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蚊子yd16125
|
|
|
|
今夏岛城蚊子迟来一个月 种类也从上世纪50年代的23种降为7种 |
|
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准备诱蚊器 记者王建亮摄 |
|
新闻提示
夏天到,蚊子如期而至,据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监测显示,今年因为气温偏低,蚊子也“迟到"一个月,6月底的时候,他们才监测到。蚊子今年为何迟到?我市对蚊子如何实行监测?蚊子的种类有哪些呢?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专家揭秘了我市蚊子的“前生今世",蚊子的种类已经从上世纪50年代的23种降为现在的7种,其中外来蚊子白纹伊蚊最凶猛,咬人最厉害。 |
|
现象 今年的蚊子迟到了一个月
每年5月份的时候,岛城市民就要开始受到蚊子的侵扰,但今年直到本月初,市民才渐渐体会到蚊子的威力。蚊子迟到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负责室外环境的蚊子监测,他们的监测数据印证了市民的感受。该科主任姜洪荣昨天告诉记者,他们在室外布置诱蚊灯,诱捕蚊子,往年在5月份的时候就能逮到蚊子,但今年一直到6月底才发现蚊子的踪影。
“我们在室外环境设置了多个监测点,这些点的选择包括居民家、绿地公园、医院、牛棚等。"姜洪荣告诉记者,6月底的时候,监测点同时逮到了蚊子,其中以居民家监测为例,工作人员在晚上五六点钟来到居民家,把诱捕灯放在居民家中,很快,就有蚊子“落网”。 |
|
揭秘 【如何诱捕蚊子?】
诱捕灯模拟人呼吸
昨天,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诱捕蚊子的全过程。“整个诱捕过程可以说是智能诱捕,有一个装置能够不断往外喷出二氧化碳。”工作人员揭秘说,蚊子的感觉很灵敏,它感觉到有二氧化碳呼出,以为是有人存在,就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到诱捕灯上。诱捕灯很科学,里面设置了一个吸气装置,蚊子一靠近,就被吸进了罐子内。
工作人员表示,诱捕蚊子一般是在傍晚五六点钟,也就是日落时分,因为这个时间段蚊子比较活跃,进入了觅食期。工作人员使用诱蚊灯,从日落20分钟后连续诱捕6个小时的蚊子,第二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蚊子种类、性别并计数,统计出蚊子的密度指数。
记者了解到,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雌蚊最爱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能飞多远?】 短则数百米长则数十公里远 “水对蚊子来说至关重要。”姜洪荣告诉记者,蚊子一共有3个形态都是在水里度过的,分别是幼虫期、卵期和蛹期,到成蚊才离开水面。根据蚊虫种类不同,飞迁活动亦不同,有的仅飞数十至数百米,有的则能飞出1-3千米,有的种类飞行能力甚强,如刺扰伊蚊飞程达数十公里之远。在自然条件下,白纹伊蚊的飞翔能力比较弱,风和日丽时,一般约为5O-1OO米,最大的飞翔距离约为400米。蚊虫多数在栖息场所、血食来源处及产卵地之间往返飞迁。
据介绍,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 【常见蚊子有几种?】 我市从23种锐减至7种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内放置了不少蚊子的标本,姜洪荣说,我市常见的蚊子一共有7种,分别是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东乡伊蚊、刺扰伊蚊、朝鲜伊蚊、白纹伊蚊,其中东乡伊蚊主要生活在海边,刺扰伊蚊主要生活在农村。在牛体上所捕获的蚊数最多,吸羊、马、驴、猪等家畜血次之,吸人血者较少。
白纹伊蚊就是市民见到最厉害的蚊子,身上有白色的点点,曾被市民称为“海军衫"蚊子。
从目前来看,我市蚊子的种类比以前少了不少。姜洪荣给记者展示了一份资料显示,是上世纪50年代,青岛的专家对蚊子做的调查,当时的调查显示,青岛蚊子的种类达到了23种。减少的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蚊子能越冬吗?】
“冬眠"蚊子能活数月 蚊子能越冬吗?对于这个问题,姜洪荣表示,蚊的越冬主要取决于气温,气温在10℃以下时,蚊虫进入越冬,而到寒冷冬季来临时,雌虫进入滞育状态,隐藏于较为温暖、潮湿、空气不大流通的地方,不食不动。
蚊子的寿命有多长呢?记者了解到,在自然条件下,蚊虫的寿命不易测定。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机体本身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主要与蚊种、气候、营养、天敌等有关,一般雄蚊通常可活2-3周,雌蚊在夏天可活1月左右,而许多越冬成蚊,可活数月之久。凡对病原敏感而寿命又长的蚊种,传播疾病的作用也大。 |
|
危害 蚊子传播80种疾病
蚊子主要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昆虫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了。蚊子咬吸了含有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后.经过一个相当时期就具有了感染性,再叮咬没有免疫力的人时就可以使被咬者发病。 |
|
青岛早报20130707/7 记者 王磊江
实习生 陈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