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用无醛P-N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与应用yd16010

姜鹏1岳森2 李文霞1,3,孔佩1     1.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2.雅美(潍坊)化妆品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500

3.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收稿日期:2012-06-29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KM201210012001)

作者简介:姜鹏(1988-),女,辽宁朝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纺化助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通信作者:李文霞(1966-),女,山西朔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环保型纺化助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原载:印染助剂,2013/46-10

 

摘要以三聚氯氰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制备出一种三嗪类系膨胀型无醛阻燃剂.通过IR H-NMRC-NMRP-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阻燃剂的粘度、含固量、磷含量和酸值等性能指标.利用所制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pH焙烘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优化了阻燃整理工艺.TG分析结果显示,阻燃整理棉织物的裂解温度下降了约80℃,残渣量增加了近4倍,表明织物不易燃烧.洗涤12次后,仍能达到国家B 级标准,表明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关键词三聚氯氰;亚磷酸三甲酯;棉织物;无醛阻燃剂

中图分类号TQ314.24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39(2013)04-0006-05

 

有机磷阻燃剂的阻燃性能优良,符合阻燃剂市场无卤、无甲醛的发展要求,已成为阻燃剂研究的热点.三嗪类膦系结构[1-3]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含磷量也较高,且满足P-N系膨胀型阻燃剂[4]酸源、碳源、气源协同作用的阻燃机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三聚氯氰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类系膨胀型阻燃剂.探讨了该阻燃剂的合成条件,及其在交联剂参与条件下整理棉织物的工艺和整理后织物的性能.

1 试验

1.1 材料及仪器

试剂:三聚氯氰、亚磷酸三甲酯、丙酮、异丙醇、氨水、磷酸均为分析纯,JFC为化学纯.纯棉斜纹织物:161.5 gm240根/cm×37根/cm.仪器:DF-10IS型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LA-BOROTA 4000型旋转蒸发仪(德国Heidolph集团)JMU50T台式轧车(北京纺织机械研究所)LCK-08织物阻燃性能测定仪、SBDY-2便携式白度仪(上海沪粤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QJ21 1B-高低温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1.2  阻燃剂的合成

在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直形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三聚氯氰和适量丙酮,搅拌均匀后,保持05 滴加亚磷酸三甲酯.滴加完毕后,升温至50℃,保温反应3 h旋蒸除去溶剂丙酮和副产物CH C1等,得淡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即阻燃剂.反应方程式如下:

image002.gif

1.3 阻燃整理工艺

配制整理液(阻燃剂X gL,交联剂Y gLJFC 2 gL)浸轧(浸二轧,轧余率100)预烘(100℃,3min)( cI=3 min)皂洗水洗烘干.

1.4  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红外光谱(IR):采用Nicolet Nexus 670FT-IR光谱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分辨率8 cm-I扫描64次;测试方式:衰减全反射(ATR).核磁共振(1H-NMR13C-NMR31P-NMR)谱:采用Bluke 600 MHz液体核磁共振仪进行测试.样品管:5mm核磁管;溶剂:CDC13.

电喷雾质谱(ESI-Ms):用Micromass Quattro premier XE液质联用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电喷雾电离源(EsI);溶剂:c H3OH.

1.5 阻燃剂的物化性能测试

粘度: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

含固量:准确称取阻燃剂1 g左右,置于已恒重的坩埚内,在105110℃下烘34 h至恒重.用下式计算阻燃剂含固量

含固量=

烘后阻燃剂质量(g

×100

烘前阻燃剂质量(g

磷含量:将含磷有机物用浓H2SO4和浓HNO3混合物溶解,使磷变为PO43-,再将后者转化成为磷钼酸铵[(NH4)3P04·12MOO3沉淀,称量.

    酸值:以乙醉为溶剂.酚酞为指示剂,用K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10 s不褪色为终点.

1.6  阻燃整理织物的性能测试

    垂直燃烧性能:按GB/T 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测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长度.

    断裂强力:按GBT 3923.1-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l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牢的测定条样法》测试.

    白度:按GB/T8424.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试.

    手感:将织物的手感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I2345,规定宋整理纯棉织物的手感最好,为5.整理织物数值越小,手感越差.

    耐洗性:按C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测试。

    TC:采用Seiko 6300型热重分析仪测试.测试条件:氮气气氛.载气流速20 mLmin,升温速率lO℃/min,温度20-700.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构表征

2.1.1  红外谱圈

1中,2981.172858.74 cm-1-CH3的伸缩振动峰:1487.591549.Ol cm-1为三嗪结构中C-N的伸缩振动峰;l245.80 cm-1P=O的伸缩振动峰;1021.3lcm-1P-0-C的伸缩振动峰;838.61 cm-1为三嗪结构中C-Cl的伸缩振动753.48 cm-1P-C的伸缩振动蜂.由此可知,合成的阻燃剂与目标产物一致.

image004.gif

1 阻燃剂的红外谱图

2.1.2 核磁谱图

2中δ=4的单峰为-OCH3H的吸收峰δ=7.256的单峰为氘代氯仿的溶剂峰。

image012.gif

2 阻燃剂的 1H-NMR谱图

3中,δ=55的多重峰为-0CH,中c的吸收峰,δ=175的多重峰为三嗪环上C的吸收峰δ=77的三重峰为氘代氯仿的溶剂峰。

image014.gif

3 阻燃剂的13C-NMR谱图

4δ=2.5的多重峰为P的吸收峰

image018.gif

4 阻燃剂的 31P-NMR谱图

2.1.3  ESI-MS谱图

5中,南ESI-MS分子离子峰330.2(M-H)661.1(2M-H)可知,该阻燃剂与目标产物基本一致.

image020.gif

5 阻燃剂的ESI一一MS谱图

综上谱图可知,合成的阻燃剂与目标产物一致.

