在种种违规问题。记者梳理这份审计报告发现:违规问题暴露出四大“黑洞”。
黑洞一:专项资金被挪用
湖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公司用财政拨付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69亿元,购买信托产品1000万元;陕西省太白林业局、长青林业局挪用棚户区改造资金349.4万元发放工资;河北邢台保障住房投资公司在专项资金中列支办公经费近百万元;吉林白城市中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将廉租房建设资金240余万元,用于缴纳非法占地罚款及商业用地出让金;重庆市城投建设集团用公共租赁住房补助资金2亿元支付非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款……。
在中央将保障房建设作为重大民生举措、地方政府普遍反映资金筹集压力大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却将宝贵的资金挪作他用,更令人瞠目的是。这种违规行为并非个案。审计报告显示,360个项目或单位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57.99亿元。用于归还贷款、对外投资、征地拆迁以及单位资金周转等非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支出。
黑洞二:专用土地被违规用于 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
贵州锏仁市碧江区近500亩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竟被用于该区新行政中心建设;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汤原农场等3个农场以危房改造名义取得土地,变相开发商品住房;吉林省竹澳星海房地产公司以经济适用房名义,变相开发建设部分商品房,并向社会销售。
此次审计署跟踪审计共发现,12个项目将建设用地601.53亩用于商业开发等其他用途。 黑洞三:建成保障房被违规出 售或挪作他用
审计发现,34个项目代建企业等单位违规出售保障性住房1.83万套,另有5333套住房被违规用于拆迁周转、转借出租等。
例如.甘肃兰州国资投资(控股)建设公司违规将6623套保障房对外出售;河北石家庄市3个经济适用房项目的3230套房被作为商品房销售:西安市安达房地产开发公司违规销售经济适用住房1316套……。 黑洞四: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
审计结果显示,10.84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提供不实资料、相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3.89万套、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另有1.13万户家庭重复享受保障性住房实物分配2975套,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37.55万元。
例如,鄂尔多斯市东胜区1452户保障对象不符合条件违规获得住房保障,涉及保障性住房1048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44万元;深圳市938户保障对象不再符合条件仍享受住房保障待遇;陕西西安市929户保障对象不符合条件违规获得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资格;山西临汾市911户保障对象不符合条件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
审计署社会保障审计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些问题本身,审计机关已要求相关单位纠正,并将继续跟踪后续整改情况,督促整改到位。
这些问题说到底是一些地方没有把中央重视、百姓期盼的民生工程真正装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影响了政府形象,伤害了民心。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胡光伟说,有理由质疑,这些挪用乱象背后,是否存在权钱交易、失职渎职等违法乱纪行为?各地上报的住房保障“成绩单”中还有多少水分和泡沫?对于这些疑问.不能“一改了之”,而是应深挖倒查严究,一定要有处罚的结果,真正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为今后繁重的保障房建设和分配工作套上“紧箍咒”。 |
|
青岛早报20130810/21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