2.2  阻燃剂物化指标

密度1.59 gcm3;粘度4.37 Pa·s含固量84%;酸值271.46 mgKOHg;磷含量19.5.

2-3  影响阻燃整理效果的因素

2.3.1  阻燃剂用量

由表l可知,未经过阻燃整理的棉织物极易燃烧损毁长度为300 mm,即完全损毁;而经过阻燃整理的棉织物阻燃性能明显提高,损毁长度明显降低,不易燃烧,且阻燃性能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大而增强.但阻燃剂用量过大,织物的断裂强度减小,白度和手感降低.综合考虑,阻燃剂用量以400 g/L为宜.

1 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image021.gif

注:交联剂用量5O gLpH=3烘温度140

2.3.2 交联剂用量

由表2可知,在整理织物时,添加交联剂可以增强阻燃剂的阻燃效果,且交联剂的用量越大,阻燃效果越好.但交联剂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损毁长度减小的幅度不明显,织物的断裂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白度和手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 交联剂用量以50 gL为宜.

2 交联剂用量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image022.gif

注:阻燃剂用量400 gLpH=3 烘温度140.

 

2.3.3 pH

由表3可知,pH对织物损毁长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均在100 mm左右,对织物的断裂强度有较大影响.综合考虑,pH3为宜。

3 pH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image024.gif

注: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50 gL烘温度140

2.3.4 烘温度

由表4可知,高温有利于阻燃剂、交联剂与棉织物的反应,增强阻燃效果。但温度过高,对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白度产生较大影响,且加速阻燃剂的挥发.综合考虑,烘温度以140 为宜.

4 烘温度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image026.gif

注:阻燃剂用量400 L,交联剂用量50 LpH=3.

2.4  阻燃整理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见表5.

5 正交试验表

image028.gif

由表5可知,由于损毁长度越低阻燃效果越好,在以损毁长度为结果的正交试验中,要选择均值小的因素水平,因此可得阻燃整理的最优工艺为:A3B3C2D1即阻燃剂用量500 gL,交联剂用量60 gLpH=3烘温度130℃;在以断裂强度为结果的正交试验中,可得阻燃整理的最优工艺为:A1B1C3D1即阻燃剂用量300 gL,交联剂用量40 gLpH=4烘温度130.

综合损毁长度和断裂强度2个因素,可得阻燃整理的最优工艺为: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50gLpH=3烘温度130 .

2.5  TG

从图6可以看出,经过阻燃整理的棉织物,起始裂解温度明显降低,由原来的307.78383.59 下降到225.56271.83700℃时的残渣量由10.36%提高到40.36.由于棉纤维经阻燃剂整理后,300左右就开始脱水炭化,能抑制340 以上纤维素裂解生成左旋葡萄糖,进而抑制了各种可燃气体的生成.含磷阻燃剂在较低温度下还会分解生成磷酸,随着温度的升高变成偏磷酸,继而缩合成聚偏磷酸.聚偏磷酸是一种强烈的脱水剂,能促使纤维素碳化,抑制可燃性裂解产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分解产生的磷酸,又会形成不挥发的保护层,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5].

image030.gif

6 整理前后织物的TG

2.6 耐洗性

由表6可知,未经洗涤的阻燃棉织物,损毁长度仅为68 mm,可达国家B1级标准.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阻燃整理织物的损毁长度也相应增加.经洗涤12次,损毁长度为198 mm,仍可达到国家B2级标准,说明耐洗性良好.

6 洗涤次数对阻燃整理效果的影响

image032.gif

7中显示了原布、未洗涤阻燃织物及洗涤后阻燃织物3者之间的TG图对比,洗涤后阻燃织物的裂解温度较原布有所降低,残渣量增加了近1.也说明了阻燃纵物有良好的阻燃性。

image034.gif

7 洗涤前后织物及原布的TG

3 结论

  1)以三聚氯氰和亚磷酸三甲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嘭胀型无醛阻燃剂.运用lR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了阻燃剂的粘度、含固量、磷含量、酸值等性能指标。

  2)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阻燃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400g/L.交联剂用量50 g/LpH=3.烘温度130℃。

   (3)经阻燃整理后的棉织物损毁长度仅为68 mm.可达国家B1级标准:与原布相比阻燃织物的裂解温度明显降低,同时残渣量大大增加。

   {4)整理后棉织物经12次洗涤.损毁长度为198mm.续燃时间6.36 s.仍达到国家B2级标准。

参考文献:

[1]刁建高,王彦林.王冬军..2,4,6-(O,O-二甲基磷酰基)-1,3,5-三嗪的合成及表征[C]2009年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息交流会论文集.2009209-292.

[2]王彦林,刁建高,王冬军等,无溶剂法合成2,4,6-(O,O-二甲基磷酰基)-1,3,5-三嗪的合成的研究[C]2009年塑料助剂生产与应用技术、息交流会论文集.2009293-296.

[3] NGUYEN T M D,CHANGS,CONDON B.et.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hosphorus-nitrogen-containing flame retardant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extile {DB/OL},Wiley Online Library,2011.

[4]黎天聪,张萌,房晓敏等.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J}河南化工,2007(24)12-20

[5]范学荣,纺织品整工艺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307